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食代 何丹琳
全球快消巨頭聯合利華大刀闊斧的改革正初步見到成效。
昨天,這家旗下經營著家樂、和路雪、多芬、奧妙等眾多知名品牌的公司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小食代翻閱的財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業額、凈利潤、基礎銷售額等關鍵指標實現增長。其中,在中國市場,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成為增長“尖子生”,但冰淇淋業務則“遇冷”。
“我們專注于推動高質量的銷售增長和毛利率擴張,從而加大對我們品牌的投資。這主要由我們的強勢品牌驅動。上半年,我們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取得了進展。”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司馬翰(Hein Schumacher)表示。
他指出,該公司繼續實施增長行動計劃(Growth Action Plan)。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聯合利華在今年3月宣布剝離冰淇淋業務,以及實施一項生產力計劃,后者涉及在全球裁減約7500個職位,日前開始真正落地執行時在該公司內部掀起了不小波瀾。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司馬翰(Hein Schumacher,資料圖片)
“我們正穩步推進。”在隨后面向分析師舉行的業績會議上,司馬翰透露了上述兩個重大事項的最新進展。此外,小食代留意到,這位掌門人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花了不少時間解讀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又點評了各個業務,并談及未來在華業務策略等。
下面,小食代就帶大家一起來關注下。
中國表現
根據新鮮出爐的財報,2024年上半年,聯合利華的營業額增長2.3%至3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49億元),凈利潤增長3.5%至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5億元)。
此外,上半年,該公司的基礎銷售額增長4.1%,銷量增長2.6%。其中,強勢品牌(約占營業額的75%)引領增長,基礎銷售額增長5.7%,銷量增長4.0%。基礎營業利潤率增長250個基點至19.6%,毛利率增長420個基點。
“我們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銷量增長。我們五個業務集團中的四個在第二季度實現了銷量增長。”聯合利華在財報中指出。
目前,這家快消巨頭運營著食品營養、冰淇淋、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五大業務。小食代留意到,唯一負增長的是冰淇淋,上半年銷量下滑1%,原因是“中國銷售疲軟以及歐洲夏季開局銷售疲軟”。
在中國市場,聯合利華不同業務板塊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在冰淇淋業務“寒意逼人”的同時,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熱辣滾燙”。
聯合利華在財報中指出,上半年,中國銷售額下降了中個位數,原因是除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外的所有品類都市場疲軟。“中國下滑反映了我們大多數品類的市場增長疲軟和消費者信心低迷。”
展望2024年,聯合利華繼續預計全年基礎銷售額增長為3%至5%。
“這將在我們設定的多年增長目標范圍內,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銷量。”聯合利華首席財務官Fernando Fernandez表示,“我們預計全年基礎營業利潤率至少為18%,我們的品牌投資將不斷增加。”
繼續投資
在業績會上,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引發了分析師們的討論。
“市場確實處于低迷狀態,增長偏低。我們認為這顯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但我們相信要反彈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司馬翰在會上回復提問時表示。
“我不想談論中國市場動態,因為正在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我相信你們自己對此也有非常清晰的看法;我更想談談我們的業務。”他說。
