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十年之后回望2024年,這一年很有可能是中國光伏發展史上的轉折之年。
截止2023年底,中國光伏已經“卷”出了900GW產能,“按此規模,到2030年時的裝機需求甚至都已完全滿足了。”行業大佬朱共山說。
很多企業因為募不到錢,擴張計劃不得不停下來,有些企業甚至陷入了經營困境。缺錢成為行業難題,已上市光伏公司募資計劃推進艱難,還在資本市場大門口排隊的公司,焦急萬分卻遲遲拿不到通行證。光伏行業現在的普遍心態是,開源節流,努力“活下去”。
在一派蕭條之中,正處于谷底的老牌光伏企業尚德電力,卻有望獲得50億的現金注資。這筆“救命錢”,來自尚德電力新任董事長武飛在十年前創辦的道得投資。對于內外交困的尚德電力而言,這筆錢意味著信心和希望。
這筆錢或許會是行業今年最大的一筆注資款,對于內外交困的尚德電力而言,意味著信心和希望。
2023年11月,經尚德電力新大股東東方資產任命,武飛接任尚德電力董事長,至今已逾半年。武飛自接手后,一直向公司內部強調“重回一線”的決心。與此同時,在推動經營改革之中武飛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6月13日,尚德電力如約出現在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展上,武飛本人也在SNEC全球綠色能源領袖對話中活躍發言。幾天后,尚德團隊又趕赴歐洲參加了Intersolar Europe智慧能源展。這些表現,也回擊了“尚德快要破產了”的行業傳聞。
行業下行周期之中接管尚德,如何迎接挑戰?這家老牌企業要怎么活下去?如何理解這一輪光伏產業周期?就上述問題,華夏能源網&華夏光伏與尚德董事長武飛進行了詳談。
一度瀕臨破產,但尚德“不能倒”
“燙手山芋?!睒I內人士對尚德現狀的評價很不客氣。
尚德是一家擁有23年歷史的知名光伏品牌,但歷史包袱過重。在2013年3月破產后,在無錫當地政府以及多方股東的努力下,開啟了漫長的重整之路。
順風光電鄭建明曾在同一年入主尚德。順風光電全資收購并主導“新尚德”(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10余年,鄭建明為實控人,期間尚德電力經歷了多位總裁。
這些年中,尚德在2020年重新進入Tier 1供應商名單。彼時任總裁的何雙權扎根行業十多年,被稱為“頗有能力”,功勞很大。但何未能善終,2022年8月,何雙權正式辭任,結束了在尚德電力為期13年的總裁生涯。
同在2022年,鄭建明因未公開的原因失聯,讓尚德突然沒有了主心骨,元氣大傷。此后,順風及尚德由具有銀行從業背景的汪水云接手,稱“放棄千萬年薪來挽救尚德”。但汪水云僅短暫任職一年后離開。與汪水云離任幾乎同時,2023年9月,“無錫尚德”被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過5個億。
在重回前十的2020年,尚德管理層曾樂觀預計接下來一年“出貨及產能雙翻倍”。但此后卻一蹶不振。在接下來2022年光伏行業狂飆增長的這一年,多家行業“黑馬”快速崛起,讓處于排行榜邊緣的尚德毫無招架之力。
尚德系人才也在同期大量流失。2022年1月,尚德新能源總裁唐駿離任(前往億晶光電擔任總經理,億晶光電在2023年出貨榜中名列第13);原副總裁何悅加盟橫店東磁;曾主導尚德電力市場及銷售的副總裁曹曉榮,現就職于一道新能,后者是當之無愧的光伏“黑馬”,2023年已躋身全球出貨量前十。
在種種波折下,尚德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自2020年3060目標提出后,光伏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但這個紅利尚德卻沒有吃到。
“2020年以來光伏行業大爆發,行業規模年均增長接近50%,尚德卻不增長,業績走橫成‘一條線’,原因是什么?一定是公司內部的管理經營出了大問題?!蔽滹w直言不諱地表示。
吃肉的時候沒趕上,挨打的時候卻一點不少。2023年下半年,光伏行業從周期頂點跌落,寒冬來臨,價格戰慘烈,今年一季度起全行業開始虧損。與那些實力強勁的龍頭相比,尚德的日子更不好過。
業內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由于2013年在破產重組期間上了多家銀行的“失信”名單,尚德的外部融資長期嚴重受限。今年又爆出一系列債權人糾紛有待處理。
內外交困的尚德,無論誰來接手,面臨的第一要務是掙錢還債,另一要務則是如何在內部穩定軍心。
武飛坦承,在去年第四季度尚德實際上已經接近破產的邊緣,他對尚德的境況早有了解,“但沒想到比我預想的還要差?!?/p>
一方面,組織元氣大傷,企業文化“嚴重退化”,想做事很難,混日子很容易;另一方面,外部環境艱難,每個環節都虧錢,融資渠道都被堵死。
“但這家公司不能破產。尚德是代表中國光伏行業歷史的一個品牌。”武飛曾對多家合作伙伴反復提及這句話。盡管接手這半年來確實并不好過,但希望和信心不能丟。
內部撥亂反正,措施具體又具體
堅持不破產的尚德,要怎么活下去?
