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國汽車,開進北非橋頭堡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汽車,開進北非橋頭堡

這個大西洋沿岸、非洲西北角的璀璨明珠,在和中國更加深度的合作之后,將更加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巨潮

古老神秘的北非國家摩洛哥,正成為中國鋰電企業競相“撒錢”的投資地:

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商貝特瑞近年來正向正極拓展,其計劃在摩洛哥建設年產5萬噸池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不超過35.35億元;

海亮股份擬斥資2.88億美元,在當地興建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業園,年產2.5萬噸鋰電銅箔等新材料;

國軒高科計劃在該國建設100GWh電池工廠,未來累計投資高達65億美元(約合472億元),比自己現在的總市值還要高出100多億元。

集齊了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穩定政局和外貿政策四張牌的摩洛哥,擁有得天獨厚的高端制造業產業優勢——北接歐洲,身處非洲,經濟較為發達,且和歐盟、美國都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個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經濟體,對迫切希望出海的中國鋰電企業來說吸引力十足。

汽車工業走過百年歷史,中國首次在電動車時代彎道超車,且做到了全產業鏈全方位的領先。而眼下,歐美紛紛啟動貿易審查,通過征收反補貼稅等其他貿易手段,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中國企業只能改變策略,或以技術授權“借道出海”或以歐美認可的國家“繞道出海”,中歐的匈牙利、美洲的墨西哥都起到了類似“中轉站”或者“樞紐站”的作用。

如今,摩洛哥也在起著這樣的作用,相比之下,甚至比其他國家具備了更多的優勢。

01 涌入北非

從歐洲到北美,從南美到北非,中國鋰電企業逐漸繪制出一幅宏大的全球化圖景。2023年開始,到北非投資這件事變得熱鬧起來,中游電池企業和上游材料商已經率先行動起來。

去年4月,雅化集團攜手LG新能源在摩洛哥合資建設氫氧化鋰工廠,氫氧化鋰是高鎳三元電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LG新能源目前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對于LG來說,建立穩定的氫氧化鋰供應鏈十分重要。

雅化集團業務分為鋰鹽和民爆兩大板塊,現有鋰鹽產能7.3萬噸,到2025年將超過10萬噸。在摩洛哥下注,既能綁定大客戶,又能靠近原材料產地,雅化集團此舉可謂一舉兩得。

一個月后,摩洛哥政府與國軒高科達成初步共識,后者計劃在該國共計砸下65億美元建設產能高達100GWh的電池工廠。首期20GWh投資協議已于近期簽署,初步計劃投資13億美元,并將很快開始建設,2026年三季度投產。

得益于第一大股東大眾汽車的“歐洲身份”加持,國軒高科出海頗為暢通,目前已完成了在歐洲、北美、亞太、北非等地的全球布局,海外遠期規劃產能超206GWh。

此次在摩洛哥布設的超級工廠,是國軒高科最大的海外布局,65億美元的總投資額比現在公司的總市值還高出100多億元,比其在美國的兩個項目的投資額還多出20億美元。足見摩洛哥對國軒高科的重要性。

同年,天賜材料宣布將在摩洛哥投資不超過2.8億美元,計劃年產30萬噸鋰電材料;中偉股份聯手摩洛哥皇室私募基金Al Mada,投資20億美元在該國打造一座大型電池生產基地,滿足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

華友鈷業也和LG化學簽署了供應正極材料的備忘錄,進軍磷酸鐵鋰(LFP)正極材料市場,雙方將在摩洛哥設立年產5萬噸的材料工廠。

去年底,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廠商貝特瑞,計劃投資35億元在摩洛哥建設年產5萬噸的三元正極材料項目。這家公司的負極材料已經連續14年全球第一,高鎳正極材料保持國內前三,并且是北交所的“市值一哥”。

近年來,貝特瑞從負極切入正極,試圖打造自己全球電池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摩洛哥項目是其進軍海外,補齊全球產業版圖的重要支點。

中國距離摩洛哥超過一萬公里。14世紀,摩洛哥科學家、冒險家伊本·白圖泰和中國元代旅行家汪大淵,幾乎同時到訪了對方國家。

700年后,中摩兩國在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大浪潮中邁入了合作的新高度,也讓中國商界更多明白了北非地區的地緣與商業價值。

02 金燦燦的“汽車飯碗”

很多人對摩洛哥的熟知,來自于1942年上映的電影——《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該市擁有全國70%的現代工業,被譽為“大西洋新娘”,也是該國重要的交通樞和經濟中心。

