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田鶴琪
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遭遇槍擊后的第八天,即7月21日,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封信中表示,他本打算尋求連任,但為了民主黨和美國的最佳利益,他決定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并將專注于完成他任期內的總統職責。當前,美國副總統哈里斯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拜登退選后,特朗普勝選的可能性激增。這場政治風暴不僅關乎美國的政治走向和社會發展,也關系著全球氣候治理。
拜登和特朗普在任期內對于氣候政策持有不同的立場。若特朗普上臺,美國未來的氣候政策會走向何方?全球氣候治理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拜登任內的綠色遺產
在任期和競選期間,拜登一直強調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應對的重要性,并推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氣候戰略。
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職后,隨即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這項行動標志著美國回歸全球氣候治理的主要舞臺。拜登政府同時設定了2050年的“凈零排放”目標,并提出了2萬億美元的氣候行動計劃,用于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投資。
同年4月,美國制定了“到2035年實現零碳污染電力系統”的目標,這是美國實現到2030年碳減排50%-52%、2050年凈零排放的重要內容。通過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美國計劃到2035年實現無碳發電。
同年11月,拜登簽署《兩黨基礎設施法》,他承諾在2030年之前在美國建成50萬座充電站,以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
此外,拜登的《基礎設施計劃》中還提出了對電動汽車行業投資1740億美元,包括對購車人返款和稅收激勵,以鼓勵美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這項計劃旨在重建美國老化的基礎設施,推動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創造就業機會 。
2022年8月16日,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正式簽署。該法案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大、最重要的氣候投資法案”。
其中,《通脹削減法案》計劃撥款3690億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氣候投資,該項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高達84%;目標是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40%。
具體來看,法案在氣候投資方面包含降低能源成本、保障美國能源安全和國內制造業、實現經濟去碳化、維護社區和環境公平、支持農林業的彈性建設五大措施。
同年11月,拜登政府更新了《甲烷行動計劃》,其中包含50項措施,并獲得了來自各方的200億美元支持。
2023年10月,拜登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要求美國逐步停止使用常用作制冷劑的氫氟碳化物化學用品。
今年1月,拜登政府暫停批準新的液化天然氣 (LNG) 出口設施,朝著限制化石燃料生產和加速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
4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宣布向社區貸款機構投資200億美元,用于資助氣候和清潔能源項目。這筆資金根據拜登的“投資美國”議程提供,通過國家清潔投資基金和清潔社區投資加速器進行分配,分別各占140億美元、60億美元。
“從全面的立法到雄心勃勃的行政措施,拜登政府為美國在氣候問題上采取了新舉措。這不僅標志著與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徹底決裂,而且在氣候問題上采取的行動比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要多?!苯衲?月,由美國進步中心能源與環境高級副總裁特弗雷·希金斯等人撰寫的一篇文章表示。
該文章稱,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在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比以往任何一屆總統政府都要大,且未來還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特朗普的氣候反對行動
2017年,特朗普開啟其美國總統執政生涯。上任伊始,特朗普推翻了約100項環境法規,并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他表示該協議“破壞”美國經濟,并使美國“處于永久的不利地位和貧困”。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公布一項新的能源政策——“美國第一能源計劃”。
該計劃的核心要點包括:能源盡量自給自足,目標是加大美國本土原油生產,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以增進美國能源安全;取消奧巴馬政府的“氣候行動計劃”。
同時,推進頁巖油氣革命,推動頁巖油氣技術創新;支持清潔煤技術,重振美國煤炭工業,通過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CS)的廣泛運用,提高能效,減少污染;能源發展以保護環境為優先等。
