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新能源浪潮改變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城市格局。
一些傳統汽車工業城市由于轉型不及時,汽車產量逐漸下降;而也有一些城市抓住機會大力發展新能源,行業地位迅速提升,鄭州是其中之一。
2023年,全國新能源車產量前十城市中,深圳生產了178.6萬輛新能源車、上海為128.7萬輛、西安為98.4萬輛,其次是合肥(74萬)、長沙(72.7萬)、常州(67.8萬)、廣州(65萬)、重慶(50萬)、柳州(47.7萬)、鄭州(31.6萬)。
2022年時,鄭州新能源汽車產量還只有6.98萬輛,到了2023年大幅上漲至31.6萬輛,由此躋身新能源車產量TOP 10城市。
2024年,鄭州新能源車產量仍在繼續攀升。鄭州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鄭州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了72.8%,預計全年也將有大幅增長。
實際上,鄭州在向新能源車轉型之前,也是汽車制造大市。
鄭州擁有宇通客車、東風日產鄭州工廠、鄭州日產、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海馬汽車、少林客車等整車企業,涵蓋客車、皮卡、SUV、MPV、轎車、輕卡、中重卡車等產品。
據《河南日報》報道,2023年,鄭州生產的汽車總量為83萬輛(包含新能源車)。另據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鄭州汽車產量為55.5萬輛。
鄭州統計局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兩個數據不一致可能是因為統計口徑不一樣,鄭州統計局的統計范圍是規模以上企業。《河南日報》的報道則沒有指出具體的數據來源和統計口徑。
界面新聞梳理鄭州統計局同一統計口徑下的數據發現,鄭州最近10年的汽車產量存在明顯的波動。2016年是一個產量高峰,當年生產了58.5萬輛汽車;2018和2019年是第二個產量高峰,每年生產60萬輛左右的汽車。
不過自2020年開始,鄭州汽車產量明顯下降,“低谷”持續了三年。2021年鄭州汽車的產量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20萬輛,降幅約1/3。
鄭州汽車產量下降之際,正是全國新能源車產量快速上漲之時。2020年到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從145.6萬輛大幅上漲至944.3萬輛。
鄭州傳統燃油車產量下降,一部分原因或來自于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擴大。
在2022年及之前,鄭州新能源汽車只有幾萬輛。2023年,鄭州新能源汽車產量大漲,從而帶動鄭州整體汽車產量上漲,接近此前的高峰產量。
在發展新能源車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鄭州的產業標簽是手機。鄭州的富士康工廠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加工廠,鄭州富士康出口額口曾高居中國外貿出口百強企業第一位。
但是2018年之后,受到國際環境及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鄭州手機產量顯著下滑。2017年最高峰時,鄭州手機產量接近3億臺,而現在的水平不到當時的一半,2023年只有1.43億臺。
手機產業的變化,也影響了河南的出口。根據鄭州海關數據,2024年1-5月,河南出口手機1100萬臺,相比于2023年同期減少了約1250萬臺;手機出口金額445.26億元,相比于2023年同期減少了500多億元。
當富士康效應逐漸減退之際,鄭州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汽車產業。
2022年6月,鄭州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構建“汽車+”新型汽車產業生態體系,提升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和水平。
該意見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動力及燃料電池產能達到15萬套,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產能達到10萬套,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鄭州向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一個重大的節點是比亞迪落地鄭州。
2023年4月,鄭州比亞迪工廠正式投產。2023年鄭州生產的31.6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0萬輛汽車是比亞迪生產的。在比亞迪的助力下,鄭州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進入新能源汽車產量前十城市榜單。
除了比亞迪,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宇通客車等鄭州老牌車企,也在向新能源轉型。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總經理丁波表示,未來3年內,鄭州基地制造的產品將以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為主,并將布局更多出口車型。
2023年,總投資41億元的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鄭州基地項目開工,鄭州還簽約了總投資50億元的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新能源整車項目。河南省汽車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博接受頂端新聞采訪時表示,智行盒子汽車預計2024年四季度可量產。
除了新能源整車,鄭州還計劃同步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鄭州市工信局表示,未來鄭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堅持“整車+零部件”產業協同發展。鄭州目前有優尼、精益達等230余家配套零部件企業,并且已經開始規劃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區。
手機出口失速后,鄭州的電動汽車的出口表現亮眼。鄭州海關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4個月,河南電動汽車出口額26.8億元,同比增長69.6%,這其中絕大部分來自鄭州。
另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2024年前5個月,中國出口大、中、輕型客車共計21828輛,其中鄭州的宇通客車出口量就有4921輛。
2024年,鄭州計劃加快推進上汽、比亞迪、宇通、東風、一汽等重點企業新能源整車項目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加快華域、中電科汽車電子等汽車配件龍頭項目建設;推進比亞迪40GWh動力電池和20GWh儲能電池、比克10GWh電池、協鑫新能源等項目建設。
鄭州計劃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70萬輛,帶動汽車總產量突破14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增長60%以上,集群規模達到4000億元。
如果鄭州能實現上述目標,按照2023年的水平,該規模可以排在新能源車產量城市榜單的第六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