武飛接手后第一件事是“先把糧草備足”,籌劃增資50億。但資金不會全部用于擴產,儲備糧草過冬,同時先進行了產能調整。據悉,目前尚德暫停了無錫、常州兩個基地的生產,僅保留了鳳陽基地,轉為輕資產運作。
武飛不僅是產業投資人,他還在三年前創辦了晶優光伏,專注做組件“代工”,定位為“全球最大專業光伏組件代工廠”。目前國內有六個生產基地,20吉瓦產能,還在繼續國內外布局擴產,明年目標達到30吉瓦產能。
這家公司率先跑通了組件環節的“富士康”模式,未來不排除成為尚德的合作方,彌補其產能。
基于在光伏行業逾十年的投資經驗,武飛判斷,在過去三年行業泡沫期入局的“小廠”,大多憑貸款高杠桿經營,在淘汰賽中出局風險很大?!白鳛槔蠌S的尚德,經歷過不止一輪周期,知道進與退,我們能活下去?!?/p>
第二件事,堵住管理漏洞。武飛甚至用“撥亂反正”來形容過去半年來在內部所做的管理整頓。
回顧過去半年,武飛稱他在管理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嚴控跑冒滴漏”。針對過去招標采購中的制度漏洞、成本預算進行控制。
而針對過去長期存在的“散漫管理”,武飛提及的都是具體又具體的新措施:上班時間全員從早上9點提到8點30分鐘,同時調整增加午休30分鐘;取消中層干部食堂;上下班班車福利全部取消。
落實這些措施,武飛和新管理團隊還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對抗和阻力。但接任者必須果斷,過去的企業文化必須扭轉,“一家跟不上行業快速進步的公司的至少上進心是不夠的,混日子的心態必須改?!蔽滹w說。
人才問題也很棘手。因為這家公司“竟從未設立過競業制度?!?/p>
如前所述,核心高管的流失讓尚德嚴重失血,無論誰來接手,怎么留住人才、吸納人才,重新組建起來有戰斗力的團隊,都是長期的考驗。
但不管怎樣,武飛依然堅信尚德“還可以救”,過往23年的品牌資產價值還在。
“一個光伏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而品牌的根源在品質。對尚德來說,‘20年質保承諾我都能兌現’是這個品牌存在的意義?!?/p>
在今年SNEC展上,尚德并未展出組件新品,而是將早前波蘭科學院的科學家針對“德國某地已運營18年以上的屋頂光伏系統”的發電實證數據,再次展示出來:尚德16年組件發電衰減率不到3%。這是對尚德品牌的堅守,更是對尚德品質的宣示。
在武飛看來,保持品質的前提,首先是不能不顧成本地搞價格戰。在2024 SNEC光伏領袖論壇上,武飛直言,過去行業在用戶端過于在意1分、2分錢的差價,而生產端過于重視原材料成本。一味強調價格和成本,這是非理性的。
“對內對外我一直強調,不要把成本放在第一位?!蔽滹w說,“我們暫時可以損失掉利潤,但是客戶明天還會回來;但丟掉品質,即便你打贏了價格戰,明天客戶還是會丟掉的?!蔽滹w表示。
這也是尚德沒有跟進本輪“價格戰”的原因。“別人打價格戰的時候,我往后撤,打‘游擊戰’。明年之前,我的市場策略就一句話:虧錢的訂單不接?!蔽滹w告訴華夏能源網&華夏光伏。
不跟進價格戰,必然會損失訂單。在心理上,武飛已做好了準備。在回答“尚德2024年的出貨預期是多少?”的問題時,武飛表示,“沒有預期?!?/p>
價格戰難持久,行業將回歸價值時代
武飛創辦的道得投資,是專注光伏全產業鏈投資十年的百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也是國內最早專注光伏投資的機構。
武飛選擇進入光伏賽道的時機,恰是上一輪周期進入尾聲的時候。這十年來,經歷了行業的起起落落。道得投資在2015年就設立了20億基金自主開發建設光伏電站500兆瓦;2017年投資天合光能從美國退市;2020年紓困上市公司中來股份,都是超前或者逆勢的底部出手行為,都取得了較高的收益退出。
此番接手尚德,底層邏輯也是基于他多年來投資生涯中對行業趨勢的敏銳嗅覺。
早在2022年6月,晶優光伏曾拿到一筆10億元的地方投資,準備上馬電池片項目、趕一波紅利?!巴恋?、規劃都弄完了,但最后到8月份,我們單方面決定停掉了。因為我們發現,跟進電池片環節的人太多了?!蔽滹w回憶說。
彼時,不少企業家也已經意識到,光伏行業產能狂飆的“惡果”就快要到難以收場的地步了。果然,到2023年,電池片環節已陷入“出貨即虧錢”的局面。
武飛告訴華夏能源網,與歷史上光伏行業的前兩次周期相比,這一次的產業周期調整是第一次市場化的洗牌。會完全遵循市場化規律——過剩、洗牌、回歸。大浪淘沙之后,企業必然開始進入比拼核心競爭力的階段。
“這樣的虧損下,誰還能把價格戰打下去?明年差不多就結束了?!憋@然,武飛認為行業見底不會太遠了。
因此,光伏行業這一輪的洗牌,就是為了重新回到價值時代,也就是“終端為王、品牌為王”的時代。
在過去三年,由于裝機需求的大幅增長,硅片、組件企業大單拿到手軟;由于硅片、組件產能的猛增,導致上游硅料短缺,很多硅料企業賺的是“盆滿缽滿”。
“但企業需要意識到,短缺時代帶來的暴利,不等于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到產能過剩階段,暴利不再,明年開始企業之間就要PK專業能力了。這就是品牌為王的前提。”武飛表示。
在武飛看來,過去三年光伏看起來“人人都能干”,但時間會證明“人人都不一樣”。
兩年前,武飛曾在一場投融資論壇上說,“未來幾年,整個光伏行業可能將再經歷競爭格局的重塑,我們希望能扶持更好的企業,讓它度過洗牌的過程,然后在未來的二十年能夠享受這個行業的成長。”
如今,左手尚德,右手晶優,武飛能否帶領它們成為“更好的企業”?時間會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