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東莞銀行攜5186戶股東IPO“長跑”16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東莞銀行攜5186戶股東IPO“長跑”16年

2024年,銀行IPO能否有所收獲?東莞銀行又能否成為沖線成功的一員?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獨角金融 姚悅

編輯 | 付影

16年IPO“長跑”,東莞銀行(A18140.SZ)何時沖線?

東莞銀行3月一度因財務資料過期被中止IPO,而近期其更新了《招股書》,更新內容包括2023年全年財務數據等,當前IPO審核狀態也顯示為“已受理”。也就意味著,在年內已有3家銀行撤回A股IPO申請的情況下,東莞銀行仍堅守在IPO的“跑道”上。

圖源:深交所官網

自2008年首次遞交上市材料算起,東莞銀行IPO“長跑”已達16年之久。其中,首次IPO申請因未完成預披露,于2014年被終止審查。2019年,東莞銀行二度發起A股IPO,途經2023年注冊制“平移”,目標深交所主板上市,并很快“獲受理”,但截至目前尚無實質性進展。

事實上,自2022年1月起,整個銀行IPO已“啞火”兩年半。2024年,銀行IPO能否有所收獲?東莞銀行又能否成為沖線成功的一員?

01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7.5%,擬募資84億元“補血”

據深交所官網顯示,東莞銀行此次IPO計劃融資金額84億元——約東莞銀行2023年歸母凈利潤的兩倍。東莞銀行在《招股書》中表示,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以提高該行資本充足水平。

東莞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究竟如何?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東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1%,資本充足率為13.75%。

圖源:東莞銀行《招股書》

雖然上述三項指標均高于監管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東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7%、一級資本充足率9.91%,均低于可比上市銀行的平均數——9.41%、10.58%。

東莞銀行尤其強調,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與監管底線的緩沖空間偏小,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顯示,商業銀行需要達到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5%。東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7%,高于監管紅線1.37個百分點。

另據Wind數據顯示,近10年,東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4年為11.86%,2018年以來均低于10%,2021年以來則均低于9%。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東莞銀行表示,相對于上市銀行,該行的資本工具補充渠道受限,核心一級資本主要來源于留存收益,風險資產的快速增長加大對資本的消耗。

2023年,東莞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40.67億元,同比增長6.06%。但拉長時間看,該行近5年利潤增速卻存在不小波動,據Wind數據顯示,2019-2023年,東莞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04%、1.75%、15.33%、15.62%,以及6.06%。

另外,雖然2021-2023年,東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6%、0.93%、0.93%,較為穩定。但據Wind數據顯示,同期,東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25.94億元、27.15億元、30.46億元,呈增長態勢。

而與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相反,東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卻呈下降態勢。2021-2023年,東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59.48%、254.3%、252.86%。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可比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平均值為317.47%。

據《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管理規劃(2022年-2024年)》顯示,東莞銀行通過內生性補充與外源性補充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資本充足率。其中,內生性補充方面,包括提高盈利回報能力、確定合理的分紅比例等;外源性補充方面則包括實施定向增資、發行二級資本債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以及IPO募資。

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東莞銀行已定向增發募集資本金21.35億元,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募集資金20億元。

東莞銀行的體量已經超過6000億元。截至2023年底,東莞銀行總資產為6289.25億元。據《招股書》顯示,在27家已披露的A股上市城農商行中,該行總資產排在14位。

02 16年IPO“長跑”,股權分散問題受關注

東莞銀行前身為成立于1999年的東莞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市商業銀行)。

2007年,A股掀起銀行IPO上市潮,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北京銀行(601169.SH)、寧波銀行(002142.SZ)、南京銀行(601009.SH)等7家銀行紛紛成功登陸A股,作為對比,2006年上市成功的僅為2家,這也讓城商行上市沖動愈發高漲。2007年底,東莞市商業銀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確定籌備IPO上市,2008年3月正式更名東莞銀行,并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材料。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2012年東莞銀行已進入IPO“落實反饋意見”階段,這一度被外界解讀為該行IPO曙光初現。