鮮為人知的是,2019年起,摩洛哥的汽車產量就超過了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汽車制造國,且本國已經擁有完善的汽車配套產業。

2023年,摩洛哥汽車行業出口高達140億美元,為該國最大出口行業,同比增長27%。早在2021年,該國就開始發力向電動汽車轉型,計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出口將占國家全部汽車出口的60%,從2035年起停售內燃機汽車。

摩洛哥的野心不小,支撐起雄心壯志的是其得天獨厚的條件。

資源層面,摩洛哥探明的磷酸鹽儲量達500億噸,占全球儲量的73%。摩洛哥磷酸鹽集團(OCP)為該國唯一話事人,是世界最大的磷酸鹽出口商和生產商。

而磷酸鐵鋰 (LFP) 電池比含有鎳、鈷和錳的三元電池成本低很多。此外,摩洛哥還是世界鈷礦大國。有調研發現,鋰電池在摩洛哥的生產成本相比其他國家有36%的差價優勢。手握富礦,摩洛哥底氣十足。

地理位置上,摩洛哥是連接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樞紐。二戰爆發后,卡薩布蘭卡就成為許多歐洲人逃亡美國的重要中轉站。

摩洛哥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最狹處僅有14公里,是非洲離歐洲最近的國家,堪稱是歐洲的一塊“飛地”。貨物從摩洛哥最大的港口丹吉爾出發,僅需1到2天就可抵達歐洲,到北美也不到10天。

經貿層面,早在十年前,摩洛哥便與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還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非洲國家。因此,投資摩洛哥被看做規避貿易壁壘,進軍歐美市場的“跳板”。

目前,歐美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豎起各種壁壘,歐盟計劃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關稅。美國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對符合補貼標準的車輛給予7500美元的購置補貼。

但要滿足條件,只能從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采購電池原材料,并對關鍵礦物、電池組裝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來自美國認定的“敏感實體”,將無法獲得補貼。很顯然,摩洛哥是中國企業繞開限制性法案的絕佳選擇。

產業配套上,摩洛哥擁有250多家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企業,雷諾、Stellantis等世界級車企均在當地設立了工廠。中國企業進入當地,可以說是完美銜接。

相比西非、中東等地不安定的國內環境,摩洛哥政局穩定,經濟政策持續性強,尤其是多年累積下來相當成熟的汽車產業鏈,讓該國保持著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

目前摩洛哥年輕勞動力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勞力成本較低,最低月薪僅為西班牙的四分之一不到。

而且,摩洛哥擁有天然深水良港,國內高鐵串聯卡薩布蘭卡和丹吉爾兩大經濟城市,高速公路聯通北部幾大工業重鎮。

天時地利人和,讓摩洛哥堪稱難以再尋覓的海外投資沃土。有分析認為,到2030年,摩洛哥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出口額有望達到400億歐元。

端著這口金燦燦的“汽車飯碗”,摩洛哥開始吸引全球更多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入局。

03 繞道出海

摩洛哥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之一,2016年5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對中國進行訪問,兩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并簽署了涉及多個領域的協議,兩國經濟合作駛入快車道。

此后,摩洛哥和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2023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達到7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9%。

摩洛哥雖處于非洲西北角,離中東國家較遠,但也是一個阿拉伯國家。近年來,我國和阿拉伯世界貿易往來密切,摩洛哥也在經濟、文化、教育等等領域和中國加強合作交流。

汽車產業鏈上的交流合作尤為突出。這是由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重心側重,和摩洛哥的產業優勢所決定的。

圖源: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2016年,兩國元首歷史性會晤后,一個名為“穆罕默德六世丹吉爾科技城”的項目拔地而起,這是中摩經濟合作的標志性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5億歐元,分為工業加速區(自貿區)和城市配套區兩大板塊,占地2167公頃,約為半個北京東城區的面積。

建設期間,兩國共融共贏,由中國交建聯合摩洛哥外貿銀行、丹吉爾地中海港集團、丹吉爾大區政府共同投資開發建設,因此這個項目也被稱作“摩洛哥小上海”。

目前,“丹吉爾科技城”正在大力邀請汽車相關的中國公司進駐,共吸引了中信戴卡、江蘇協眾、南京奧特佳、重慶瑞格和中航工業旗下的耐世特,其業務涵蓋了鋁車輪制造、汽車空調、汽車空調壓縮機、轉向及動力傳動系統等。

