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ech星球 王琳 任雪蕓
誰也沒有想到,讓雷軍押上了所有的聲譽和成就、奮斗了上千個日日夜夜的小米汽車SU7,一開始,就復刻了小米手機當初的奇跡。
從3月28日小米SU7上市,不到40天,小米SU7鎖單量就已經超過了10萬臺,而問界上市一整年銷量才7.5萬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小米SU7累計交付已突破20000臺,6月單月交付突破10000臺。
單一車型交付過萬,在造車新秀中只有理想汽車曾達到過這樣的戰績,不同的是,理想用了1年,而小米汽車只用了3個月。
過去3個月,為了讓消費者更了解小米SU7,雷軍以直播的形式自駕小米SU7奔赴上海、杭州、南京、無錫等多個小米汽車交付中心。
從3月20日,SU7發布會預熱至今,雷軍抖音賬號發布的125條短視頻中,近90條與小米SU7有關。SU7上市后,小米集團的高管們也開始悉數入住抖音等社交平臺,雷軍個人的抖音賬號粉絲以每天近十萬的速度飛漲。小米汽車上市的112天里,SU7階段性完成了大考。
但滔天流量下,小米汽車并非一帆風順,它面臨所有車企都遇到過的問題,過去112天里,小米汽車面臨交付、售后保障、產品質量、銷售渠道建設等諸多挑戰。消費者似乎在用放大鏡檢查小米SU7的一切。
造車3年,小米集團到處招兵買馬,汽車團隊共收到過38萬份簡歷,現已有7000人,雷軍親自參與了小米汽車的每一個關鍵節點。7月19日,雷軍在2024年度演講中,講述了團隊為打造小米SU7付出的各種努力,并回應了外界的諸多質疑。
但車市沒有不努力的選手,也沒有一款新車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挑戰是常態。SU7上市的112天里,小米汽車真正見證了汽車行業競爭的殘酷。
產能翻倍,距年度交付目標還差10萬輛
小米SU7想要刷新車圈記錄。雷軍在2024年度演講中透露,一開始,小米SU7訂貨目標定為7.6萬輛,但在上市2個月后,2024年5月,小米SU7調整了交付目標:今年保底交付10萬臺,力爭12萬臺。這在車圈絕無僅有,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汽車)花了3年左右才完成這個目標,小米計劃用3個季度實現。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小米SU7累計交付突破了2萬臺,距離其沖刺目標還差10萬臺,也就是說要想完成目標,小米汽車的月產量要拉到1.5萬臺。為此,小米汽車正在產能方面加大馬力。
一位小米汽車的供應商告訴Tech星球,小米這樣的案子從開發到量產基本都需要兩年時間?,F在,他們正在加班加點工作,“本來說好這個月1萬訂單就可以了,現在一下子翻倍變成了2萬,如果完不成,就只能加班。”
一位小米汽車內飾的供應商告訴Tech星球,最開始他們一天的產量是160件,5月中旬變成了210件,現在變成了280件,“為了小米,我們廠也算拼了老命了。”
按照官方說法,小米汽車工廠每76秒就可以生產一臺汽車,一小時可以生產40臺,照此計算8小時可以生產約320臺,大部分工廠沒有周六日休息時間,一月可以生產9600臺。
小米汽車工廠在6月開啟兩班倒模式,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個月可以生產近2萬臺。但剛剛過去的6月,小米汽車的交付剛剛突破萬輛。
供應商開足馬力生產,大大提高了交付的可靠性,但這還不夠。因為,供應鏈更像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不斷調整?!懊總€工序都要配合,中間有個匹配問題,比如前面快了,后面慢了,小米的情況更像是沒有配合好”,一位新能源汽車員工稱。
國內成熟車企如長城汽車的生產線大多24小時運轉,一旦停下來,損失巨大。小米汽車目前只能做到16小時。小米集團一直被認為具備很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作為車圈新秀,小米汽車的成績并不遜色,但對比汽車行業優秀選手,小米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6月中國市場造車新勢力品牌銷量排行榜顯示,理想汽車、鴻蒙智行、廣汽埃安承包了當月銷量前三名,分別交出47774輛、46141輛以及35027輛的交付成績。
