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二次創業”大搞益生菌,均瑤健康請來日化新帥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二次創業”大搞益生菌,均瑤健康請來日化新帥

在競爭加劇之下,均瑤健康試圖切入新賽道尋找增量。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創業最前線 吳曉薇

編輯|蛋總

近日,“常溫乳酸菌第一股”換帥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在日化美妝行業打拼多年的俞巍,從相宜本草跳槽到了均瑤健康擔任總經理,接棒“快消行業老兵”朱航明。

這一人事變動不禁讓外界好奇:均瑤健康是否將跨界進軍日化美妝賽道?對此,創業最前線致電均瑤健康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是專注于食品飲料行業。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均瑤健康大單品“味動力”系列發展失速,公司提出了“二次創業”,以“成為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為目標,先后推出礦泉水、益生菌產品、中老年高鈣復合蛋白飲品等等。

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我國益生菌市場主要使用的菌種來自于丹麥科漢森、美國杜邦兩家跨國公司,截至2023年,上述兩家國外公司占國內整體原料市場的80%以上,其余廠商不到20%。

除了生物醫藥企業之外,不少龍頭乳企都對益生菌業務作出了布局。在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看來,均瑤健康的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益生菌業務對公司目前來說沒有什么幫助。

01 計劃進軍美妝?

7月1日,均瑤健康公告,公司原總經理朱航明因工作調整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并聘任俞巍為公司總經理。

根據均瑤健康披露的簡歷,俞巍于1978年7月出生,美國杜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歷任貝恩公司Bain&Company全球合伙人,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CMO、首席數據營銷官CDO、兼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護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兼總裁。

對比來看,俞巍的前任朱航明在快消行業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曾任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上海金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

一家食品飲料企業居然從日化美妝行業挖來俞巍掌舵,這迅速引發了外界猜測,有分析人士認為,均瑤健康此次跨界請來高管或是想進入美妝市場來尋找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均瑤健康在2023年年報中也曾提到,基于公司豐富的明星菌株,公司創新產品研發機制,通過共創等方式培育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C端全市場產品矩陣。其中,日化美妝方向的“每日博士”正式投入運營。

對此,創業最前線致電均瑤健康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更換總經理)是公司的安排。”對于是否要進軍美妝行業,對方表示,目前還是專注于食品飲料行業。

回顧俞巍過去的履歷,其在2020年7月接任相宜本草總裁之后,提出了高端化、IP化和數字化戰略,并迅速收回了線上運營權,提高了公司的直營比例,提升了公司的銷售額和毛利潤。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俞巍對媒體透露,相宜本草在2021年實現全年同比33%的增長,其中線上同比增長59%,線下同比增長15%。

到了2022年,中國證監會官網的信息顯示,相宜本草已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同年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不過,截至目前,相宜本草尚未提交招股說明書。

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對管理者來說,只要能做好管理,能激勵團隊、建立信心,能夠指明方向,就是很好的管理者,“需要看他(俞巍)是不是具備這樣的條件。”

02 大單品失速

不難看到,俞巍此前在提升業績方面是有能力的,而這對于均瑤健康來說正是眼下最為需要的。

均瑤健康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16.34億元,同比增長65.71%,但凈利潤僅為5757.59萬元,同比下降24.97%。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3年,均瑤健康對“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出廠價漲價約為3%至6%不等。

均瑤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上調公司“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的出廠價,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運輸、包材及輔材等成本的持續上漲。

但漲價并未讓“味動力”系列增收。作為均瑤健康曾經的大單品,以“味動力”系列為代表的乳酸菌飲品在2023年銷售收入約5.80億元,同比下降10.88個百分點,這也是該業務板塊連續第五年出現營收下滑。

事實上,自2011年進入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以來,“味動力”一直是均瑤健康業績的主要貢獻者。

2017年至2019年,“味動力”常溫塑瓶系列占營收比重分別高達97.53%、96.51%和89.48%。

而從2019年起,恢復增長成為“味動力”的關鍵詞。2020年至2021年,均瑤健康乳酸菌系列飲料收入占比依然超過八成,但營收分別減少35.16%和2.09%。

這背后是含乳飲料市場激烈的競爭。

均瑤健康坦言,含乳飲料行業為完全競爭市場,尤其常溫乳酸菌飲品行業近年呈現快速增長且利潤率較高,吸引更多企業和品牌進入到競爭序列中。

除了均瑤健康的味動力系列產品外,目前市場上還有暢意、娃哈哈等一線品牌以及眾多二、三線品牌,行業競爭分化明顯。

據馬上贏數據,從市場份額來看,2023年均瑤健康從第9位上升至第6位。這也意味著,對均瑤健康來說更為強勁的對手們分別為養樂多、蒙牛、伊利、娃哈哈和津威。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乳酸菌飲料行業正在出現下滑。