2023年,森麒麟擬投資2.97億美元在摩洛哥建設600萬條/年的輪胎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摩洛哥唯一一家輪胎制造企業,大幅提升森麒麟的全球競爭力。

可以看出,我國前期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已經紛紛落子摩洛哥。到2023年,鋰電及上游材料企業也開始加速駛入摩洛哥。中國汽車產業鏈儼然是在整體遷入這個北非國家。

戰略意圖上看,摩洛哥類似于匈牙利。

此前,為靠近歐洲主流市場,縮短產業鏈,并更為符合歐盟的貿易規定,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蔚來、欣旺達等紛紛進入匈牙利,投資總額高達121億歐元。這個歐洲小國與中國的利益綁定更為緊密,甚至有了些挑戰德國“歐洲汽車一哥”的底氣。

相比匈牙利,摩洛哥的地緣優勢甚至更為明顯——其目標市場不僅有歐洲,還包括了中東和非洲,是中國企業進軍海外的絕佳支點。

《經濟學人》發布的“2023年中國走出去投資指數”顯示,摩洛哥已成為非洲對中國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第三大國家,僅次于埃及和南非。這個大西洋沿岸、非洲西北角的璀璨明珠,在和中國更加深度的合作之后,將更加熠熠生輝。

04 寫在最后

從1963年周恩來總理對摩洛哥進行訪問,并受到了破格接待。

到2016年,兩國元首歷史級會晤,中摩開啟雙邊關系新篇章。

“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國經貿往來如火如荼。而美歐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進行貿易限制,反而進一步促進摩洛哥和中國在汽車產業的合作。

就像摩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在“綠色進軍”48周年的講話中所提出的,大西洋沿岸將成為人類共生、經濟互融的非洲乃至全球高地。但在汽車電動化的時代,這樣的宏圖偉愿,離不開中國汽車產業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大西洋焊接

  • 意大利總理提議歐美領導人會面,強調避免西方分裂
  • 跨大西洋裂痕擴大:歐洲繼續出錢出力挺烏,特朗普或考慮終止所有軍援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汽車,開進北非橋頭堡

這個大西洋沿岸、非洲西北角的璀璨明珠,在和中國更加深度的合作之后,將更加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巨潮

古老神秘的北非國家摩洛哥,正成為中國鋰電企業競相“撒錢”的投資地:

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商貝特瑞近年來正向正極拓展,其計劃在摩洛哥建設年產5萬噸池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不超過35.35億元;

海亮股份擬斥資2.88億美元,在當地興建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業園,年產2.5萬噸鋰電銅箔等新材料;

國軒高科計劃在該國建設100GWh電池工廠,未來累計投資高達65億美元(約合472億元),比自己現在的總市值還要高出100多億元。

集齊了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穩定政局和外貿政策四張牌的摩洛哥,擁有得天獨厚的高端制造業產業優勢——北接歐洲,身處非洲,經濟較為發達,且和歐盟、美國都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個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經濟體,對迫切希望出海的中國鋰電企業來說吸引力十足。

汽車工業走過百年歷史,中國首次在電動車時代彎道超車,且做到了全產業鏈全方位的領先。而眼下,歐美紛紛啟動貿易審查,通過征收反補貼稅等其他貿易手段,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中國企業只能改變策略,或以技術授權“借道出海”或以歐美認可的國家“繞道出海”,中歐的匈牙利、美洲的墨西哥都起到了類似“中轉站”或者“樞紐站”的作用。

如今,摩洛哥也在起著這樣的作用,相比之下,甚至比其他國家具備了更多的優勢。

01 涌入北非

從歐洲到北美,從南美到北非,中國鋰電企業逐漸繪制出一幅宏大的全球化圖景。2023年開始,到北非投資這件事變得熱鬧起來,中游電池企業和上游材料商已經率先行動起來。

去年4月,雅化集團攜手LG新能源在摩洛哥合資建設氫氧化鋰工廠,氫氧化鋰是高鎳三元電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LG新能源目前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對于LG來說,建立穩定的氫氧化鋰供應鏈十分重要。

雅化集團業務分為鋰鹽和民爆兩大板塊,現有鋰鹽產能7.3萬噸,到2025年將超過10萬噸。在摩洛哥下注,既能綁定大客戶,又能靠近原材料產地,雅化集團此舉可謂一舉兩得。

