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幕的降臨,青島市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7月24日晚,由青島市話劇院原創的話劇《幸福去哪了》成功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滿堂彩。
創新話劇庭院上演,引領觀劇新風尚
《幸福去哪了》作為一部緊貼時代脈搏的原創話劇,其獨特的魅力在于它深入挖掘了當下人們對于生活的復雜情感與困惑。這部話劇以其獨特的創意、深刻的主題和精湛的演繹,贏得了觀眾的高度贊譽,成為了2024青島(市南)庭院藝術季中的一抹亮色。
該劇由青年導演張鵬為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量身打造,突破性的把庭院實景與戲劇舞臺結合,賦予觀眾前所未有的觀演享受。繁星點點、海風習習,以綠草茵茵的庭院為舞臺,被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和深情演繹打動,在爆笑聲中釋放生活的壓力,在笑聲背后感受到不同人生階段的獨特魅力。
燈光與影影綽綽的庭院景致交相輝映,仿佛每一束光線的變化都預示著劇情的轉折,而演員們的表演,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生動自然,形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與共鳴。隨著劇情的推進和演繹,藝術庭院與戲劇進一步完美融合,擁有百年歷史的歐式建筑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承載,更成為了情感與故事的延伸。
以歷史文化為魂,庭院演藝點亮青島夜空
市南老城區作為青島歷史風貌、人文風情的集中體現地,凝聚著20余個國家的藝術風格,具有打造“庭院演藝”特色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
6月15日,隨著兒童劇《長襪子皮皮》在比利時領事館舊址庭院中上演,2024青島(市南)庭院藝術季戶外戲劇狂歡的序幕由此拉開。不遠處的龍馬社庭院劇場里,荒誕喜劇《月亮 月亮》一票難求,360度草坪觀影,哈酒蹦迪互動接梗,將青島夏夜的浪漫值頂格拉滿。7月,上街里啤酒節狂歡開啟,一系列以庭院為舞臺、藝術為核心的文化盛宴陸續上演。沉浸式劇目《百年中山路》驚喜亮相,演員們以其獨特的肢體語言,動態演繹青島的文化內涵,讓觀眾在舞動中感受青島的百年滄桑與輝煌。8月,首部街區沉浸式話劇《尋找老舍先生》即將開演,惟妙惟肖的表演與眾多可參與的環節,將進一步提升游客游覽體驗感,帶領他們跨越時間之門,夢回民國時期。
此外,在黃島路33號(安康里右側院),一場關于青島文學的文化沙龍正悄然拉開序幕。7月18日至8月11日,島城知名學者、評論家、作家共聚一堂,以生動的講述和深入的解讀,帶領觀眾走進現代、當代著名作家在青島的文學作品世界。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青島的歷史變遷,更蘊含了作家們對這座城市深沉的愛與思考。
將戲劇演出搬進藝術庭院,不僅為觀眾打造出了更具藝術氛圍和快樂觀感的沉浸空間,也讓市南庭院煥發出全新的活力,更是市南區以此為引,在多維度探索庭院建筑與文化的融合中,尋求“拔節生長”的蓬勃生機。
庭院綻放藝術光彩,歷史老城煥發新活力
歷史文化為底色,藝術庭院為載體。其實,自2024青島(市南)庭院藝術季自啟動以來,市南區積極搭建庭院藝術空間,讓庭院演藝常態化,積極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從爵士音樂節的悠揚旋律,到庭院戲劇演出的沉浸式氛圍;從藝術展覽的視覺沖擊,到國風手造體驗的文化傳承,百余項文旅體驗活動在庭院這一獨特的空間中上演,讓藝術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
庭院不再是單一的物理空間,而變成文化傳承、藝術創新、情感交流的重要平臺。市南區也正以此為契機,不斷探索庭院演藝的新模式、新路徑,讓庭院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讓藝術在庭院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從初夏至金秋,我們可以預見更多藝術形式將在市南藝術庭院的沃土上綻放,將這里塑造為文化藝術愛好者的心靈棲息地,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沉浸于文化的深邃與生活的絢爛之中,讓更多的人在這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體驗生活的美好。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