然而,2014年6月,因未完成預披露,東莞銀行IPO被終止審查。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當年還傳出過東莞銀行赴港上市消息,但之后無疾而終。

彼時,距東莞銀行2008年3月第一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已過去6年。

2016年,A股又掀起一次銀行IPO上市潮,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江蘇銀行(600919.SH)、貴陽銀行(601997.SH)、江陰銀行(002807.SZ)等8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不過,彼時東莞銀行并無動靜。

距離首次IPO被終止約4年半,2019年2月,東莞銀行終于二度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材料,并于當年3月獲銀保監局批復。2019年,又是銀行IPO上市大年,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青島銀行(002948.SZ)、浙商銀行(601916.SH)、西安銀行(600928.SH)等8家銀行實現上市。但東莞銀行IPO進度遲遲未推進。

此后,2023年3月,隨著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東莞銀行“平移”至深交所,目標主板上市,并很快“獲受理”。但截至目前,東莞銀行IPO尚無實質性進展,最新動作就是此次更新《招股書》。

截至目前,距東莞銀行2008年3月第一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已過去16年。

針對第一次IPO被終止審查的原因,東莞銀行并沒有對外界回應。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原因就包括股權分散。

當前,東莞銀行的股權分散問題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招股書》顯示,東莞銀行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4年6月27日,下同),直接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只有東莞市財政局一家。此外,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兆業貿易有限公司、東莞市中鵬貿易有限公司,以及東莞市銀達貿易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該行10.2%的股份。

截至2023年底,該行股東總數達5186戶。其中,法人股東79戶,合計持股占比76.91%;自然人股東5107戶,合計持股占比23.09%。

圖源:東莞銀行《招股書》

該行至設立起至2023年底,共發生3700筆股份轉讓。其中,2021-2023年,東莞銀行存在77筆股權轉讓,主要包括協議轉讓、公證繼承、離婚財產分割、司法拍賣等方式進行的轉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分析指出,“盡管股權分散可以讓管理層決策更加自由,但不利于該行股權結構的穩定,銀行重大經營決策的效率有可能被降低,也有可能出現管理層‘監守自盜’,股東難以約束現象。”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的好處在于決策更加高效,在創業初期更能把握市場機會,而無實控人的機構則更適合穩定市場,在決策上會相對民主,決策客觀性較大。無實控人公司由于股權分散,更容易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但同時也可能增加運營和決策成本。

此外,東莞銀行歷史上還存在5家法人股東代持情形。不過,東莞銀行表示,該行代持股東存在代持的情形并不符合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相關要求,該行已在得知代持股東存在代持情形后第一時間要求相關的代持股東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解除代持。

03 A股銀行IPO“啞火”兩年半,東莞銀行新任“將帥”肩負重任

IPO途中,近一年左右,東莞銀行先后完成了董事長和行長的人事變動。

2023年,前任董事長盧國鋒調任掌舵東莞農商銀行,程勁松獲選東莞銀行董事長;當年11月,東莞銀行公告稱,程勁松的任職資格獲核準。

資料顯示,2014年底,程勁松加入東莞銀行,隨后出任該行副董事長、行長,主持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2月,東莞銀行董事會選舉謝勇維為該行副董事長,并同意聘任謝勇維為該行行長,不再任該行副行長。4月,東莞銀行公告稱,謝勇維任職資格獲核準。

