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四川西南交大鐵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大鐵發,874047.NQ)于近期叩響了北交所的大門,保薦機構為國投證券。
交大鐵發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鵬翔,其通過直接、間接持股及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41.05%的表決權。那么,實控人系自然人公司又何以冠名“西南交大”呢?
單一大股東系西南交大全資子公司
資料顯示,交大鐵發成立于2005年11月7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3日,注冊資本5725萬元,掛牌日期為2023年3月3日,已滿1年,目前在創新層。這其實是交大鐵發第二次掛牌,此前曾于2016年11月掛牌,并于2020年3月終止掛牌,當時主辦券商為太平洋證券。
交大鐵發從事軌道交通智能產品及裝備的研產銷,并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依托“干擾信號識別技術”、“震相識別技術”、“地震三要素估算技術”、“非線性超聲及聲發射鋼軌傷損監測技術”、“基于三維激光雷達+視頻監測技術”、“鐵路建設及運營信息化技術”、“客運專線鐵路沉降觀測與評估系統”、“基于高壓水射流的無砟軌道病害微創整治技術”、“被動式快速鋼軌打磨車”等核心技術,解決行業痛點并提供關鍵性產品或服務。
交大鐵發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含重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包括:京張高鐵、京滬高鐵、京廣高鐵、哈大高鐵、蘭新高鐵、雅萬高鐵、川藏鐵路、大秦重載鐵路、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等。主要客戶為國鐵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與鐵路相關的大型國有集團的下屬企業等,如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崇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交投商貿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持股交大鐵發22.93%的股東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由西南交通大學100%持股,主營業務為股權投資,與公司主營業務無關聯關系。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是交大鐵發單一大股東。王鵬翔的直接持股比例為13.99%。
為何交大鐵發冠名“西南交大”,此時或已有解。
實控人及部分高管曾在西南交大履職
此外,交大鐵發的實控人王鵬翔,其履歷也比較豐富。其1989年7月至1997年3月,歷任原鐵道部成都木材防腐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副總經濟師;1997年4月至2005年4月,歷任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深圳物潤集團企劃部部長、綜合部部長、副總經理;2005年4月至2015年11月,歷任西南交通大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北京研究院院長。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擔任西南交通大學上海研究院員工;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任西南交通大學鹽城軌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等等。
董事劉興宇,其2001年7月至2016年7月,任過西南交通大學職員;監事會主席錢列,1995年7月至2023年9月,歷任過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網絡中心助理工程師、峨眉校區辦公室副主任、工程師。
再看數據,交大鐵發2023年營業收入2.73億元,凈利潤4765.59萬元,毛利率46.93%,2023年資產負債率51.5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24.72萬元,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12%。不過根據最新的財務數據,公司2024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929.76萬元,凈利潤卻是-178.82萬元,扣非凈利潤為-214.41萬元。
交大鐵發選擇的上市標準為“(一)預計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交大鐵發也有分紅記錄,2021年和2022年派發550萬元,2023年派發了572.5萬元。
第一大客戶也是第一大供應商
據說明書,交大鐵發的客戶集中度較高,2021年至2023年前五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比例為90.75%、93.36%、87.96%。這其中,第一大客戶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2021年至2023年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0.98%、61.2%、47.85%。

與此同時,交大鐵發的前五供應商2021年至2023年采購金額占比分別為35.11%、50.76%、43.7%,這其中,第一大供應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占比分別為15.85%、38%、30.84%。

交大鐵發解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是公司的客戶,主要原因為公司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應用于軌道交通領域,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為公司的供應商,主要原因為公司的地震預警系統中涉及到列控系統的監控單元、新建/接入路局中心系統等部件由于鐵路行業的特殊性,因而需要向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北京華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采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