文 | 創業最前線 段楠楠
編輯 | 馮羽
在國內,由于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及完善的產業鏈,各行各業都會出現一批優秀的上市企業,輪胎行業也不例外。
作為國內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賽輪輪胎自2011年上市以來一直維持較為不錯的增長。近兩年,得益于輪胎產能的擴大及“向外走”的戰略,賽輪輪胎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不過,由于二股東新華聯控股一直大手筆減持公司股份,對賽輪輪胎股價形成了壓制,公司又該如何應對這輪減持?
1、以外銷為主,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賽輪輪胎成立于2002年。2003年,成立僅1年的賽輪輪胎第一條輪胎便正式下線。
在輪胎行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后,賽輪輪胎開始向全鋼工程胎領域進軍。經過數年研發,2006年公司第一條全鋼工程胎試制成功。2009年,賽輪輪胎第一條全鋼子午線巨胎試制成功。
彼時,由于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作為上游的輪胎行業因此受益,加之公司產品分布較為廣泛,賽輪輪胎業績也在持續增長。
2010年,賽輪輪胎成為年收入超40億元、歸母凈利潤超1億元的大型輪胎企業。為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賽輪輪胎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
2011年6月,賽輪輪胎成功首發募資6.74億元,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借助資本的力量,賽輪輪胎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
2012年,賽輪輪胎開始在越南建廠,并且收購了沈陽和平輪胎。此外,賽輪輪胎又陸續擴大了越南廠區的生產規模。
賽輪輪胎又陸續在青島、東營、沈陽、濰坊建立了現代化輪胎生產基地。海外方面,賽輪輪胎在柬埔寨建立了輪胎生產基地。經過多年布局,賽輪輪胎成為國內第一家在海外擁有雙輪胎生產基地的企業。
截至2023年,賽輪輪胎公司平均產能為全鋼胎1380萬條/年,半鋼胎5600萬條/年及非公路輪胎17.5萬噸/年。
由于產能持續提升,賽輪輪胎收入也在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59.8億元,較2011年的63.90億元增長超3倍。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也從1億元左右增長至31億元左右,增幅超30倍。
從業績來看,擴大產能、提升銷量是公司業績提升的重要前提。但公司將產品主要銷往海外,也是賽輪輪胎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與國內市場相比,輪胎在國外銷售價格更高,盈利能力更強。數據顯示,2023年賽輪輪胎外銷毛利率為30.78%,內銷毛利率則為18.84%。
因此,賽輪輪胎也在持續提升外銷比例,2011年賽輪輪胎外銷收入占比為45%左右,到2023年底公司外銷收入占比提升至74%以上。
由于外銷收入占比持續提升,賽輪輪胎歸母凈利潤增長也遠快于公司收入增長,公司銷售毛利率也比行業平均銷售毛利率高出2.5%左右。
在公司產能持續增長及公司外銷為主的經營策略下,賽輪輪胎盈利能力也在持續提升。2024年上半年,賽輪輪胎預計將實現歸母凈利潤21.20億元到21.80億元,同比增長102.68%到108.41%。
2、昔日大股東破產重整,多次減持公司股份
隨著公司產能進一步釋放,2024年公司業績大概率仍能維持不錯的增速,不過賽輪輪胎仍有自身的煩惱。
其煩惱并非來源于自身,而是來自其二股東新華聯控股。新華聯控股與賽輪輪胎的緣分要追溯到2017年。
彼時,由于公司業績穩定加之股權分散,賽輪輪胎吸引了新華聯控股的注意。2017年二季度,新華聯在二級市場買入賽輪輪胎股份,當季便買入賽輪輪胎2.25%股權。
此后時間,新華聯控股在二級市場一路增持公司股份。2017年7月,新華聯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達5%,成功“舉牌”賽輪輪胎。
