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孫媛
娃哈哈,似乎又要變天了。
近日,一張落款時間為7月15日,由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宗馥莉簽名的辭職信在網上流傳。
信中,宗馥莉直言“娃哈哈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致使其無法繼續履行管理指責”,并“決定自即日起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
文字中,透露出了宗馥莉“出走”,帶有一絲“被迫”的氣息。但由于該辭職信沒有蓋章,仍需以官方通報為準。
據第一財經日報,有前高管稱宗馥莉辭職屬實,不過娃哈哈股東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對該事件的真實性表示回應;據鳳凰網財經,娃哈哈杭州辦事處則回應,“沒收到相關文件”。
此封辭職信的出現,距離宗老離世才過去近5個月。
接班145天,人員調整頻繁、她曾要“大改”娃哈哈
在宗馥莉辭職信流出的同時,還有一封舉報信截圖也開始在網絡流傳。
在這個自稱是娃哈哈一名前員工的發帖人舉報侵吞國有資產事件的截圖中,該員工直接點名“宏勝集團總裁宗馥莉”,認為其“完全違背宗慶后董事長在世時企業履行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娃哈哈集團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初衷。”
其中,主要矛盾體現在人員大規模調整,“把宏勝集團管理層招入娃哈哈集團”、“短短三個月下來,娃哈哈集團多數中層干部被迫離職。
針對該舉報信,據第一財經詢問浙江省國資委的信訪室,暫無回應,杭州市上城區政府相關人士則表示,不清楚該事情。因此,對此封舉報信及其所涉及內容的真偽,尚無法判斷。
不過,從某種信息上看,內容恰好佐證了宗馥莉辭職信上所說的“娃哈哈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同時,這些“舉報”內容也恰好對應了公開信息中,這100多天來宗馥莉釋放出要對娃哈哈進行“大改”的訊號。
1月底,在娃哈哈集團第八屆五次職代會上,宗馥莉就點出了“聚力思變”,傳出消息,接下去在管理制度、組織架構上都將以提高企業效率角度來調整、優化。
而除了人事變動外,在去年底舉辦的娃哈哈集團2024年全國銷售工作會議上,宗馥莉還指出,2024年要真正打開銷售新通路,于是“開刀”銷售端亦成為了接班后的唯二首要任務。
事實上,因宗慶后去世一事,情懷曾激發娃哈哈的熱銷。據飛瓜數據,在今年3月娃哈哈抖音渠道銷量暴增,單月銷售額達7500萬-1億,而此前2月該渠道銷售額僅十分之一。
不過懷舊過后,也暴露出了娃哈哈的陳年舊疾。
譬如,復雜的采購流程也導致娃哈哈出現“缺貨”現象,以至于一些終端渠道店主“錯失多次生意機會”,因為關鍵時候總是找不到經銷商,而娃哈哈依賴聯銷體模式,其過多的分銷層級,加大了推廣新品的難度。
娃哈哈曾有AD鈣奶、純凈水等爆款產品,但近些年娃哈哈產品卻并未與市場迭代保持一致,并沒有趕上無糖茶、氣泡水等浪潮,渠道優勢也逐漸喪失。
據界面新聞,業內人士透露,娃哈哈的人員穩定,價格管控也比較嚴格,但部分經銷商的動力不足,更愿意依賴經典老品,不愿意在新產品的推動上下功夫,所以部分新品在向下沉市場推進時阻力較大。
為留住流量,宗馥莉上任后就尤為關注拓展線下渠道。3月上旬,網絡上曾流傳署名娃哈哈“致全體銷售人員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要打好終端鋪貨突擊戰,“讓所有人看得到、買得到娃哈哈產品”。
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娃哈哈在隨后兩個月里加大了線下冰柜的投放力度,并加強對經銷商業務員的指標考核。與此同時,KellyOne、無糖茶飲等也陸續出現在一二線城市的貨架上。
這就意味著,應對品牌老化、依靠“大單品”維持業績的中年焦慮,宗馥莉還把推新拉上日程。
就拿KellyOne來說,這是宗馥莉2016年創立的飲料品牌,旗下有果蔬汁、0糖0脂0卡高端茶飲以及氣泡水等產品,但這個針對年輕化、健康化的飲品自她“掌權”后于3月開始大量在線下超市里出現,才在社交平臺上有一些討論。
而此前苦于“卡殼”狀態的推新,也就暴露出了娃哈哈的內憂。
在一個龐大的飲料“帝國”內,集團內部關系錯綜復雜,傳統的銷售渠道由老將把持,在舊產品撤換和新產品的上線的重大問題上必定會觸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宗慶后時代的娃哈哈是大家長式的管理模式,宗馥莉執掌,勢必要面臨高層的考驗以及權力體系的調整。
據第一財經消息,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表示,前段時間,娃哈哈高層陸續走了幾個;另據紅星新聞,娃哈哈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表示,宗馥莉接班后沒有將發展結果和員工同步,其對原有中高層人員頻繁更換調整,員工是有意見的。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在宗慶后去世后接手了父親名下多家公司,但目前并未接手娃哈哈的股份。