據馬上贏數據,從2022年至今以季度為單位,乳酸菌飲料占飲料類目的百分比在2022年第二季度達到最高峰,為6.91%;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最低點,為4.65%;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乳酸菌飲料每百毫升均價也出現了下滑,特別是在2022年和2023年Q1-Q3期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味動力”持續失速以及行業的下滑,給均瑤健康“敲響了警鐘”:依賴大單品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03 “第二曲線”能否扭轉局勢?

在競爭加劇之下,均瑤健康試圖切入新賽道尋找增量。

2020年,均瑤健康高調進軍瓶裝水賽道,成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公司;2021年,收購湖北三座山飲品公司;2022年,投資1.5億元建設恩賜礦泉水產業園。

但在2023年,均瑤健康提到,子公司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經營虧損。

在2023年年報中,均瑤健康還提到了提前切入銀發經濟,推出中老年高鈣復合蛋白飲品。對于銀發經濟的產品是否會成為之后的主力,前述證券部工作人員對創業最前線表示,“目前也只是一部分。”

隨著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愈發重視,益生菌產品因具備腸道改善、增強免疫等功能迅速受到廣泛關注。

市場調研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將超過25%,益生菌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的大健康市場。

此外,根據百諫方略研究統計,全球益生菌飲料市場規模呈現穩步擴張的態勢,預計2030年全球益生菌飲料市場銷售額將達到4391.3億元,2023-2030年復合增長率為7.07%。

其中,亞太是全球最大的市場,2023年占有大約45.48%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二者分別占有25.16%和18.07%的份額。

2021年,均瑤健康提出“二次創業”,以“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為愿景,把益生菌賽道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2022年5月,均瑤健康宣布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的公開招募,以整合益生菌業務資源。

在產品創新方面,均瑤健康2023年共上市25個SKU新品;通過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深入研發專利菌株技術,提供覆蓋腸胃健康、解酒護肝、血糖管理、減脂瘦身等18個復合菌粉配方。

益生菌賽道為均瑤健康增色不少。2023年,其益生菌食品收入同比增長205.62%,均瑤潤盈收入過億,突破重整前連續三年虧損狀態,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在投資者說明會上,均瑤健康還透露,公司益生菌業務2024年一季度實現了較高增長,取得一定經營成績。

不過,《中國益生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益生菌市場主要使用的菌種來自于丹麥科漢森、美國杜邦兩家跨國公司。截至2023年,上述兩家國外公司占國內整體原料市場的80%以上,其余廠商不到20%。

除了生物醫藥企業之外,乳業對于益生菌的探索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兩大龍頭乳企中的伊利推出益生菌品牌“全佳益”,而蒙牛則擁有益生菌品牌“優益C”“特洛益”等。此外,光明乳業、澳優、新希望乳業也有所布局。

“益生菌產品在乳業發展當中的時間比較長,這些年來,益生菌產品非常多,門檻非常低,產品系列非常多,造成了消費者認知比較低,市場的環境比較惡劣,最后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宋亮對創業最前線說。

面對競爭,西南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23-2025年均瑤潤盈收入規劃分別為1.3億元、2.7億元和5.3億元,凈利潤目標分別為0.3億元、0.8億元及1.8億元。

而從2023年分業務營收來看,益生菌食品營收位列公司的第三位,其戰略地位尚待凸顯。

另從2024年第一季度經營數據來看,公司益生菌飲品營收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并不明顯,其中還包括了乳酸菌飲品的數據。益生菌食品增幅達到25.45%,但相對與其它飲品業務的增長來說也相對較為弱勢。

在宋亮看來,對于均瑤健康來說,能否成為“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要看科技創新的水平,和對產品精雕細琢的程度。

而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則對創業最前線表示,均瑤健康的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益生菌業務對公司目前來說沒有什么幫助。“從整個增長營收這塊也能看到,就沒有多大的作用。”

那么,究竟均瑤健康換帥之后將有何新策略,又能否實現“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的目標?創業最前線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二次創業”大搞益生菌,均瑤健康請來日化新帥

在競爭加劇之下,均瑤健康試圖切入新賽道尋找增量。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創業最前線 吳曉薇