其中,小米SU7的直接競品極氪汽車6月交付量創下新高,交付20106輛,同比增長89%。1至6月極氪共交付87870臺,同比增長106%,較去年同期完成翻倍以上增長。小米并未透露具體數字,只稱交付萬輛以上。
從實際交付情況來看,小米SU7在同類型造車新勢力中,交付能力依舊面臨挑戰。“產能交付跟不上,會影響前端的售賣”,一位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制造總監表示。而據此前小米銷售端透露,目前小米累計鎖單已經超過了11萬輛。
從長期來看,理順供應鏈后,產能爬坡依舊是SU7能否制勝的關鍵。
小米汽車二期工程也是“持續提升產能”的關鍵。
小米汽車二期工程位于北京亦莊新城的房辛店村和小張灣村。按計劃,小米汽車二期工廠將在2024年動工,2025年完成。今年6月,Tech星球實地探訪了解到,小米汽車工廠二期地上的建筑已拆除完畢,即將進入動工階段。
小米汽車二期工程的年規劃產能為15萬輛,兩期合計產能最高達30萬輛,但對比理想汽車,小米的產能還有待提升。數據顯示,理想汽車在常州和北京的三家工廠,目前年產能已經能夠達到80萬輛。
銷售網點加速拓店,小米汽車熱度“降溫”
一線銷售門店往往是車企觸達消費者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小米汽車也不例外。
3月25日,小米汽車全國首批門店正式開業,展出SU7車型,覆蓋全國29城,59家門店和17家限時展廳,共計76家。
隨著SU7的發布,從3月底開始,小米汽車就將線下門店的擴張提上了日程。
根據雷軍此前公布的第二批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城市候選名單,以二線城市為主,包括南通、常州、濟南、珠海、南寧、保定、蕪湖、貴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烏魯木齊、蘭州、拉薩等20個城市。
根據雷軍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到2024年底,小米汽車預計銷售網絡覆蓋39城,達到211家銷售門店;服務網絡覆蓋56城,共112家服務中心。
而根據小米汽車公布的最新開店進展,6月新增了17家門店,目前全國門店達87家,覆蓋34座城市。在7月開店計劃中,小米官方稱預計增加17家,其中濟南、常州、長春、貴陽四城為新開城市。
從拓店的速度來看,小米汽車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位汽車經銷商向Tech星球透露,小米拓店除了為了提高交付速度和質量,還是在為后續車型上新鋪設渠道。此外,他還提到,當下小米新增門店以經銷商門店為主。
但門店數量增多的同時,從3月底上市至今一百余日,小米汽車門店的熱度在降溫。
一位廣東地區小米汽車門店的銷售稱,比起開售時動輒萬人一天的客流量,進入5月份后,門店的客流量已經趨于正常。而且該銷售稱,因為目前小米只推出了一款車,消費者在門店停留的時間也并不長。
Tech星球探訪北京合生匯小米汽車門店,同樣發現相比小米SU7初上市時的熱鬧,7月份的小米汽車門店客流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回落。
一位銷售稱,其從5月開始,就已經會主動預約此前登記過的消費者進行試駕,“工作日一般不會超過10組試駕,周末會稍微多一些?!?/p>
對于車企來說,上市后的黃金72小時是流量和訂單的高峰,小米汽車的流量降溫在行業內并非個例。但客流量回歸正常后,小米汽車的一線銷售逐步感受到了來自同行競爭的壓力。
上述銷售告訴Tech星球,因為產能問題,不少客戶流失,選擇了其他品牌。一位江西地區車主稱,他在3月31日鎖單,到目前為止,自己的車輛狀態還顯示在生產中。銷售對此解釋稱,根據個性化配置的不同,每臺車的交付周期也會有區別。