一個月后,摩洛哥政府與國軒高科達成初步共識,后者計劃在該國共計砸下65億美元建設產能高達100GWh的電池工廠。首期20GWh投資協議已于近期簽署,初步計劃投資13億美元,并將很快開始建設,2026年三季度投產。

得益于第一大股東大眾汽車的“歐洲身份”加持,國軒高科出海頗為暢通,目前已完成了在歐洲、北美、亞太、北非等地的全球布局,海外遠期規劃產能超206GWh。

此次在摩洛哥布設的超級工廠,是國軒高科最大的海外布局,65億美元的總投資額比現在公司的總市值還高出100多億元,比其在美國的兩個項目的投資額還多出20億美元。足見摩洛哥對國軒高科的重要性。

同年,天賜材料宣布將在摩洛哥投資不超過2.8億美元,計劃年產30萬噸鋰電材料;中偉股份聯手摩洛哥皇室私募基金Al Mada,投資20億美元在該國打造一座大型電池生產基地,滿足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

華友鈷業也和LG化學簽署了供應正極材料的備忘錄,進軍磷酸鐵鋰(LFP)正極材料市場,雙方將在摩洛哥設立年產5萬噸的材料工廠。

去年底,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廠商貝特瑞,計劃投資35億元在摩洛哥建設年產5萬噸的三元正極材料項目。這家公司的負極材料已經連續14年全球第一,高鎳正極材料保持國內前三,并且是北交所的“市值一哥”。

近年來,貝特瑞從負極切入正極,試圖打造自己全球電池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摩洛哥項目是其進軍海外,補齊全球產業版圖的重要支點。

中國距離摩洛哥超過一萬公里。14世紀,摩洛哥科學家、冒險家伊本·白圖泰和中國元代旅行家汪大淵,幾乎同時到訪了對方國家。

700年后,中摩兩國在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大浪潮中邁入了合作的新高度,也讓中國商界更多明白了北非地區的地緣與商業價值。

02 金燦燦的“汽車飯碗”

很多人對摩洛哥的熟知,來自于1942年上映的電影——《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該市擁有全國70%的現代工業,被譽為“大西洋新娘”,也是該國重要的交通樞和經濟中心。

鮮為人知的是,2019年起,摩洛哥的汽車產量就超過了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汽車制造國,且本國已經擁有完善的汽車配套產業。

2023年,摩洛哥汽車行業出口高達140億美元,為該國最大出口行業,同比增長27%。早在2021年,該國就開始發力向電動汽車轉型,計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出口將占國家全部汽車出口的60%,從2035年起停售內燃機汽車。

摩洛哥的野心不小,支撐起雄心壯志的是其得天獨厚的條件。

資源層面,摩洛哥探明的磷酸鹽儲量達500億噸,占全球儲量的73%。摩洛哥磷酸鹽集團(OCP)為該國唯一話事人,是世界最大的磷酸鹽出口商和生產商。

而磷酸鐵鋰 (LFP) 電池比含有鎳、鈷和錳的三元電池成本低很多。此外,摩洛哥還是世界鈷礦大國。有調研發現,鋰電池在摩洛哥的生產成本相比其他國家有36%的差價優勢。手握富礦,摩洛哥底氣十足。

地理位置上,摩洛哥是連接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樞紐。二戰爆發后,卡薩布蘭卡就成為許多歐洲人逃亡美國的重要中轉站。

摩洛哥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最狹處僅有14公里,是非洲離歐洲最近的國家,堪稱是歐洲的一塊“飛地”。貨物從摩洛哥最大的港口丹吉爾出發,僅需1到2天就可抵達歐洲,到北美也不到10天。

經貿層面,早在十年前,摩洛哥便與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還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非洲國家。因此,投資摩洛哥被看做規避貿易壁壘,進軍歐美市場的“跳板”。

目前,歐美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豎起各種壁壘,歐盟計劃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關稅。美國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對符合補貼標準的車輛給予7500美元的購置補貼。

但要滿足條件,只能從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采購電池原材料,并對關鍵礦物、電池組裝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來自美國認定的“敏感實體”,將無法獲得補貼。很顯然,摩洛哥是中國企業繞開限制性法案的絕佳選擇。

產業配套上,摩洛哥擁有250多家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企業,雷諾、Stellantis等世界級車企均在當地設立了工廠。中國企業進入當地,可以說是完美銜接。

相比西非、中東等地不安定的國內環境,摩洛哥政局穩定,經濟政策持續性強,尤其是多年累積下來相當成熟的汽車產業鏈,讓該國保持著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