編輯|蛋總

近日,“常溫乳酸菌第一股”換帥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在日化美妝行業打拼多年的俞巍,從相宜本草跳槽到了均瑤健康擔任總經理,接棒“快消行業老兵”朱航明。

這一人事變動不禁讓外界好奇:均瑤健康是否將跨界進軍日化美妝賽道?對此,創業最前線致電均瑤健康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是專注于食品飲料行業。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均瑤健康大單品“味動力”系列發展失速,公司提出了“二次創業”,以“成為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為目標,先后推出礦泉水、益生菌產品、中老年高鈣復合蛋白飲品等等。

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我國益生菌市場主要使用的菌種來自于丹麥科漢森、美國杜邦兩家跨國公司,截至2023年,上述兩家國外公司占國內整體原料市場的80%以上,其余廠商不到20%。

除了生物醫藥企業之外,不少龍頭乳企都對益生菌業務作出了布局。在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看來,均瑤健康的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益生菌業務對公司目前來說沒有什么幫助。

01 計劃進軍美妝?

7月1日,均瑤健康公告,公司原總經理朱航明因工作調整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并聘任俞巍為公司總經理。

根據均瑤健康披露的簡歷,俞巍于1978年7月出生,美國杜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歷任貝恩公司Bain&Company全球合伙人,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CMO、首席數據營銷官CDO、兼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護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兼總裁。

對比來看,俞巍的前任朱航明在快消行業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曾任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上海金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

一家食品飲料企業居然從日化美妝行業挖來俞巍掌舵,這迅速引發了外界猜測,有分析人士認為,均瑤健康此次跨界請來高管或是想進入美妝市場來尋找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均瑤健康在2023年年報中也曾提到,基于公司豐富的明星菌株,公司創新產品研發機制,通過共創等方式培育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C端全市場產品矩陣。其中,日化美妝方向的“每日博士”正式投入運營。

對此,創業最前線致電均瑤健康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更換總經理)是公司的安排。”對于是否要進軍美妝行業,對方表示,目前還是專注于食品飲料行業。

回顧俞巍過去的履歷,其在2020年7月接任相宜本草總裁之后,提出了高端化、IP化和數字化戰略,并迅速收回了線上運營權,提高了公司的直營比例,提升了公司的銷售額和毛利潤。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俞巍對媒體透露,相宜本草在2021年實現全年同比33%的增長,其中線上同比增長59%,線下同比增長15%。

到了2022年,中國證監會官網的信息顯示,相宜本草已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同年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不過,截至目前,相宜本草尚未提交招股說明書。

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對管理者來說,只要能做好管理,能激勵團隊、建立信心,能夠指明方向,就是很好的管理者,“需要看他(俞巍)是不是具備這樣的條件。”

02 大單品失速

不難看到,俞巍此前在提升業績方面是有能力的,而這對于均瑤健康來說正是眼下最為需要的。

均瑤健康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16.34億元,同比增長65.71%,但凈利潤僅為5757.59萬元,同比下降24.97%。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3年,均瑤健康對“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出廠價漲價約為3%至6%不等。

均瑤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上調公司“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的出廠價,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運輸、包材及輔材等成本的持續上漲。

但漲價并未讓“味動力”系列增收。作為均瑤健康曾經的大單品,以“味動力”系列為代表的乳酸菌飲品在2023年銷售收入約5.80億元,同比下降10.88個百分點,這也是該業務板塊連續第五年出現營收下滑。

事實上,自2011年進入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以來,“味動力”一直是均瑤健康業績的主要貢獻者。

2017年至2019年,“味動力”常溫塑瓶系列占營收比重分別高達97.53%、96.51%和89.48%。

而從2019年起,恢復增長成為“味動力”的關鍵詞。2020年至2021年,均瑤健康乳酸菌系列飲料收入占比依然超過八成,但營收分別減少35.16%和2.09%。

這背后是含乳飲料市場激烈的競爭。

均瑤健康坦言,含乳飲料行業為完全競爭市場,尤其常溫乳酸菌飲品行業近年呈現快速增長且利潤率較高,吸引更多企業和品牌進入到競爭序列中。

除了均瑤健康的味動力系列產品外,目前市場上還有暢意、娃哈哈等一線品牌以及眾多二、三線品牌,行業競爭分化明顯。

據馬上贏數據,從市場份額來看,2023年均瑤健康從第9位上升至第6位。這也意味著,對均瑤健康來說更為強勁的對手們分別為養樂多、蒙牛、伊利、娃哈哈和津威。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乳酸菌飲料行業正在出現下滑。

據馬上贏數據,從2022年至今以季度為單位,乳酸菌飲料占飲料類目的百分比在2022年第二季度達到最高峰,為6.91%;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最低點,為4.65%;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乳酸菌飲料每百毫升均價也出現了下滑,特別是在2022年和2023年Q1-Q3期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味動力”持續失速以及行業的下滑,給均瑤健康“敲響了警鐘”:依賴大單品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03 “第二曲線”能否扭轉局勢?

