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編輯|劉海川
在伊朗總統大選中,改革派候選人馬蘇德·佩澤希齊揚的外交政策主張是改善與除以色列之外所有國家的關系,恢復伊核協議談判以解除伊朗遭受的制裁。他的外交立場一度被部分中東媒體稱為“親西方”立場。
2024年7月12日,已出任伊朗總統的佩澤希齊揚在《德黑蘭時報》發文闡明自己的外交政策。在文章中,他贊揚了中國和俄羅斯對伊朗展現的“友誼”,同時明確伊朗不會屈服于美國方面的壓力。
佩澤希齊揚指出,伊朗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尊嚴、智慧、謹慎”三大原則之上。基于此,伊朗新政府將尋求“ 以機會為導向”的外交政策,為確保國家利益、經濟發展、地區安全與所有國家建立平衡關系。
佩澤希齊揚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加強伊朗與鄰國之間的關系,減少各國之間的惡性競爭。伊朗準備加強與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拉克、巴林、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以及地區組織的合作,擴大與各國的經濟往來,共同應對地區的戰爭和沖突挑戰。
作為第一步,伊朗政府準備敦促周邊阿拉伯國家動用一切政治和外交籌碼,讓加沙地帶實現永久停火、防止加沙沖突進一步擴大。佩澤希齊揚還特別提醒各國,不要以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來換取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種族滅絕行為。為說服以色列停火,美國一直在游說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
除了加強與鄰國的關系,文章特別提到了中國和俄羅斯。佩澤希齊揚指出,在困難時期,中俄始終與伊朗站在一起,“我們非常珍視這份友誼。”
佩澤希齊揚提到了中國與伊朗簽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協議以及中國在促成伊朗與沙特關系正常化中發揮的關鍵作用,贊揚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前瞻性態度,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加深合作。
佩澤希齊揚把俄羅斯稱為伊朗的戰略盟友,準備擴大與俄羅斯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特別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框架下。伊朗也準備與全球南方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建立互利合作。
在對西方國家上,佩澤希齊揚把歐盟和美國進行了區分。
佩澤希齊揚提到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歐盟國家向伊朗做出了11項承諾以拯救協議。但在這11項承諾均未兌現的情況下,歐盟還要求伊朗單方面履行伊核協議所有條款。
但佩澤希齊揚指出,即便如此,伊朗也期待與歐盟展開建設性對話,讓伊朗與歐盟的關系重回正軌。如果歐盟改變態度,雙方今后可能合作的領域包括經濟、能源、運輸、打擊恐怖組織、解決難民危機等。
對美國,佩澤希齊揚展示了更強硬的姿態。他明確伊朗現在不會、今后也不會對美國的施壓屈服。佩澤希齊揚指責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制裁給伊朗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同時譴責美國發動“國家恐怖主義襲擊”暗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
文章指責美國及其盟友錯失了讓中東地區緊張局勢降級的機會,嚴重損害了《核不擴散條約》。佩澤希齊揚強調,伊朗的防御主張中不包含核武器,呼吁美國吸取過去的教訓、認清現實調整政策,避免讓目前的緊張局勢繼續升級。
伊朗的最終權力屬于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也在外交上發揮著關鍵作用,佩澤希齊揚公布的外交政策基本是現行政策的延續。新政策并未直接提及與美國重啟伊核協議談判,也沒有如部分媒體所猜測的伊朗新政府為了改善與西方關系將減少與中俄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表示,中方對佩澤希齊揚總統就中伊關系所作表態表示贊賞。中方高度重視中伊關系發展,愿同伊朗新政府一道努力,推動中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穩致遠。
對于正忙于總統大選的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而言,現在并非重啟伊核談判的好時機。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約翰·柯比直接表示,佩澤希齊揚出任伊朗總統不會改變美國在伊核談判上的立場。他指責伊朗支持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表明美國現在無意重啟談判。
上周有消息稱伊朗正通過阿曼與美國就伊核問題對話,柯比再次出面否認,稱目前沒有外交路徑解決伊核問題。
如果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今年的大選中卷土重來,伊朗將面臨更嚴峻的國際環境,重啟伊核協議談判也將徹底告終。特朗普任總統時,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并聯合中東國家組成反伊朗聯盟共同遏制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