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雨欣 舒楠桔
“真是沒想到在鄉村也能看到如此規范、高效的垃圾分類體系。”
“從前的鄉村可能給人以‘臟亂差’的印象,但現在,這里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如此細致入微,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昨日,一群來自寧波財經學院萬“鄉”更新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大學生們在奉化大堰箭嶺村發出這樣的感慨。

箭嶺村的王書記自豪地向大學生們介紹了村里的環保亮點:“我們的環保集市是垃圾分類事業的一大特色,每月農歷十八,村民們都會積極參與積分兌換活動。特別要感謝的是,我們村有一支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志愿者團隊,他們不僅是村里的靚麗名片,更是垃圾分類工作的中堅力量。”
在“箭嶺阿姑”劉安芬的引領下,村里的老年人自發成立了垃圾分類志愿者團隊,他們不僅日常利用廚前垃圾制作環保酵素,還積極為環保集市提供服務。王書記透露,目前箭嶺村已榮獲浙江首個“零污染村”的殊榮,一系列創新舉措如環保集市、酵素農業等正在形成體系,并向周邊村莊推廣。

在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們也親身體驗了垃圾分類志愿者的日常。他們跟隨志愿者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耐心教導村民如何區分垃圾種類,并在與村民的交流中總結出了一套易于接受的宣傳技巧。此外,成員們還參與了垃圾收集、設備檢查等工作,并在環境學習中心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制作成了具有紀念意義的工藝品。
“親身參與這次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環保工作的分量與意義。”大二學生張雨菲感慨地說,“每一步工作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做,這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環境,更是為了我們自己和后代能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家園。”

此次探訪不僅讓實踐團的成員們見證了鄉村垃圾分類的新風貌,更激發了他們投身環保事業的熱情與決心。他們表示,將把這段寶貴的經歷帶回校園,向更多同學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共同為構建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