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藝
上交所首份2024年半年報出爐。鰻魚公司天馬科技(603668.SH)7月22日晚間公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09億元,同比下滑9.8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06.9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對比一季報,天馬科技第二季度業績增幅明顯。其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58.96萬元,可算得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盈利4,947.97萬元,環比增幅超過600%。

天馬科技能實現扭虧,其原因在于其核心產品鰻魚出池量創下新高,且供需平衡改變后,鰻魚價格在上漲。
同時,天馬科技的營收下滑趨勢不容樂觀。界面新聞計算發現,公司基本盤業務——飼料業務上半年營收縮水了約7億元,同比大降約23%。
飼料業務下滑的窟窿比養殖業務和食品業務增長之和還要高。若這一業務跌勢不止,天馬科技營收增長將堪憂。
二季度鰻魚量價齊升
鰻魚學名鰻鱺,又俗稱淡水河鰻,是我國特色淡水魚中第二大出口品種。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鰻鱺養殖、加工和出口國。
天馬科技主要包括養殖板塊、食品板塊和飼料板塊三大業務,均是圍繞鰻鱺產業為中心來進行全產業鏈發展,公司還欲打造成為“中國鰻谷”。
養殖業務方面,天馬科技包括鰻鱺養殖和畜禽養殖業務,這一業務雖然占比不高,但增速很快。
上半年,天馬科技養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3.67億元,同比增長373.39%。可算得營收占比約12%。
對比去年,全年公司養殖業務營業收入才2.74億元,營收占比只有約4%。今年只用了半年時間營收便已超過去年水平。
財報顯示,天馬科技目前已形成覆蓋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八大漁業產業集群,在建福清白鴿山和廣東臺山兩大萬畝產業基地及福建邵武小鳳鮮百萬羽蛋雞產業基地。
“我們在福建、江西、湖北、廣東、廣西等多個省份的鰻魚產業建設布局已初步到位,建立了鰻魚產業的護城河。” 天馬科技董事長陳慶堂6月份在投資者交流時表示,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鰻魚出池持續放量,后續有望持續為公司帶來穩定的利潤貢獻。
公告顯示,報告期公司養殖業務產能大幅釋放并延續快速增長態勢,鰻鱺出池量歷史同期首次突破7,600噸,養殖端毛利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界面新聞查詢發現,天馬科技自2024年4月起開始披露鰻鱺出池情況。二季度期間,出池數量逐月上升,三個月分別出池1,011.42噸、1,890.87噸和2,417.35噸,合計出池量5,319.64噸,其中外銷4,147.64噸。
可見,天馬科技一季度鰻鱺出池量約2,280噸,不到二季度的一半。
不止鰻鱺出池量在增加,對外銷售的價格也在上升。4月銷售價格區間為5.2萬至8.7萬元/噸,6月上升至5.8萬至9.2萬元/噸。
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鰻苗歉收。
“由于今年日本鰻苗歉收,全球苗獲量不到35噸,同上年度相比,減少30%左右;美洲鰻苗方面,進口美洲鰻苗由于受當地局勢不穩定影響,以及環保因素中小養殖戶退出影響,美洲鰻苗投苗量預計也比去年少10%左右。”陳慶堂表示,供需平衡已發生改變,鰻魚市場價格前景看漲,當前美洲鰻不同P數的均價已較低位上漲5千~9千元/噸,活鰻銷售市場后續行情持續樂觀。

畜禽養殖上,福建邵武小鳳鮮百萬羽蛋雞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并開始投產,預計在未來全面建成投產。
食品板塊方面,天馬科技表示,食品生產產能進一步釋放,烤鰻銷量增長。
食品板塊是天馬科技水產和畜牧全產業鏈最終的價值體現。當前,公司已形成以“鰻魚為中心”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的產業生態,旗下擁有“鰻鱺堂”、“鰻小堂”、“酷鮮”、“三清龍”、“品鰻坊”、“紅臉雁”等多個品牌。
上半年,天馬科技食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2.33億元,同比增長103.94%。其中公司烤鰻銷量約2,128.93噸,同比增長137.83%。
去年天馬科技食品銷售金額1.79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烤鰻銷售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的銷售量,烤鰻銷量進入快速增長期。
飼料業務營收少了約7億元
飼料板塊是天馬科技的基本盤,這一業務毛利率回升,但今年不僅從營收金額及營收占比上,均出現大幅度的縮水。公司整體營收下滑便是受此影響。
