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四屆中國工業軟件大會在重慶市渝中區開幕。會上,《重慶市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發布。該計劃明確,重慶力爭到2027年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軟件研發應用高地。重慶力爭到2025年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工業軟件企業或項目2—3家,培育孵化小而精本土優質工業軟件企業5—10家,打造拳頭產品5—10個;力爭到2027年全市工業軟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品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產業創新生態更加完善,累計引進知名工業軟件企業5家以上,培育孵化工業軟件企業20家以上,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軟件研發應用高地。
【機會前瞻】
7月18日,為了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重慶將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軟件研發應用高地。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全市將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工業軟件企業或項目2-3家,培育孵化“小而精”本地優質工業軟件企業5-10家,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5-10個拳頭產品。
根據《行動計劃》的規劃,到2027年,培育引進“啟明星”“北斗星”等市級以上優質企業100家、高能級總部企業30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分別達300家、200家、1600家。建成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研發中心10個。軟信從業人員超10萬人,中高端人才逾1.5萬人。全區軟信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軟件研發應用高地。
《重慶市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發布,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工業軟件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目前渝中區已聚集軟信企業3600余家、從業人員6萬余人,規上軟信企業營收連續3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長。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元,研發設計類與生產控制類均有百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