資料顯示,謝勇維現年51歲,在東莞銀行工作20余年。據《招股書》顯示,截至簽署日,謝勇維持有該行30.31萬股,2023年薪酬121.63萬元。

新任董事長程勁松和新任行長謝勇維共同掌舵東莞銀行后,帶領東莞銀行完成A股IPO上市,無疑是擺在兩人面前的一項重任。

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以來,銀行A股IPO已“啞火”兩年半。

2023年初,同東莞銀行一起注冊制“平移”的有10家銀行。而2024年以來,已有馬鞍山農商銀行、海安農商銀行、藥都農商銀行3家銀行撤回IPO申請。當前,剩7家銀行在排隊A股IPO,僅一家“已問詢”,其余均為“已受理”。

當前IPO排隊銀行中,深交所主板4家,除了東莞銀行,還有廣州銀行、順德農商銀行、南海農商銀行,截至7月23日,審核狀態均為“已受理”;上交所主板3家,分別為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昆山農商銀行,截至7月23日,僅湖州銀行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湖北銀行、昆山農商銀行為“已受理”。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對于2024年銀行IPO能否“破冰”,雖然中小銀行上市熱情仍存,但考慮到目前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以及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和合規問題,預計短期內銀行IPO過會仍然較為不易。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現在銀行IPO的難點主要在于,目前還未上市的除了個別資產規模較大的股份制銀行,主要都是中小城農商行,監管部門對于中小銀行IPO審核更為嚴格,這部分銀行普遍存在股權結構結構穩定性不佳、監管指標不達標、高管團隊大幅變動、近年來的經營穩定性和發展情況不佳、內部治理存在多項問題、不良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受到的監管處罰整改尚未完成等。

據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東莞銀行業績仍保持正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27.09億元,同比增長3.74%;歸母凈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0.96%。

你認為東莞銀行IPO“長跑”16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24年A股銀行IPO能“破冰”嗎?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東莞銀行

569
  • 東莞銀行落地廣東首筆“認股權+貸款”業務
  • 候場多年,A股銀行IPO迎新進展:三家銀行審核狀態變為“已受理”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東莞銀行攜5186戶股東IPO“長跑”16年

2024年,銀行IPO能否有所收獲?東莞銀行又能否成為沖線成功的一員?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獨角金融 姚悅

編輯 | 付影

16年IPO“長跑”,東莞銀行(A18140.SZ)何時沖線?

東莞銀行3月一度因財務資料過期被中止IPO,而近期其更新了《招股書》,更新內容包括2023年全年財務數據等,當前IPO審核狀態也顯示為“已受理”。也就意味著,在年內已有3家銀行撤回A股IPO申請的情況下,東莞銀行仍堅守在IPO的“跑道”上。

圖源:深交所官網

自2008年首次遞交上市材料算起,東莞銀行IPO“長跑”已達16年之久。其中,首次IPO申請因未完成預披露,于2014年被終止審查。2019年,東莞銀行二度發起A股IPO,途經2023年注冊制“平移”,目標深交所主板上市,并很快“獲受理”,但截至目前尚無實質性進展。

事實上,自2022年1月起,整個銀行IPO已“啞火”兩年半。2024年,銀行IPO能否有所收獲?東莞銀行又能否成為沖線成功的一員?

01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7.5%,擬募資84億元“補血”

據深交所官網顯示,東莞銀行此次IPO計劃融資金額84億元——約東莞銀行2023年歸母凈利潤的兩倍。東莞銀行在《招股書》中表示,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以提高該行資本充足水平。

東莞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究竟如何?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東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1%,資本充足率為13.75%。

圖源:東莞銀行《招股書》

雖然上述三項指標均高于監管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東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7%、一級資本充足率9.91%,均低于可比上市銀行的平均數——9.41%、10.58%。

東莞銀行尤其強調,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與監管底線的緩沖空間偏小,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顯示,商業銀行需要達到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5%。東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7%,高于監管紅線1.37個百分點。

另據Wind數據顯示,近10年,東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4年為11.86%,2018年以來均低于10%,2021年以來則均低于9%。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東莞銀行表示,相對于上市銀行,該行的資本工具補充渠道受限,核心一級資本主要來源于留存收益,風險資產的快速增長加大對資本的消耗。