此外,特朗普政府放松環保監管,包括大幅削減環保署的預算,并對其進行裁員,以及放松對煤炭行業的碳排放限制,取消了對油氣公司的管制,并開放了更多聯邦土地用于能源開發。
總體來看,特朗普能源政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化石能源的重視,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其核心目標是追求美國能源獨立和促進經濟與就業,體現了他倡導的“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
在其任期內,特朗普政府實現了若干重要政策成果,其中包括美國近70年來首次成為能源凈出口國;美國在當時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自2017年1月以來,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增長五倍,液化天然氣出口減少美國貿易逆差100多億美元等。
但根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TheLancet)特朗普時代公共政策與健康委員會的分析,特朗普政府的環境政策僅在2019年就導致了2.2萬多人死亡,主要是由于當地空氣污染惡化。
對氣候造成的總體損害而言,美國智庫公司榮鼎集團在2020年估計,在沒有新的聯邦政策的情況下,到2035年,特朗普的倒退將使美國的排放量累計增加18億噸。
《衛報》采訪了多位特朗普盟友和顧問后得出的結論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比第一任期更加極端。與稍顯混亂的第一任期相比,倘若連任,特朗普第二任期會更有條理、更極端,包括推動化石燃料生產、將主流氣候科學家邊緣化并推翻抑制全球變暖排放的規則。
據美國媒體POLITICO于6月28日報道,特朗普競選團隊的發言人稱,如果特朗普11月再次贏得總統大選,他將第二次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在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首場候選人電視辯論上,特朗普抨擊了《巴黎協定》,稱該協定是“對美國的欺騙”和“一場災難”。
一位石油行業律師告訴POLITICO,目前有幾個不同版本的行政命令草案可供特朗普簽署,其中一個版本的命令包括將美國從《巴黎協定》的母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除名。
此外,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還提出了“2025計劃”(Project 2025),該份計劃是由特朗普政府舊部起草的激進改革方案。其中,政府在處理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變暖的方式上進行了許多重塑。
例如,“2025計劃”將用一名助手取代總統的清潔能源顧問,該助手的工作包括撤銷氣候法規和放松對化石燃料公司的許可要求。
根據該計劃,負責氣候研究的機構將縮減規模。美國軍方在制定國家安全威脅計劃時將被禁止考慮氣候科學。幫助較貧窮國家應對氣候影響的國際援助將轉向發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環境保護署等機構將縮減規模,而邊境安全人員將增加。
全球氣候治理將迎來哪些挑戰?
除了特朗普和拜登外,美國政府在氣候政策上一直呈現“搖擺”之態,對于氣候政策尚未達成政治共識。
1992年,國際社會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1998年,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簽署了《公約》第3次締約方會議通過的《京都議定書》。
然而,2001年布什政府期間,美國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2016年,奧巴馬政府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達成的《巴黎協定》。
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2021年,拜登政府重回《巴黎協定》。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美國氣候政策不僅反映了國內的政治和經濟決策,也對全球氣候治理產生重要影響。
氣候新聞網站Carbon Brief最新分析,如果特朗普勝選,到2030年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05年相比將增加40多億噸。特朗普“新任期” 內的額外排放量將抵消過去五年全球部署風能、太陽能和其他清潔技術所節省的全部能源總和的兩倍以上。
“如果特朗普第二任期成功瓦解拜登的氣候遺產,那么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下的希望可能會破滅?!盋arbon Brief 稱。
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分析稱,若特朗普獲勝,將危及美國預計的1萬億美元低碳能源投資,美國電動車銷量會下滑,風能、太陽能和儲能項目必將延遲或停滯,到2050年碳排放量將比現行政策下增加10億噸。
此外,若特朗普上臺,美國海洋風電業務也恐將舉步維艱。在今年5月中旬新澤西州的一次海濱集會上,特朗普表示,如果他贏得第二個總統任期,他將發布一項抑制海上風電開發的行政命令。這與他此前擔任總統期間對海上風電不干涉的態度截然不同。
“這次選舉的選擇非常嚴峻,風險也非常高?!杯h境保護選民聯盟競選高級副總裁皮特·梅史密斯 (Pete Maysmith) 在5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他稱,拜登在氣候和環境方面采取了322項積極行動,“特朗普則在海湖莊園會見石油高管時,是以10億美元的價格拍賣了我們的氣候和環境法律——拍賣了我們的未來?!?/p>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今年4月的一場晚宴上,特朗普要求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為他的競選活動提供10億美元,他當時承諾,勝選后將廢除拜登的多項環保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