天眼查顯示,娃哈哈由杭州上城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6%,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個人持股29.4%,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父女創業傳承,“鐵腕”女掌門行至臺前
現年42歲的宗馥莉,走入娃哈哈權力中心其實只有3年。
她14歲出國留學,2004年學成歸國下一線車間,2007年,她擔任起了負責給娃哈哈飲料灌裝的宏勝飲料集團總裁,隨后從一條基礎飲料生產線開始,完成了全產業鏈布局。
2018年,宗馥莉又回到了娃哈哈,出任娃哈哈公關部部長,彼時內心就開始種下了“年輕化”的種子。
任職期間,她推出過鐘薛高聯名款AD鈣奶雪糕、泡泡瑪特聯名款PH9.0蘇打水、營養快線彩妝盤等多個聯名產品,讓營養快線、AD鈣奶等單一爆品再煥新生。
她甚至還以“我不喜歡王力宏,覺得他太老了”為由,換掉娃哈哈代言人王力宏,并迅速簽約了許光漢、王一博等新晉明星代言人。
多次“出圈”革新的那些年,宗慶后對女兒贊不絕口。
他曾不止一次地表明宗馥莉“比我厲害”,當2014年,宏勝飲料集團入選了民營500強企業名單時,宗慶后還對《中國企業家》驕傲地表示:“現在她(宏勝)的利潤率比我(娃哈哈)還高。”
宗馥莉也表示宗慶后在娃哈哈集團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并承諾將像父親一樣,堅定地投身于飲料行業。
在2021年11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1胡潤女企業家榜》中,宗馥莉以40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16位。同年,宗慶后對宗馥莉的認可,也讓宗馥莉在年底以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職位進入權力中心。
當時這一舉動,亦被外界認為是“創業式傳承”。
上任當月,宗馥莉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欲把“年輕化”貫徹到底。
她一口氣提出四大舉措,計劃推出20多種新品,無糖版非常可樂、“電敬”蘇打水、“入茶里”低糖飲料等產品涵蓋了茶飲、咖啡等多條細分賽道。
她坦言,覺得娃哈哈還不夠潮,競爭對手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而自己要做的是,保持學習的心態。
同時,她還提到打響“水的翻身仗”,重奪瓶裝水市場。彼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間,娃哈哈市場份額由4.2%下滑到了2.2%,排名第五位,已遠低于農夫山泉。
不過,隨著宗馥莉對集團事務接手的加深,父女倆間圍繞企業管理理念的分歧也逐步明顯。風格迥異的兩人,也讓“宗馥莉接班娃哈哈,不亞于再造一個娃哈哈。”
宗慶后重視人情化管理,推崇“家文化”,幾乎沒有辭退過什么員工。
而有著“洋墨水”的宗馥莉,頗有“鐵娘子”風范,更注重現代管理系統帶來的客觀和高效,“實在不符合這個崗位要求的員工,就會被辭退。”
此前,還有公司內跟從宗慶后的員工對媒體表示,宗馥莉與其父親的思維和處事方式迥異。在公司,她讓員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頭銜,但這不妨礙她干脆利落地行使決斷權。
宗馥莉不僅嚴以待人,也嚴以律己,在宗慶后抱恙消息傳出的2023年底,她變得更加勤奮,日日早出晚歸,事事格外上心,以此應對接下來的可能會發生的一切,背負起3萬余人的生計。
飲用水江湖硝煙四起,娃哈哈仍有一戰
于瓶裝飲用水江湖而言,宗馥莉的危機感從某種意義上看是正確的。
行至2024年,經過三月那一輪“野性消費”,娃哈哈銷售額已明顯回落,農夫山泉打響飲用水跌回“1元時代”第一槍,也讓娃哈哈在大單品上面臨著價格內卷的外患。
農夫山泉綠瓶,一箱12瓶低至9.9元、8.9元,其出招后,各家品牌也紛紛選擇“應戰”。
娃哈哈純凈水596ml*12一包只要11.9元,折合不到1元一瓶;康師傅喝開水熟水飲用水550ml*12一包9.9元,折合0.825元/瓶;甚至連平時零售價3元的百歲山也把價格降到了1.8元。
同時,團購渠道飲用水價格戰打得最兇,叮咚買菜、淘菜菜、美團等多個渠道都是綠瓶農夫山泉的價格低于娃哈哈。
另外,除傳統品牌之間價格內卷升級外,飲用水市場還迎來了如胖東來、東方甄選等多家新品牌的跨界入局。
元氣森林推出的“有礦”天然軟礦泉水,伊利集團推出的“伊刻活泉”天然礦泉水,就連藥企仁和藥業更是花5億元建設了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試圖進軍水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國內瓶裝水行業集中度較高,2023年農夫山泉跟華潤怡寶,分別以市場占有率26.5%和21.3%位列第一第二位,康師傅、娃哈哈、百歲山占比則分別為10.1%、9.9%、7.4%。
群雄逐鹿背后,實際也更考驗整個供應鏈運營成本,優化區域布局、講好品牌故事以及拓展多元化的私域布局,實現消費者的深度觸達都成為兵家常爭之地。
內憂外患之下,娃哈哈的確需要一場變革,來應對宗老后時代的競爭,而是否由宗馥莉來掌舵或許不是那么重要。
她在辭職信的最后寫道,“亦督促相關方采取負責任的態度,及時按照章程規定的程序重新選聘總經理指責,”就算離職,她也依然希望“確保娃哈哈的正常經營。”
站在歷史的車輪上,42歲的宗馥莉接班了娃哈哈,而1987年42歲的宗慶后才剛辭去了穩定的工作,以14萬借款開啟創業之路。
他們,都站在人生的轉折點上。而娃哈哈,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