2017年12月,賽輪輪胎定增前,新華聯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賽輪輪胎7.06%。此后,新華聯控股又通過定增增持賽輪輪胎,定增完成后新華聯控股對其持股上升至12.96%。
為了謀求更大的話語權,新華聯控股也在二級市場繼續增持賽輪輪胎股份,最高時新華聯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增長至15%左右,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雖然新華聯控股一度成為賽輪輪胎第一大股東,但由于其余股東成為一致行動人,因此賽輪輪胎實控人并非新華聯控股。此外,在董事會層面,新華聯也只有1名人員進入公司董事會,對賽輪輪胎日常經營決策并沒有多少話語權。
2020年由于自身經營不佳,新華聯資金鏈出現斷裂,其持有賽輪輪胎的股票絕大部分都被質押。
為了挽救自身財務危機,新華聯控股開始減持賽輪輪胎股票。初始,新華聯控股減持賽輪輪胎股權為2000萬股,此后新華聯控股持有公司的股權也被申請司法輪候凍結。
由于自身財務問題,新華聯控股持有賽輪輪胎股權多次被強制平倉賣出。截至2024年6月21日,新華聯控股持有賽輪輪胎股權下降至6.91%,較巔峰時減少近8%。
由于債務問題新華聯控股已經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根據重整計劃,新華聯控股持有賽輪輪胎股權,有1.2億股將被采取減持、網絡拍賣等方式處置,另外一部分將用來償還債權人債務。
有意思的是,截止2024年6月18日,新華聯控股賽輪輪胎股權在“京東資產交易平臺”進行拍賣,其中有4762萬股最終因無人出價而流拍。若持續無人出價拍賣,后續股權若還不能拍賣成功,新華聯勢必會在二級市場加大減持力度,這對公司股價而言并不是好事。
截至目前,賽輪輪胎股價在12.5元/股左右,近兩月公司股價跌幅將近25%。雖然股價下跌的因素很多,但新華聯控股持不斷地減持勢必會對公司股價造成一定影響。
目前來看,隨著新華聯控股被裁定破產重整,其基本宣告從賽輪輪胎中出局,也自然沒有享受到近幾年公司成長的紅利。
3、業績爆發,實控人三年身家漲超50億元
在賽輪輪胎持續的股權爭奪戰中,公司現任實控人、名譽董事長袁仲雪成為公司股權爭奪戰的最大贏家。
2017年二季度,袁仲雪首次以個人身份開始增持賽輪輪胎股份,到2020年3月31日,袁仲雪已經直接持有公司7000多萬股,占賽輪輪胎股權比例為2.63%。
除自身增持外,袁仲雪還通過其控制的瑞元鼎實增持公司股份,此外袁仲雪配偶及兒子均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
2020年11月,賽輪輪胎原實控人杜玉岱與袁仲雪簽訂相關協議,杜玉岱擬向袁仲雪轉讓所持公司1.46億股股份,轉讓價格為4.88元/股,交易總價約為7.12億元。
此外,杜玉岱及股東延萬華分別將其所持的公司1.12億股股份、1.06億股股份除處置權和收益權以外的全部股東權利委托給袁仲雪行使。
2021年3月,賽輪輪胎又以3元/股的價格向瑞元鼎實及袁仲雪分別定增了3.89億股、2024.61萬股。
天眼查顯示,瑞元鼎實99%的股權由袁仲雪個人持有。截至2024年6月,瑞元鼎實及袁仲雪分別持有賽輪輪胎4.14億股、2.25億股,合計占公司股權比例為19.42%。通過自身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權和杜玉岱及股東延萬華的表決權,袁仲雪順利成為賽輪輪胎實控人。
也正是袁仲雪成為賽輪輪胎實控人后,公司業績和股價均迎來較大程度的上漲。2021年,賽輪輪胎歸母凈利潤為13.13億元,2023年增長至30.91億元。根據多方機構預測,2024年賽輪輪胎歸母凈利潤很有可能突破40億元。
由于企業盈利能力較好,賽輪輪胎也在積極推行分紅,2021年至2023年,賽輪輪胎各級分紅近15億元,若以袁仲雪及其控制的瑞元鼎實股權比例計算,近三年其獲得分紅收入便將近3億元。
此外,由于業績持續增長,賽輪輪胎在資本市場表現也極其亮眼。僅2021年公司股價漲幅便將近150%。
截至7月29日,賽輪輪胎報收12.45元/股,較袁仲雪及其控制的瑞元鼎實參與定增價格3元/股漲超300%。粗略計算,自袁仲雪首次增持以來,其在賽輪輪胎獲得的收益超過50億元,此筆投資對于袁仲雪而言可謂十分成功。
對于賽輪輪胎而言,由于昔日大股東新華聯控股破產重組,其持有的股份被迫在二級市場減持,對其股價形成了一定的壓制。
不過目前公司業績仍處在持續上升期,加之為了應對股價下跌,公司進行了超6億元的股份回購,未來賽輪輪胎若能繼續保持業績增長,公司股價回到巔峰也不是難事。
美編 | 李雨霏
審核 | 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