Tech星球查閱小米汽車APP顯示,三個版本的交付周期最短的顯示20至23周,最長的則達到了28周至31周。
盡管交付周期相較于5月份的29周至36周已有所縮短,但根據目前小米公布的鎖單量和產能來看,后續購車者即便現在下單,也有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提車。
一場殘酷的生存游戲
受益于特斯拉、比亞迪等車企培育出來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心智,加上雷軍本人強大的IP效應,姍姍來遲的小米汽車有了不錯的開局。
小米SU7瞄準的價格帶,正是競爭最激烈的區間。新車發布后,一場圍堵小米SU7的競爭便拉開了帷幕。
智界S7想要“截胡”,購買任意一款智界S7,付完尾款將直接在車價上抵扣小米SU7鎖單不可退的5000元定金。同一個手機號憑借小米汽車鎖單訂單,包括排產信息,購買蔚來汽車可以在提車后減去5000元。下定小米SU7的消費者如果選購了理想L6,也可給予5000元補貼。
汽車價格戰繼續加劇,降價和頻繁調整的優惠策略挑動著消費者的神經。
小米汽車銷售告訴Tech星球,雖然相比首發月的訂車權益有所退坡,但5月到7月底,小米汽車依舊維持贈送價值8000元的Nappa真皮座椅,以及小米智能駕駛增強智駕功能終身免費的權益。
上述銷售表示,激烈的價格戰之下,小米SU7需要快速搶占市場,在銷售權益的策略調整中會更加慎重,避免被“卷”出市場。
“以價促銷”是車企淘汰賽的關鍵手段之一,但對于小米而言,相比“蔚小理”、比亞迪等品牌,其當下僅有SU7這一款車型,難以在細分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優勢。
此前據第一財經報道稱,小米汽車已開始新平臺的開發工作,該平臺將采用增程式混動的動力總成,三款已規劃產品均為SUV車型,定位家庭用車。
按照規劃,小米汽車明年將推出外觀類似法拉利Purosangu的純電SUV,后年將推出面向家庭用戶的增程式SUV,其中純電SUV的諜照已經多次曝光。
可以確定的是,小米汽車現在已經成功坐上了車圈牌桌。
7月12日,在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85批)中,新準入車輛生產企業里出現了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在工信部的企業申報車型公示詳情中,小米汽車重新申報了小米SU7的信息,其申報企業名稱已改為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新車申報圖顯示,小米SU7的尾標已由“北京小米”更改為“小米”。
近年來,生產資質不斷收緊,小米汽車于今年3月推出產品并開啟交付,到當前工信部發布最新消息驗證其獲得生產資質,間隔不到半年。這不僅意味著,小米汽車已經取得了獨立造車資質,不再需要依賴其他企業的代工,同時也意味著,小米汽車在當下汽車行業激烈的競爭中上了牌桌。
不過,這并不能代表小米汽車能夠高枕無憂。
汽車行業的出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車企既需要有足夠的利潤支撐企業前進,又要以靈活的姿態去應對行業的變化,對于小米汽車而言也不例外。
2021年1月15日,雷軍在公司面臨制裁的沖擊下開始認真思考造車,組成了六人調研組展開調研,在70多天周轉10多個城市進行了85場調研,召開4次高管會后,拿出100億美元踏入了這個紅海市場。
如今,在SU7發布的百余天之后,他真實見證了這個市場的殘酷與慘烈。但是,這只是開端。小米汽車尚未發布的車型中,無論是純電SUV,還是增程家用SUV,都已經是腥風血雨的市場,后者尤其如此。
雖然,雷軍聲稱小米不怕卷,小米就是卷出來的。但是車圈的每一個玩家都不容小覷,特斯拉和比亞迪靠著多年技術積累和突破,尚且不能高枕無憂?!拔敌±怼币呀涀C明,一款車型的失敗,就足以讓企業陷入泥潭。
拋開流量,小米汽車始終繞不開產品、產能、庫存和需求等這些商業領域的關鍵命題。對于牌桌新手小米汽車而言,無疑還有更難且更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