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7月24日,三大指數早盤集體跳水,上證指數一度失守2900點整數關口。隨后,多只寬基ETF明顯放量,三大指數企穩(wěn)上漲,滬指翻紅拉升至2900點位上方。
截至收盤,滬指跌0.46%,報2901.95點,深成指跌1.32%,報8493.10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23%,報1650.91點。滬深兩市個股跌多漲少,逾4400只個股下跌,市場成交額6272億元。
行業(yè)板塊方面,水務、電力、港口、電信、陸路運輸等板塊漲幅居前,摩托中、辦公用品、汽車、家電跌幅領先。個股方面,盤面上,風電股中,飛沃科技(301232.SZ)、新強聯(300850.SZ)漲停;電力股中,ST聆達(300125.SZ)漲超7%、皖能電力(000543.SZ)漲超5%、中國廣核(003816.SZ)、長江電力(600900.SH)領漲。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于7月23日預測,隨著房地產和財政政策進一步放松,A股估值有望在下半年溫和回升。
“A股市場的下行風險總體可控,房地產寬松政策的作用或已開始釋放。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A股盈利底部已現,隨著名義經濟增長的復蘇,下半年盈利有望溫和回升。短期內市場受新增資金匱乏的影響,或持續(xù)處于盤整階段。”孟磊分析稱。
孟磊認為,今年的投資風格和新增資金取決兩個方面。一是ETF的成交量和凈流入量在上半年達到4千到5千億的量級;二是下半年助推A股市場動能的長線資金來自保險資金,保險資金對A股的配置在10%-14%的比例徘徊,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出現進一步的配置股票比例的狀態(tài)。
具體到行業(yè)配置,孟磊建議投資者在下半年關注三類投資主題。一是在宏觀經濟面臨挑戰(zhàn)和“國九條”出臺的大背景下,“擁擠度”仍然較低的高股息策略;二是企業(yè)治理改善推動優(yōu)質國企估值重構;三是科技自主可控與進口替代。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預計,下半年,A股市場將呈現先抑后揚走勢。短期面臨盈利預期下修,但微觀流動性有支撐,今年股權融資供給規(guī)模顯著好于去年,股東增持和公司分紅回購將明顯改善。
“下半年美聯儲開啟降息將顯著改善匯率約束環(huán)境,國內政策有望加碼,房地產新一輪收儲政策值得期待,風險偏好將邊際改善,下半年市場環(huán)境最終將好于上半年,主要指數有望挑戰(zhàn)新高。中期看,地產負面拖累將不斷減弱,A股盈利也將受益于產能周期見底回升。”陳果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