對于各個業務板塊,他逐一點評道:“我們在奢侈美容(Prestige Beauty)產品方面沒有太多存在感。我們是護發市場的領導者,品牌知名度很高,它們更多是較為高端的大眾主流品牌。“
“奧妙洗衣液在我們的家庭護理業務中表現不錯,且在不斷發展,我們剛剛推出的奧妙快洗洗衣液(Wonder Wash)新品系列也在中國上市了。”他接著說道。
“如果去看營養業務,它(在中國)主要是飲食策劃。我們沒有看到中國消費者去餐廳的次數發生重大變化,至少在我們服務的餐廳類型方面沒有。”司馬翰表示,所以,他對中國業務總體上“感覺很好”。
他認為,這不是一個快速增長的故事,但中國市場顯然保持了增長勢頭。“我們將繼續像以前一樣投資這些品牌。因此,我們將繼續以有機的方式進行投資(注:有機意味著不是通過收購的方式),繼續為中國市場帶來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利華中國的產品組合預計也將陸續加入“新面孔”。
“我們會有選擇地將一些奢侈(美容)和健康品牌引入中國。”司馬翰說。他舉例道,聯合利華已經在中國推出了營養補充劑品牌Olly,“這項業務進展不錯。”財報顯示,Olly憑借其專注于女性健康補充劑領域,上半年在中國實現了良好的增長。
小食代曾介紹,聯合利華美容與健康(Beauty &Wellbeing)業務集團旗下的多個健康品牌已進入中國市場,包括OLLY、專注母嬰人群的SmartyPants貓頭鷹軟糖、口服護發保健品牌Nutrafol,以及功能性補水沖劑品牌Liquid I.V.等。
食品營養
重點看下食品板塊,首先是營養業務(注:以調味品產品為主)。
Fernandez在會上指出,聯合利華食品營養業務在第二季度恢復了正增長,這推動了其上半年實現3.2%的基礎銷售額增長。“增長是由我們的強勢品牌推動的,包括家樂和好樂門,它們占到營養業務營業額的2/3,合計增長了5.2%。”
“兩個品牌的銷量均實現了正增長,家樂通過針對當地菜肴的供應方案來銷售調味品,好樂門成功擴大了其風味蛋黃醬系列。”他說。
該公司指出,上半年,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再次表現強勁,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其中銷量增長為中個位數;主要受到中國市場兩位數增長的驅動。增長的驅動因素包括最新發布的《未來“食”尚報告》,該報告激發了專業餐廚的靈感并促進了銷售,以及數字銷售計劃持續增長。
“迥異于整體市場變化,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在中國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這還是建立在2023年上半年兩位數增長的高同比基數上。”聯合利華在財報中表揚道。
小食代留意到,該業務后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也引發了關注。有分析師問到:“在中國市場,B2B相比起B2C是一個(受消費環境影響)更滯后的業務,聯合利華中國營養業務在飲食策劃方面是否有看到一些(增長受挑戰的)風險?”
“是的,通常B2B(的發展趨勢)是滯后(于B2C)的。如果我去看我們產品的交付情況,向餐廳供應烹飪調味品的情況——他們更多是定位大眾主流的餐廳,我們還沒有看到這種(增長)放緩。”司馬翰回應道。
他表示,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業務在中國仍保持良好增長。“即使在剛過去的幾周里,我們也沒有看到這種行為發生顯著變化。但當然,我們會密切關注。”司馬翰說。
此外,今年3月正式出任聯合利華食品營養業務全球總裁的Heiko Schipper(蘇博)對該業務的最新規劃也備受矚目。
“蘇博已經快速適應了新崗位,取得了良好開端。”司馬翰在回復分析師提問時表示,這位新帥上任以來首先所做的是考察業務,四處走訪,以確保非常熟悉業務的運營。
司馬翰表示,這位新負責人得到的第一印象是,聯合利華的營養業務實際上非常健康,且相當集中。“該業務專注于調味品,專注于烹飪配料,專注于飲食策劃,同時我們在印度擁有強大的本土營養品牌。所以,這就是他圈定的四大支柱,他熱衷于推動這些方面的發展。”
“如果你看看前三個支柱,即調味品、烹飪配料和飲食策劃,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在于,每個垂直領域都有一個(代表)品牌。在烹飪配料領域,那就是家樂,這是公司的第二大品牌;在調味品方面,是好樂門;飲食策劃則是結合了兩者。”他說。
司馬翰指出,這兩個關鍵品牌占據了營養業務銷售額的絕大部分,也將是業務未來的增長關鍵所在。“蘇博也非常認同這一點。順便說一句,這正是我們在上半年所做的:這兩個品牌合計增長了5.2%,高于公司平均水平,非常接近我們30個強勢品牌的平均水平。”
“因此,蘇博將積極推動食品營養業務的進一步精簡,確保我們擴大這些品牌的規模,并在這些品牌中推出強大的創新。”司馬翰表示。
冰淇淋