在競爭加劇之下,均瑤健康試圖切入新賽道尋找增量。

2020年,均瑤健康高調進軍瓶裝水賽道,成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公司;2021年,收購湖北三座山飲品公司;2022年,投資1.5億元建設恩賜礦泉水產業園。

但在2023年,均瑤健康提到,子公司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經營虧損。

在2023年年報中,均瑤健康還提到了提前切入銀發經濟,推出中老年高鈣復合蛋白飲品。對于銀發經濟的產品是否會成為之后的主力,前述證券部工作人員對創業最前線表示,“目前也只是一部分。”

隨著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愈發重視,益生菌產品因具備腸道改善、增強免疫等功能迅速受到廣泛關注。

市場調研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將超過25%,益生菌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的大健康市場。

此外,根據百諫方略研究統計,全球益生菌飲料市場規模呈現穩步擴張的態勢,預計2030年全球益生菌飲料市場銷售額將達到4391.3億元,2023-2030年復合增長率為7.07%。

其中,亞太是全球最大的市場,2023年占有大約45.48%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二者分別占有25.16%和18.07%的份額。

2021年,均瑤健康提出“二次創業”,以“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為愿景,把益生菌賽道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2022年5月,均瑤健康宣布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的公開招募,以整合益生菌業務資源。

在產品創新方面,均瑤健康2023年共上市25個SKU新品;通過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深入研發專利菌株技術,提供覆蓋腸胃健康、解酒護肝、血糖管理、減脂瘦身等18個復合菌粉配方。

益生菌賽道為均瑤健康增色不少。2023年,其益生菌食品收入同比增長205.62%,均瑤潤盈收入過億,突破重整前連續三年虧損狀態,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在投資者說明會上,均瑤健康還透露,公司益生菌業務2024年一季度實現了較高增長,取得一定經營成績。

不過,《中國益生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益生菌市場主要使用的菌種來自于丹麥科漢森、美國杜邦兩家跨國公司。截至2023年,上述兩家國外公司占國內整體原料市場的80%以上,其余廠商不到20%。

除了生物醫藥企業之外,乳業對于益生菌的探索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兩大龍頭乳企中的伊利推出益生菌品牌“全佳益”,而蒙牛則擁有益生菌品牌“優益C”“特洛益”等。此外,光明乳業、澳優、新希望乳業也有所布局。

“益生菌產品在乳業發展當中的時間比較長,這些年來,益生菌產品非常多,門檻非常低,產品系列非常多,造成了消費者認知比較低,市場的環境比較惡劣,最后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宋亮對創業最前線說。

面對競爭,西南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23-2025年均瑤潤盈收入規劃分別為1.3億元、2.7億元和5.3億元,凈利潤目標分別為0.3億元、0.8億元及1.8億元。

而從2023年分業務營收來看,益生菌食品營收位列公司的第三位,其戰略地位尚待凸顯。

另從2024年第一季度經營數據來看,公司益生菌飲品營收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并不明顯,其中還包括了乳酸菌飲品的數據。益生菌食品增幅達到25.45%,但相對與其它飲品業務的增長來說也相對較為弱勢。

在宋亮看來,對于均瑤健康來說,能否成為“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要看科技創新的水平,和對產品精雕細琢的程度。

而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則對創業最前線表示,均瑤健康的市場在三、四、五線城市,益生菌業務對公司目前來說沒有什么幫助。“從整個增長營收這塊也能看到,就沒有多大的作用。”

那么,究竟均瑤健康換帥之后將有何新策略,又能否實現“全球益生菌領導品牌”的目標?創業最前線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大悟县| 兴国县| 钦州市| 都匀市| 永福县| 郸城县| 治县。| 汕尾市| 商南县| 赞皇县| 华蓥市| 洛川县| 诸城市| 文安县| 泉州市| 内丘县| 南川市| 栾川县| 广饶县| 南城县| 晋宁县| 溆浦县| 敦化市| 宁波市| 天气| 措勤县| 白朗县| 潼关县| 宜都市| 阜康市| 宣威市| 通州区| 瑞丽市| 项城市| 宁安市| 灯塔市| 前郭尔| 常德市| 二手房|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