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能源觀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猛增,越來越多的混動車主心里開始犯嘀咕:現在他們的城市不限行混動汽車,但以后會不會像北京和上海一樣呢?
近日,在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上,有網友就提出了意見,“建議將混動型新能源車納入限行范圍。”
對此,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進行了回復稱,關于“將混動新能源汽車納入限行”的建議,市公安局交管局將適時啟動可行性研究。
作為全國汽車保有量第一城,成都的交通狀況有目共睹,不用限行的混動車型或許早已成為燃油車主的“眼中釘”。這側面也反映出,不少消費者選購混動車型,就是沖著“不限行”去的。
那么,如果以后成都、天津、西安、鄭州、蘭州等城市也開始對混動車型限行,混動車型會不會迎來寒冬呢?
通過接觸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不同車主,《新能源觀》發現車主們對于“混動車限行”持有的看法大相徑庭,有表示贊同的,有叫苦連天的,當然也不乏無所謂者。
混動限行地區的車主:習慣就好
周湜序,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95后小伙,從小就生活在胡同里的他見證了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的變化。
據他回憶,2003年,北京的大街上可不像現在這般車水馬龍,那會兒的轎車可是個稀罕物件,受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影響,周湜序的父親成了他們那條胡同里最早一批擁有汽車的人,一輛拉風的捷達在那個年代可是備受小朋友們喜愛的。
“算起來,我可是跟著北京尾號限行政策長大的孩子,大約是我上初中那會兒,北京就開始實行機動車尾號限行了,剛開始挺不適應的,我父親總有忘記當天限號而被罰款的時候,現在方便多了,很多地圖軟件都有限行提醒。”
因而,在周湜序的眼中,每周一天的尾號限行是再尋常不過的。
前不久新提了一輛嵐圖FREE的他向《新能源觀》表示,“早就聽說混動車在北京被納入限行,我是沒什么感覺,畢竟我家之前是油車,算下來遵守限行政策也有十多年了,都養成習慣了。”
但,也并非所有混動車主都像周湜序這樣想得開。
有部分北京地區的混動車主就表示,“就非得在綠牌里搞個細分嗎?不能跟隔壁天津學學,綠牌就是綠牌”“這就是典型的一竿子打死,混動車主大部分也是用電好吧!”
周湜序的大學室友陳子凡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大學畢業后的他并沒有像周湜序一樣選擇繼續攻讀臨床醫學,而是轉戰心理學,今年他在北京提了輛蔚來ET5。
陳子凡認為,車輛尾號限行這個事是合理的,雖然現在的北京早晚車流量依舊很大,但限行政策的推出還是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的。“車主的不平衡或許在于不能一視同仁,既然混動車被納入限行,那我作為純電車主是覺得純電車型也應當考慮限行,而不是區分對待。”
“混動車限行不是這兩年才有的,我買車一般會基于安全和性能兩點來考量,還有就是在充電不方便的時候還能用加油來代替,不會有車輛因為沒電趴窩的焦慮。”北京海淀區的領克07準車主張云云如是說。
北京朝陽區的蘇先生家中有兩輛車,一輛是奧迪Q8,一輛則是理想L9。在他看來,限行政策對于他的影響幾乎沒有,畢竟擁有兩輛車的他,牌照尾號所對應的限行日期恰好不是同一天,這就代表無論是哪輛車被限行,蘇先生都有一輛車可以開出門。
當然,不僅是北京地區,在其他已經推行“尾號限行”的省市像蘇先生這樣家中有兩輛車的車主不在少數。
2.混動不限行地區的消費者要做“等等黨”
根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4億輛,其中成都、北京、重慶汽車保有量均超600萬輛。

圖/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
由此,成都地區的車流量已經不是“擁堵”二字能形容的了。
成都辣妹子韓萌萌大學一畢業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作為小學老師的她,為了上下班通勤方便,在前兩年購入了一輛理想ONE。按她的話說,買混動車就是看中了它的不限行,一周七天都能開,而且還能加油。
最近聽說了有人提議在成都將混動車納入限行的事后,她按捺不住了,“我們在城市道路都是用電的,舍不得燒油。增加限行車型我沒意見,但都是機動車,憑什么不一樣,要限行混動車可以,純電車也得納入。再說限行政策的實施是為了保障通行率,電車在路上跑就不會造成交通擁堵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
身為純電車車主的李小喬聽到這一消息可樂壞了,“成都早就應該實施混動限行了,最好給他們取消綠牌,我每次到四環都擠,限行混動車就意味著每天又會少一批車在路上跑,那擁堵肯定會緩解。”
像李小喬一樣舉“贊同旗”的純電車車主在網上復議著。“時代在進步,政策也要跟上時代需要”“早就該限行了!成都市區的交通狀況太惱火了。希望把網約車也整頓下,動不動就停在那里打雙閃等客,嚴重影響交通。”
但,也有部分純電車車主持有不同意見,“限行是解決擁堵,不是環保,跟車型沒關系”“打個比方,以后路上跑的都是純電車,不限行還不是要堵?”