再來關注下將在2025年底前被剝離的冰淇淋業務。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聯合利華冰淇淋業務的增長為0.6%,其中價格增長了1.6%,部分被銷量下滑所抵消。其中,可愛多的銷量受到中國市場下滑的不利影響。“我們對冰淇淋的表現感到失望,這明顯低于我們的目標。”該公司表示。
“我們在運營方面取得了進展,例如在客戶服務、競爭性定價和創新執行等領域,這也使得我們在美國和幾個歐洲市場的競爭力提升。然而,冰淇淋業績受到中國和歐洲市場表現不佳的嚴重影響。”Fernandez在會上指出。
他表示,該公司在中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而歐洲在進入夏季時的不利天氣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隨后,有分析師問到了聯合利華在北美、歐洲和中國等市場提振冰淇淋業務的具體做法。
“在去年冰淇淋業務經歷了非常糟糕的一年之后,針對我們運營中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已經采取了行動,并且取得了顯著改善。我們恢復了定價策略和促銷策略的競爭力,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我們相信,我們創新(產品)的銷售點執行水平比去年要好得多。”Fernandez表示。
他指出,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歐洲的幾個市場,聯合利華冰淇淋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都在不斷改善。“話雖如此,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修復一些執行和運營問題。我們正在努力。”
“從根本上說,令人失望的業績是由于中國市場表現非常疲軟所導致的,中國的的市場環境更加嚴峻,我們面臨競爭壓力。我們正在應對中國市場的挑戰,將產品組合轉向高端,并將分銷擴展到我們預計消費潛力大的省份。”Fernandez表示。
他接著說道,當然,歐洲的天氣不佳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天氣總是有好有壞,我們不會躲在天氣背后(,讓天氣來背鍋)。”Fernandez表示,“我們采取了許多行動,預計冰淇淋業務將逐季改善。我們的目標是在剝離冰淇淋業務之前,真正讓這項業務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根基。”
剝離和優化
針對聯合利華今年3月宣布的兩件大事:剝離冰淇淋業務和實施生產力計劃,這家公司也披露了最新進展。
“我們在全公司啟動了生產力計劃。”司馬翰表示,今年7月,聯合利華在內部就計劃發生的變化進行了溝通,這將簡化該公司的業務并進一步發展以品類為中心的運營模式。
“我們已開始與各自的工會進行磋商。”他說,“我們目前正在與員工代表就我們想要做出的改變的細節進行磋商。”小食代曾介紹,該計劃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節省約8億歐元成本。
“我相信,這些提議將足以抵消冰淇淋業務分離所帶來的運營不協同效應。更重要的是,這些措施將有助于簡化聯合利華。它們將促進更快的決策、更高的責任制水平,并將運營權力更直接地交到一線人員手中。”他說。
因此,司馬翰指出,這將被視為其已啟動的文化變革計劃(Cultural Change Program)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還包括采取的其他措施,例如加強績效與獎勵之間的聯系。
據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聯合利華將裁減歐洲三分之一的辦公室職位,或大約涉及最多3200名員工。這意味著,如果一切順利,歐洲市場要貢獻超過四成的人頭“指標”,這間接顯示了歐洲市場上人力資源成本的高企。
聯合利華歐洲工會委員會主席Hermann Soggeberg對金融時報表示,正在與管理層進行協商,確定裁員地點以及如何將損失降至最低。他說:“這是我們在過去十年中見過的最大規模的重組。這讓人們感到震驚。”
就中國市場受到怎樣的影響、影響范圍有多大等問題,聯合利華中國方面日前向小食代表示,未有信息可供回應。
剝離冰淇淋業務的各項工作也在推進中。
“我們仍然堅信,這符合聯合利華和冰淇淋業務的最佳長期利益。因此,目前有大量工作正在進行中,包括法人實體設置、設計獨立運營模式、準備拆分財務報表等。這項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我們相信剝離將在2025年底完成。”司馬翰表示。
“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仍然專注于將聯合利華轉變為一家持續表現更好的企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