目前摩洛哥年輕勞動力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勞力成本較低,最低月薪僅為西班牙的四分之一不到。

而且,摩洛哥擁有天然深水良港,國內高鐵串聯卡薩布蘭卡和丹吉爾兩大經濟城市,高速公路聯通北部幾大工業重鎮。

天時地利人和,讓摩洛哥堪稱難以再尋覓的海外投資沃土。有分析認為,到2030年,摩洛哥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出口額有望達到400億歐元。

端著這口金燦燦的“汽車飯碗”,摩洛哥開始吸引全球更多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入局。

03 繞道出海

摩洛哥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之一,2016年5月,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對中國進行訪問,兩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并簽署了涉及多個領域的協議,兩國經濟合作駛入快車道。

此后,摩洛哥和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2023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達到7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9%。

摩洛哥雖處于非洲西北角,離中東國家較遠,但也是一個阿拉伯國家。近年來,我國和阿拉伯世界貿易往來密切,摩洛哥也在經濟、文化、教育等等領域和中國加強合作交流。

汽車產業鏈上的交流合作尤為突出。這是由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重心側重,和摩洛哥的產業優勢所決定的。

圖源: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2016年,兩國元首歷史性會晤后,一個名為“穆罕默德六世丹吉爾科技城”的項目拔地而起,這是中摩經濟合作的標志性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5億歐元,分為工業加速區(自貿區)和城市配套區兩大板塊,占地2167公頃,約為半個北京東城區的面積。

建設期間,兩國共融共贏,由中國交建聯合摩洛哥外貿銀行、丹吉爾地中海港集團、丹吉爾大區政府共同投資開發建設,因此這個項目也被稱作“摩洛哥小上海”。

目前,“丹吉爾科技城”正在大力邀請汽車相關的中國公司進駐,共吸引了中信戴卡、江蘇協眾、南京奧特佳、重慶瑞格和中航工業旗下的耐世特,其業務涵蓋了鋁車輪制造、汽車空調、汽車空調壓縮機、轉向及動力傳動系統等。

2023年,森麒麟擬投資2.97億美元在摩洛哥建設600萬條/年的輪胎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摩洛哥唯一一家輪胎制造企業,大幅提升森麒麟的全球競爭力。

可以看出,我國前期配套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已經紛紛落子摩洛哥。到2023年,鋰電及上游材料企業也開始加速駛入摩洛哥。中國汽車產業鏈儼然是在整體遷入這個北非國家。

戰略意圖上看,摩洛哥類似于匈牙利。

此前,為靠近歐洲主流市場,縮短產業鏈,并更為符合歐盟的貿易規定,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蔚來、欣旺達等紛紛進入匈牙利,投資總額高達121億歐元。這個歐洲小國與中國的利益綁定更為緊密,甚至有了些挑戰德國“歐洲汽車一哥”的底氣。

相比匈牙利,摩洛哥的地緣優勢甚至更為明顯——其目標市場不僅有歐洲,還包括了中東和非洲,是中國企業進軍海外的絕佳支點。

《經濟學人》發布的“2023年中國走出去投資指數”顯示,摩洛哥已成為非洲對中國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第三大國家,僅次于埃及和南非。這個大西洋沿岸、非洲西北角的璀璨明珠,在和中國更加深度的合作之后,將更加熠熠生輝。

04 寫在最后

從1963年周恩來總理對摩洛哥進行訪問,并受到了破格接待。

到2016年,兩國元首歷史級會晤,中摩開啟雙邊關系新篇章。

“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國經貿往來如火如荼。而美歐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進行貿易限制,反而進一步促進摩洛哥和中國在汽車產業的合作。

就像摩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在“綠色進軍”48周年的講話中所提出的,大西洋沿岸將成為人類共生、經濟互融的非洲乃至全球高地。但在汽車電動化的時代,這樣的宏圖偉愿,離不開中國汽車產業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明溪县| 固安县| 武城县| 洪泽县| 遂昌县| 庆阳市| 塘沽区| 宁蒗| 黄山市| 长汀县| 繁昌县| 铅山县| 余江县| 壶关县| 孟连| 永宁县| 通江县| 静安区| 长子县| 德令哈市| 临沧市| 西峡县| 莱阳市| 汽车| 阿图什市| 洛扎县| 湘潭县| 德州市| 镇坪县| 钟祥市| 虹口区| 麟游县| 武汉市| 涡阳县| 大厂| 南川市| 滨海县| 双流县| 印江|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