2023年,東莞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40.67億元,同比增長6.06%。但拉長時間看,該行近5年利潤增速卻存在不小波動,據Wind數據顯示,2019-2023年,東莞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04%、1.75%、15.33%、15.62%,以及6.06%。

另外,雖然2021-2023年,東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6%、0.93%、0.93%,較為穩定。但據Wind數據顯示,同期,東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25.94億元、27.15億元、30.46億元,呈增長態勢。

而與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相反,東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卻呈下降態勢。2021-2023年,東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59.48%、254.3%、252.86%。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可比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平均值為317.47%。

據《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管理規劃(2022年-2024年)》顯示,東莞銀行通過內生性補充與外源性補充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資本充足率。其中,內生性補充方面,包括提高盈利回報能力、確定合理的分紅比例等;外源性補充方面則包括實施定向增資、發行二級資本債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以及IPO募資。

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東莞銀行已定向增發募集資本金21.35億元,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募集資金20億元。

東莞銀行的體量已經超過6000億元。截至2023年底,東莞銀行總資產為6289.25億元。據《招股書》顯示,在27家已披露的A股上市城農商行中,該行總資產排在14位。

02 16年IPO“長跑”,股權分散問題受關注

東莞銀行前身為成立于1999年的東莞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市商業銀行)。

2007年,A股掀起銀行IPO上市潮,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北京銀行(601169.SH)、寧波銀行(002142.SZ)、南京銀行(601009.SH)等7家銀行紛紛成功登陸A股,作為對比,2006年上市成功的僅為2家,這也讓城商行上市沖動愈發高漲。2007年底,東莞市商業銀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確定籌備IPO上市,2008年3月正式更名東莞銀行,并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材料。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2012年東莞銀行已進入IPO“落實反饋意見”階段,這一度被外界解讀為該行IPO曙光初現。

然而,2014年6月,因未完成預披露,東莞銀行IPO被終止審查。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當年還傳出過東莞銀行赴港上市消息,但之后無疾而終。

彼時,距東莞銀行2008年3月第一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已過去6年。

2016年,A股又掀起一次銀行IPO上市潮,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江蘇銀行(600919.SH)、貴陽銀行(601997.SH)、江陰銀行(002807.SZ)等8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不過,彼時東莞銀行并無動靜。

距離首次IPO被終止約4年半,2019年2月,東莞銀行終于二度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材料,并于當年3月獲銀保監局批復。2019年,又是銀行IPO上市大年,據Wind數據顯示,當年,青島銀行(002948.SZ)、浙商銀行(601916.SH)、西安銀行(600928.SH)等8家銀行實現上市。但東莞銀行IPO進度遲遲未推進。

此后,2023年3月,隨著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東莞銀行“平移”至深交所,目標主板上市,并很快“獲受理”。但截至目前,東莞銀行IPO尚無實質性進展,最新動作就是此次更新《招股書》。

截至目前,距東莞銀行2008年3月第一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已過去16年。

針對第一次IPO被終止審查的原因,東莞銀行并沒有對外界回應。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原因就包括股權分散。

當前,東莞銀行的股權分散問題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招股書》顯示,東莞銀行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4年6月27日,下同),直接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只有東莞市財政局一家。此外,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兆業貿易有限公司、東莞市中鵬貿易有限公司,以及東莞市銀達貿易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該行10.2%的股份。

截至2023年底,該行股東總數達5186戶。其中,法人股東79戶,合計持股占比76.91%;自然人股東5107戶,合計持股占比23.09%。

圖源:東莞銀行《招股書》

該行至設立起至2023年底,共發生3700筆股份轉讓。其中,2021-2023年,東莞銀行存在77筆股權轉讓,主要包括協議轉讓、公證繼承、離婚財產分割、司法拍賣等方式進行的轉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分析指出,“盡管股權分散可以讓管理層決策更加自由,但不利于該行股權結構的穩定,銀行重大經營決策的效率有可能被降低,也有可能出現管理層‘監守自盜’,股東難以約束現象。”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的好處在于決策更加高效,在創業初期更能把握市場機會,而無實控人的機構則更適合穩定市場,在決策上會相對民主,決策客觀性較大。無實控人公司由于股權分散,更容易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但同時也可能增加運營和決策成本。

