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從今天起,你將能在麥當勞店里見到員工們的新服裝。
7月16日的“2024年全明星之夜”活動上,這一品牌發布了新一代餐廳員工制服,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需求,共有8款設計,包括餐廳經理、業務合伙人、大廚、咖啡師等崗位的專屬款式。自7月17日起,所有員工都將換上這些新衣服。

從1990年代至今,自最初的紅白條紋衫、黑色長褲,到后續的白襯衫黑色過膝裙,黃格子襯衫,黑藍白polo衫,草綠色短袖衫,梅粉色襯衫,藏藍色襯衫與黑黃咖啡師套裝,到最新款服裝,麥當勞已經推出過七代制服。這些制服隨餐廳員工崗位性質不同而變化,也正在這家企業的商業歷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對麥當勞這樣大眾化餐飲品牌來說,員工制服更為獨到的作用在于向外界彰顯品牌文化。
現代商業理念與傳統最大的區別,就是比此前的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品牌”及品牌形象的建立與管理,商業世界的玩家們深刻地意識到,一切與品牌有關的細節都將成為流量入口。對于走進門店的消費者來說,燈光、裝潢風格、色彩、員工、服飾、服務用語乃至氣味,都能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獨特記憶。
上述每一種元素都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例子。
色彩上,你會記得星巴克的綠,瑞幸的藍;燈光與裝潢上,你會記得維密的芭比粉;人員方面,時裝品牌Abercrombie & Fitch在上世紀90年代一舉成名,就是因為其開業時店門口常有身材極佳的男模特相伴,Brandy Melville甚至因為店員的顏值與身材,成為一種時尚風格代名詞;至于氣味,其商業價值從眼下市場上有專門的“面包香氛”“茶葉香氛”,且被用在烘焙與茶飲店來達成攬客作用,就可見一斑。

具體到麥當勞而言,麥當勞中國的制服在過去已引爆過話題。
不少消費者都對其上一代的粉色制服有深刻的印象,粉紅色襯衫、黑色短裙與高筒襪、深灰色短圍裙,2022年麥當勞的這一款制服一經推出就收獲超高話題度,高顏值還曾吸引來不少網絡博主的變裝模仿。
這些話題讓麥當勞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有了更強烈的年輕化印象,并加深了這一大眾化餐飲品牌的社會效應。
而多年來,年輕化早已成為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關鍵策略之一。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如今麥當勞這樣的國際品牌,近年來開始愈發跟得上中文社交網絡的節奏,甚至不斷制造流行。
譬如,推出一系列擊中愛貓人士心的周邊——以經典漢堡盒為造型的貓窩。以及最近在肯德基“瘋四文學”之后悄然興起的“麥門文學”——一個由網友自發的創作熱潮,在品牌官方參與互動之后,衍生創作愈發豐富的社交話題。
包括有趣時尚的制服在內,麥當勞近年來的動作,體現出這一品牌對年輕消費者的深刻洞察,也體現出塑造品牌IP的本土化策略——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是,目前麥當勞在中國餐廳數量已超6000家,員工超20萬,其中“95后”員工就超過65%。
這一環境下,制服成為麥當勞的一種品牌文化符號被消費者吸收,小紅書上,“麥當勞衣服”有超4萬發帖,其中既有對員工制服的討論,也有模仿員工或品牌配色的穿搭分享。
在變得越來越有趣的同時,該品牌也在中國市場加速擴張。
本次發布新制服的“全明星之夜”上,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重申了該公司2028年中國餐廳數量達萬家的計劃——這一目標已被麥當勞中國近兩年以來多次提及。在2023年全年,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9.0%。其中,中國所在國際特許市場部門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