重慶劉先生的天籟開了有三四年了,今年他原本打算換輛新能源車開開,但最近聽說了有市民在“問政四川”上提議“混動車限行”后,他有些猶豫,想要等政策調整好再換車。
“我最開始看中的是理想L6,價格合適,空間還大,一家人周末自駕游想想都美,但現在既然成都有市民提出想實施混動車限行,我還是再等等吧,萬一重慶也有市民反映呢,畢竟我買混動車還是奔著不限行的牌照去的,要是未來限行了,我還不如買輛油車的SUV呢。”
“不限行肯定是方便些,但我想大部分車主應該跟我是一樣的,最終決定購買一輛車肯定不是取決于它限不限號,而是從性價比、智駕、安全等方面綜合考量后的結果。”蘭州的比亞迪秦L DM-i準車主大張如是說。
3.如何平衡純電和混動車,是個問題
事實上,在《新能源觀》的接觸中的數十名混動車主中有超一半稱,自己平時在市區內用車時會選擇充電,能不加油就不加油,但面對去周邊城市出差或者自駕游這種遠距離行程時,他們所駕駛的混動車在純電續航里程上明顯薄弱。由此,為了不在高速路段頻繁充電,他們一般會選擇滿油滿電出行。
“附近充電樁多的時候我一般不加油,畢竟電比油合適,但是像去樂山這種地方出差,我是不敢不加油就出發的,我比較保守,怕沒電。”韓萌萌如是說。
混動車型作為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過渡技術,雖然也支持充電,但其微弱的純電續航能力讓部分經常有遠程出行需要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加滿油來作為后續保障,本質上無法做到真正的綠色低碳。
同時,隨著我國動力電池技術的提升,純電車的續航能力有了明顯地改善。比如,2024款極氪007 長續航版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達870km,2024款 蔚來ET5 100kWh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達710km,阿維塔11的最高CLTC純電續航里程達730km。
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在上海買混動汽車已經不送新能源汽車牌照了,連純電汽車也會收緊一點,畢竟現在上海每賣出去十輛車里有四五輛是純電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也向《新能源觀》表示,“雖然當前市場來看插混的增速仍超純電,但隨著電池成本下降、充電站建設、中國對于液冷超充的研發等,原本的純電焦慮問題逐漸解決,純電車會上來;總的來說,增程、油混是‘油轉電’過程中的一種過渡。”
乘聯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6月,純電車型累計零售量242.5萬輛,插混車型累計零售量168.7萬輛。

圖/2024年6月插混、純電銷售情況 來源/乘聯分會公眾號
基于此市場局勢,今年以來,多家新能源品牌陸續布局純電車型,其中,理想于3月上市了其旗下首款純電車型MEGA;領克首款純電轎車Z10于6月中旬在瑞典哥德堡發布,預計將于7月下旬陸續在全國范圍內預售。
說了這么多,不免有消費者會問,何為混動,何為純電?
所謂混動車型,大致分為兩種,混合動力和增程式。其中,混合動力又可以細分為油電混合和插電式混合,其既可以發動機發電,由電驅動車輛,也可以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增程式從一方面來講屬于插電式混合動力的一種,與之不同的是其燃油機只發電不提供動力,即發動機發電,由電驅動車輛行駛。
而純電車型的“心臟”是電池,“軀干”是電機,即通過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來驅動車輛行駛。
因而,在提倡綠色低碳的這條發展之路上,純電車相比混動車的確更有利于環保的推行,但在交通擁堵這條路上,無論是油車、混動車還是純電車,其數量的激增都會導致交通擁堵。尾號限行的提出從一定程度上是能緩解道路通行率,但此事也需要個平衡。
(文中車主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