此外,東莞銀行歷史上還存在5家法人股東代持情形。不過,東莞銀行表示,該行代持股東存在代持的情形并不符合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相關要求,該行已在得知代持股東存在代持情形后第一時間要求相關的代持股東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解除代持。

03 A股銀行IPO“啞火”兩年半,東莞銀行新任“將帥”肩負重任

IPO途中,近一年左右,東莞銀行先后完成了董事長和行長的人事變動。

2023年,前任董事長盧國鋒調任掌舵東莞農商銀行,程勁松獲選東莞銀行董事長;當年11月,東莞銀行公告稱,程勁松的任職資格獲核準。

資料顯示,2014年底,程勁松加入東莞銀行,隨后出任該行副董事長、行長,主持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2月,東莞銀行董事會選舉謝勇維為該行副董事長,并同意聘任謝勇維為該行行長,不再任該行副行長。4月,東莞銀行公告稱,謝勇維任職資格獲核準。

資料顯示,謝勇維現年51歲,在東莞銀行工作20余年。據《招股書》顯示,截至簽署日,謝勇維持有該行30.31萬股,2023年薪酬121.63萬元。

新任董事長程勁松和新任行長謝勇維共同掌舵東莞銀行后,帶領東莞銀行完成A股IPO上市,無疑是擺在兩人面前的一項重任。

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以來,銀行A股IPO已“啞火”兩年半。

2023年初,同東莞銀行一起注冊制“平移”的有10家銀行。而2024年以來,已有馬鞍山農商銀行、海安農商銀行、藥都農商銀行3家銀行撤回IPO申請。當前,剩7家銀行在排隊A股IPO,僅一家“已問詢”,其余均為“已受理”。

當前IPO排隊銀行中,深交所主板4家,除了東莞銀行,還有廣州銀行、順德農商銀行、南海農商銀行,截至7月23日,審核狀態均為“已受理”;上交所主板3家,分別為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昆山農商銀行,截至7月23日,僅湖州銀行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湖北銀行、昆山農商銀行為“已受理”。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對于2024年銀行IPO能否“破冰”,雖然中小銀行上市熱情仍存,但考慮到目前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以及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和合規問題,預計短期內銀行IPO過會仍然較為不易。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現在銀行IPO的難點主要在于,目前還未上市的除了個別資產規模較大的股份制銀行,主要都是中小城農商行,監管部門對于中小銀行IPO審核更為嚴格,這部分銀行普遍存在股權結構結構穩定性不佳、監管指標不達標、高管團隊大幅變動、近年來的經營穩定性和發展情況不佳、內部治理存在多項問題、不良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受到的監管處罰整改尚未完成等。

據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東莞銀行業績仍保持正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27.09億元,同比增長3.74%;歸母凈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0.96%。

你認為東莞銀行IPO“長跑”16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24年A股銀行IPO能“破冰”嗎?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渭源县| 河池市| 开远市| 鸡西市| 甘德县| 京山县| 威海市| 贡山| 西峡县| 楚雄市| 宁河县| 许昌市| 赤城县| 阳西县| 城固县| 浠水县| 汪清县| 昭苏县| 桃园市| 韶山市| 壤塘县| 将乐县| 余干县| 郧西县| 偃师市| 呼伦贝尔市| 运城市| 游戏| 中方县| 宁安市| 静安区| 海兴县| 昂仁县| 广东省| 新巴尔虎左旗| 凯里市| 南宁市| 青阳县| 离岛区|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