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研究生教育正進入“加時”階段。
近日,多所學校發布2025考研的調整通知和招生簡章,紛紛決定將碩博研究生學制延長,這一話題引發熱議再登熱搜。
其中,廣西科技大學發布的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學制及學費標準顯示,所有學碩、專碩招生專業學制均為三年。
廣西師范大學將2025級部分全日制研究生學制進行調整。如教育類和法律(法學)等碩士研究生專業由兩年調整為三年;化學與藥學院化學博士研究生學制由三年延長至四年。
延長研究生學制的還有沈陽理工大學,其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專業,從原學制2.5年調整為三年。校方介紹,此次調整是出于該校碩士研究生培養需要。
內蒙古師范大學也將碩士研究生的部分專業學位學制從兩年改為三年。西安外國語大學于2025年起調整金融學制,0251金融(全日制,專業學位)將原學制兩年調整為三年,每學年學費標準不變,0251金融(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學制仍為兩年。
這一現象并非今年首次出現,此前已有不少高校宣布延長研究生學制,特別是專碩學制。如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在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提到,部分學科的基本修業年限將由兩年調整為三年,在過渡階段,專碩可申請提前至2到2.5年畢業。
學制延長已然成為國內高校變革的趨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專碩一直以“招生人數多、容易考、學制短、實踐強”等特點為人熟知,這也導致專碩的報考人數連續多年超過學碩。國內高校專碩的學制基本維持在2到2.5年,學碩普遍為三年。
專碩的培養模式需兼顧理論學習和實踐。理論知識的缺失或實踐能力培養不足,都會導致培養目標和定位脫節的問題。與此同時,學碩和專碩的相同專業在畢業設計等流程上基本相似,這也意味著,專碩的學生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重的任務。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選擇延長學制。這一調整不僅出于高校對人才培養理念的標準提高,也代表了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加強。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競爭力的關鍵標志。在今年3月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介紹,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17萬人,同比增長4.76%。其中,招收碩士、博士生分別為114.84萬、15.33萬人,同比增長4.07%、10.29%。而在2013年,研究生招生人數僅為61.14萬。十年間,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了一倍之多。
從規模上看,中國已是研究生教育大國,但居高不下的延畢率又從側面透露出一個事實——研究生教育現狀并不樂觀。
據軟科統計教育部披露的多年數據顯示,博士研究生的未按期畢業率常年盤踞在60%以上,雖有一定波動,但也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幾乎每年都有超過10萬名在讀博士生無法順利畢業;碩士研究生的未按期畢業率也常年在10%以上。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高等教育評估中心李珍艷、陸根書以及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高玉建、向體燕,曾基于2008-2017學年全國高校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大數據,分析不同學位授權點的博士學位攻讀年限情況。
上述研究數據顯示,2008-2017十年間,國內博士研究生攻讀年限中位數為3.75年,明顯長于三年。根據2017年全國博士生離校調查大樣本數據,博士生的平均延期率高達39.68%,在延期的博士生群體中,有48.15%的延期時間為一年,19.05%的延期時間為兩年,而延期時間超過兩年的為12.5%。
對于大多數高校的博士生而言,發表論文是畢業的一道坎。
不少高校規定,學生在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發表至少兩篇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其中,至少一篇須在核心期刊正式發表。有的高校還對期刊有影響因子的規定,比如上海交通大學曾規定,理工科博士生至少有一篇論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收錄。
隨著學制的延長,博士研究生或許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準備論文,延畢的情況有望得到改善。
但社會上也不乏一些質疑聲——延長專碩學制就能提高專碩質量嗎?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在他看來,專碩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非學制問題,而是培養定位和培養特色問題。簡單地延長學制,而不形成培養特色,并不能給學生高質量的專碩教育。“有的學校可能讓學生花一年多時間去寫畢業論文,或者自己去做就業實習,學生會質疑這是讓他們多付一年學費。”
據熊丙奇介紹,在發達國家,專碩教育其實就是職業教育,學生選擇專碩,并不追求獲得什么高學歷,而是進行職業訓練。但在國內,大家對待專碩還存在高學歷思維,有的學生讀專碩,也只是為了獲得研究生學歷。
“專碩學制究竟該多長,應該由專碩的培養定位、培養模式確定。”他建議,高校首先需要將專業碩士定位為職業教育,并按類型教育的要求,探索專碩類型教育特色,建設“雙師型”導師隊伍,推進產教融合。
而在學制問題上,應該結合具體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由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進行論證,而不宜一刀切地延長為三年。不能以學制長短來評價專碩的含金量,而要確立與專業碩士培養定位相匹配的學制,防止一哄而上地延長學制,造成教育浪費與人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