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超級LP又來了。
投資界-解碼LP從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官網獲悉,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將面向社會公開遴選第七批子基金管理機構。
國家中小基金歷來備受矚目——從2020年創立至今,已經累計出資42支基金,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500個。就在半個月前,第六批子基金剛剛落地,如今第七批已經快馬加鞭趕來。
這是創投圈最渴望的一股活水。
超級母基金開啟招GP,門檻出爐
從公告上來看,第七批子基金設立的相關要求與此前幾批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是采取有限合伙制設立,設立形勢上包括“新設子基金”和“參股子基金”。
在定位上,基金主要通過市場化手段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規模,支持投早投小投創新,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加快發展,在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存續期上,子基金存續期原則上不超過8年(3年投資期+5退出期),其中投資期可根據實際情況最多延長1年;出資規模上,單支子基金認繳出資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0億元,其中母基金出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其余向社會募集。
至于投資方式,第七批子基金仍然主要對中小企業開展股權投資。此外,關于管理機構的認繳出資額、管理費、收益分配、績效獎勵等均與此前兩期相比變化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的投資方向上有了略微變化:即,子基金投向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的金額比例應在不低于可投資總規模60%的政策目標基礎上,力爭達到67%的優秀線。而此前,僅規定為“不低于可投資總規模的60%”。
此外,鼓勵重點圍繞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支持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開展投資業務,兼顧區域均衡發展,鼓勵子基金在中西部地區登記注冊,引導子基金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等,均在前兩批基金中就已提出。
在機構的遴選上,同樣對注冊資本金、管理資質及榮譽、團隊配備及規模、投資管理能力、歷史投資業績、子基金方案及募資能力、投后服務能力、風險管理能力、項目儲備等有著詳細規定,與此前遴選要求無二致。
其中在募資上,要求有較明確的意向出資人和出資金額,已出具承諾函或意向函的出資金額占比不低于50%;在國家中小母基金投資決策前不得簽署合伙協議,承諾在中選后最遲6個月內按時完成簽約設立,原則上9個月內啟動并落實首批投資。
此外明確規定了前幾期基金的退出業績:
即累計管理的與子基金具有相同性質的基金產品中:①已清算的,加權平均DPI不低于 100%;②處于退出期的,加權平均DPI(持有的IPO流通市值視同投資收益)不低于60%;③處于投資期的,加權平均DPI(持有的IPO流通市值視同投資收益)不低于10%。
接下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遴選新一批投資機構出資。
一級市場募資告急
作為創投圈公認的源頭活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手可謂十分密集。
今年7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第六批正式宣布完成出資,普華資本、基石資本、達晨財智、元璟資本、通和毓承、國中資本等六家機構成為新基金的管理人,設立子基金總規模112億元。
至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短短4年間,子基金認繳總規模就超過1080億元,數量累計42支。
成立四周年之際,基金管理公司公布一組最新數據——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500個,其中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超過1200個,培育專精特新企業783個,小巨人企業281個,獨角獸企業超過40個,累計幫助已投項目新增股權融資超過4800億元。
此外,管理公司還宣布了最新計劃:下一步,國家中小基金將加快推進基金二期設立工作。
對于處在募資困境中的一級市場來說,這是一筆難得的活水。
盡管當下千億級引導基金集群紛紛設立,但GP們普遍面臨著同一個難題:返投。目前,條件頗豐的引導基金通常有較高的返投要求,不少地區甚至要求100%投向當地。為此,大量機構從最初“不愿拿帶枷鎖的錢”到后期主動設立招商團隊。
相比之下,國家中小基金出資主要為國家戰略服務,除了近一年多來強調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外,限制條件并不那么多。達晨財智創始合伙人劉晝曾多次提到,國家中小基金為緩解創投行業“募資難”注入了信心。”
隨著市場化資金越來越稀缺,這類國家級母基金或許更能契合當前機構的募資需求,每次出資消息也備受關注。
不過,縱觀國家中小基金前六批的出資動向也可看出,盡管服務于國家戰略,但機構實力背景、往期基金的業績等同樣是國家級母基金看重的方向,因此也都對機構資質及DPI等有明確的規定。
打鐵還需自身硬,打動LP的最好辦法或許還是拿出實實在在的業績。
來源:投資界
原標題:大LP要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