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中國電網投資大時代來臨。
據央視新聞等媒體7月27日報道, 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今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全年電網投資將超過6000億元,比去年新增711億元。
今年年初,《人民日報》的報道披露,2023年國家電網開工哈密-重慶等八項特高壓工程,投產白鶴灘-浙江等八項特高壓工程,全年完成電網投資538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以此計算,國家電網2024年的電網投資額將達到609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高達13.2%,為近年最高。
該數額較此前國家電網“2024年電網建設投資總規模超5000億元”的表述有了顯著增加。
2015年,國家電網電網計劃投資額達4202億元,同比增24%,較2014年實際投資額3855億元同比增9%;2016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實際完成額為4977億元,同比增10%。
2017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實際完成額有所下滑,為4854億元,2018-2019年完成電網建設投資分別為4889億元、4474億元。
2020年-2022年,國家電網分別完成電網投資4605億元、4882億元、5094億元;2023年,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額再創歷史新高,超過5200億元。

中國另一大電網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方電網)也正在加碼電網投資。
今年,南方電網安排固定資產投資173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3.5%,覆蓋電網建設、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領域共194項能源重點工程。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3441億元,同比增長2.5%;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540億元,同比增長23.7%,增速較2023年上半年提高了15.9個百分點。
電網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環節,既能拉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又為跨區跨省電力交易提供保證。
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是當前電網投資大幅增加的主要驅動力。
今年,國家電網的新增投資主要用于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建設、加強縣域電網與大電網聯系、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更好保障電力供應、促進西部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送出、提升電網防災抗災能力、改善服務民生。
隨著風光大基地建設提速,電力外送壓力推動特高壓投資增加。
據國聯證券統計,結合目前已投運及規劃的線路投資額,單條常規直流投資額230億元,單條柔性直流投資額270億元,預計2024至2026年,電網投資中,特高壓投資額分別為1152、1251、1381億元,同比增長55%、9%、11%。
7月29日, 國家電網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額定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約353億元。國家電網稱,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建成35項特高壓工程。
華泰證券7月29日發布研報表示, 在央企引領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投資的趨勢下,整體電網的設備投資需求以及電網整體的投資增長或將具備更強的確定性,整體電網投資中樞也有望提升。
“預期2024年全年電網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能源局口徑)也將達到6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速超過10%。”華泰證券稱。
7月中旬,南方電網就宣布稱,正全面推進電網設備大規模更新,預計2024年至2027年,大規模設備更新投資規模將達到1953億元。其中,2024年年中將增加投資40億元,全年投資規模達到404億元。
電網公司在近兩年強勁的營收和利潤也為大幅增加電網投資提供了支撐。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2023年,國家電網實現總營收3.8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51.59億元,同比增長6.6%。
今年一季度,國家電網實現總營收入9453.4億元,同比增長5.9%;凈利潤198.5億元,同比增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