上半年,天馬科技飼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約23.6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8.60%。其中特種水產飼料和畜禽飼料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32%和54.28%。
對比去年同期,天馬科技飼料業務營業收入為30.74億元,可算得,今年這一業務營收大降約23%。
去年全年,天馬科技飼料業務營收69.48億元,營收占比高達99%,其中包括飼料、養殖及食品間交易抵消4.15億元。
其中,特種水產飼料業務,上半年,受下游養殖端存欄持續去化和飼料原料階段性供需寬松等因素影響,國內飼料產量和產品價格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公司特種水產飼料銷量約7.17萬噸,毛利率同比上升3.26個百分點。
畜禽飼料業務,上半年生豬市場供需格局雖逐步向好,但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體保持低位,生豬出欄量同比亦有所減少,下游養殖對飼料需求減弱。
對飼料業務,陳慶堂認為,公司飼料端毛利率回升,隨著下游需求逐步恢復、新增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公司的降本增效和規模效應將進一步凸顯,盈利能力改善趨勢有望持續。
鰻魚價格年內看漲
天馬科技后市業績將如何表現,還要看鰻鱺業務能否保持景氣周期。
鰻鱺業務方面,其周期變化與鰻苗的供給相關。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鰻鱺生產國。近年來,我國活鰻養殖年生產能力在10萬~15萬噸左右,結合《2024 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來看,2023年福建和廣東兩省鰻鱺產量合計占比約 80.54%。
鰻苗是養鰻業乃至整個鰻業的基礎。鰻鱺特殊的生活習性決定了其苗種人工繁育難度大,目前鰻鱺養殖所需苗種仍完全依賴捕撈的天然鰻苗。鰻苗的捕撈及投苗季一般為本年的10月份持續至次年的5月份。
我國是捕撈日本鰻苗最多的國家,日本鰻苗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呈現一定的周期性波動特征。今年鰻苗捕獲量大幅減少,活鰻銷售市場行情持續樂觀。
天馬科技的供給剛好逆周期。上半年公司鰻鱺出池量創新高后,下半年預計更高。
“下半年度出池量預計在8,000噸以上,公司對全年1.5萬噸出魚目標充滿信心。” 陳慶堂稱,四季度氣候更加適宜,且國內市場面臨傳統元旦、春節來臨,市場需求量將增加,而本年度全國可供上市鰻魚較往年下降,預計公司四季度出池量將高于三季度。
明后年情況依然樂觀。陳慶堂透露,“當前的投苗數量足以滿足公司2025年的出魚量,部分種苗可延伸至2026年的產能。”
根據天馬科技2024年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對2024年的業績考核目標為收入增速不低15%,2024年至2026年鰻魚出池量不低于1.5萬噸、2.0萬噸和3.0萬噸。
鰻魚需求上包括出口和水產預制菜需求。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鰻鱺出口國。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2023年,我國鰻鱺出口量從4.3萬噸增長至6.8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9%。2024年前5月,我國鰻鱺出口量為2.82萬噸。
從出口產品類別上看,今年前5月,我國烤鰻、活鰻、凍鰻出口量占合計的比例分別為74.63%、23.67%、1.70%。
“在國際市場,隨著日本鰻魚節的臨近,當前市場對規格鰻需求旺盛,公司目前持續接到批量出池活鰻大訂單。” 陳慶堂表示,國內市場,鰻鱺消費市場呈現逐漸興起之勢,消費數量逐年增加并有加速提升的趨勢。
水產預制菜也是新風口,成為水產品加工行業新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達1,237億元,同比增長18.1%,并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576億元。
目前鰻魚銷售市場供需平衡已發生了變化,供給端的減少為鰻價上漲積蓄能量,鰻魚市場價格前景看漲。
招商證券分析師施騰認為,天馬科技產能逐步釋放或支撐2024年至2026年鰻魚出池量維持高增。庫存持續消化疊加新季鰻苗捕撈歉收,鰻魚價格拐點漸近,出魚持續放量或驅動業績加速改善。預計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40億元。
西南證券研報也認為,考慮天馬科技鰻魚快速起量,改善盈利結構,處于快速成長階段,給出19.8元的目標價。
此外,天馬科技提出了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40元(含稅)。
雖然公司業績扭虧,但資本市場對此并未給出認可的態度。天馬科技年內股價下跌27.71%(前復權),最新收盤價12.05元/股,最新市值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