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黃光裕的“神話”已經終結。
前首富的故事,也成為了時代的印記。
站在今天的視角,如果三年前黃光裕沒有對國美系大刀闊斧地進行調整,或保持現狀、或直接賣掉,那么今天黃光裕依舊能笑傲資本市場。只是歷史沒有假設,有時候錯過了一個機會,就有可能錯過整個時代。
黃光裕所輸掉的,是整個國美系。當然面對潰敗的國美系,黃光裕并沒有認輸,從頻頻炒作國美超市到跨界賣汽車,他的折騰還在顯然還在繼續。
近期,國美汽車體驗館發文稱,國美汽車體驗館為首批加盟店完成了首批車源配送與交付。該文表示,面對本次百萬元量級的車源訴求,國美汽車體驗館僅用3小時就完成了車源篩選鎖定與洽談成交。隨后的24小時里,車源的驗收、配送與交付工作也圓滿完成。
也就是說,國美系跨界賣汽車,已經有了相應的進展。
對于國美系跨界賣車,有媒體進行了求證,該體驗館接線人員則表示,國美汽車零售業務已經籌劃多年,最近向加盟商交付了總計160輛大眾品牌汽車。這些車輛均由國美直接向汽車主機廠下單生產,渠道價格上具有顯著優勢。
該人士表示,目前,國美汽車體驗館主要是對加盟的汽車零售門店進行賦能,現在加盟合作主要落地在三四線城市,已經有不少門店選擇了加盟。
該人士還強調,加盟合作服務相當于為門店做增量,并不沖擊當地的車企經銷商體系。目前仍在試運營階段,一般加盟費為10萬元左右。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車企之間的競爭已經處于白熱化階段,尤其是一些合資車企,部分車型降價力度之大已經超過了歷史任何時期。在這種背景下,當下汽車市場基本上處于買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國美系的做法實際上很難打開局面。
侃見財經認為,當下不管是電器市場還是汽車市場,早已經過了“大賣場”階段,在新零售時代下,任何產品的價格都將透明化,作為服務商很難在價格上取得比較大的優勢。因此,國美系的再次跨界,依舊難言樂觀。
國美系的“坍塌”
種種跡象表明,從黃光裕重新接手國美的時候這場敗局似乎就已經注定了。
當黃光裕還是用老一套的思維,來操盤今天的商業,這個結局就幾乎難以扭轉。所以,這是一場注定的結局,只是讓外界沒想到的是,失敗來的如此之快。
但當我們復盤黃光裕接手時,市場的反饋,其實從當時國美零售的股價走勢來看,市場實際上對于黃光裕的回歸,還是抱有了很高的期望。
只是后來一番操作,讓市場寒了心?;貧w之后,黃光裕隨即宣布,十八個月恢復國美原有的市場地位。
作為一句口號的話,那的確振奮人心。但是如果認真的做過市場調查與分析,那么他就絕對不會夸下如此之海口。后來,國美一名內部員工表示,“他沒回來之前,一直感覺挺傳奇的,跟他開了一次會就感覺一言難盡?!?/p>
2022年年初,黃光裕計劃開始遭遇阻力,不過當時他比較樂觀。為了勸說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他專門搞了一份董事長專案,還讓高管做培訓,教員工如何在港開戶。
到了2022年5月,國美系薪資發放開始出現混亂,拖欠工資的情況開始出現,國美的硬傷也徹底暴露。
然而,面對這種失序的,黃光裕家族并未給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是選擇了大手筆進行減持。
根據國美零售披露的歷史公告顯示,自2022年下半年,黃光裕、杜鵑夫婦持續減持國美零售的股份。
2023年2月,中關村發布了多條公告,公告顯示國美控股質押的中關村1562萬股爆倉,涉及資金一共1.03億元。除此之外,中關村還披露了另外一則重磅消息,即黃光裕已不是國美零售控股股東了。
而后來國美零售也發公告進行了澄清,但不到一年時間減持公司總股份近50%,套現近20億港元,這種動作,徹底擊碎了黃光裕的光環。
失去國美零售的控制權之后,外界才真正看清了黃光裕的背后的目的,因為國美零售已經資不抵債,因此這種“放棄”,實則也是“戰略”。
只是他的做法,的確難言磊落。
至此,“國美系”基本坍塌。
繼續“跨界”
認知的錯位,是國美系“坍塌”的主要原因。盡管,國美零售已經成為負資產,處境岌岌可危,但是黃光裕似乎依然沒能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2023年底,有媒體報道稱,國美在近日宣布計劃在三年中開出10000家國美超市。
面對這則傳聞,當時國美零售發布了澄清公告。公告稱,董事會注意到有關國美超市計劃在三年內成立10000間超市的各種新聞報道。董事會謹此澄清,公司并非擬開展的超市業務的訂約方。據董事會所了解,擬開展的超市業務將由公司主要股東黃光裕及其關聯方與獨立第三方合作經營。公司不排除未來探索零售新項目機會的可能性。
后中國財富網則報道稱,國美零售最新的發力方向將會是無人零售。
該媒體表示,國美內部人士稱,國美正在大力布局智能無人零售業態,打造國美智能無人零售生態圈,通過直接與品牌生產商達成合作,借助無人零售的自助購物和智能支付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即時、更多樣化的購物場景和服務體驗。
該內部人士還表示,國美智能無人零售的商業拓展模式,以類加盟合資、區域代理、網點加盟的模式為主,通過搭建多元化、多維度的類加盟體系,快速布局無人零售網點,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實現多方共同分潤,收益共享。
這種說法,同當下要跨界賣車的說法,似乎如出一轍。
5月23日,國美集團宣布,經過七年的籌備和打磨,旗下的新成員“國美汽車體驗館”,正式踏入汽車市場,定位為OMO一站式選車、購車、用車平臺。
不僅如此,國美還在汽車衍生產品上賦能加盟商,例如,保險、購車金融分期、車后產品等服務。
6月4日,國美汽車體驗館宣布展業兩周的成果,其收獲了來自幾十余家海內外知名汽車品牌的車源渠道合作意向,車型種類覆蓋熱門新能源車型、傳統豪華品牌車型,以及熱銷國產、合資燃油車,包括上海大眾、東風本田、問界以及極狐汽車等。
侃見財經認為,從超市到無人零售再到跨界賣車,國美的每一次動作顯然都沒能突破傳統的固有思維,很難真的實現破局。
且當下,國美系的資金困境依舊無解,流動性危機依然沒能解除。從當下現狀來看,美國系頻繁跨界依舊難以改變現狀,因此這種跨界,意義并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