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林曦
編輯丨九犁
“超越特斯拉”的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在泰國的新工廠投產之后,又斥資收購了泰國汽車經銷商的部分股份。
7月6日,泰國RêVER Automotive汽車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比亞迪與RêVER汽車“EMPOWER THE NEV NATIOIN”合資合同簽約儀式舉行,比亞迪簽署協議收購RêVER Automotive 20%股權。
就在7月4日,比亞迪在泰國耗資4.9億美元開設的新工廠正式投產,并下線了比亞迪的第800萬輛新能源車。
上述舉措,都標志著比亞迪進一步鞏固了泰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地位。除中國之外,泰國是比亞迪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比亞迪于2022年11月涉足泰國市場,并迅速獲得市場份額。汽車媒體Autolife Thailand報道稱, 2023年在泰國售出的約7萬6000輛EV(純電動車)中,比亞迪汽車占比為4成,位居第一。
看來,重倉泰國,是比亞迪當下出海的主要戰略之一。
01、重倉泰國大本營
RêVER是比亞迪汽車在泰國市場的獨家銷售商,2022年開始銷售比亞迪汽車,并迅速使比亞迪成為泰國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品牌。
RêVER Automotive是成立于2022年的新興企業,擔任CEO的Prathanwong Pornprapha是泰國財團暹羅汽車集團(Siam Motors Group)創始人家族成員之一。該家族被稱為“泰國汽車大王”,Prathanwong Pornprapha是現任主席Phornthep的侄子,也是暹羅汽車子公司的高管。福布斯估計Phornthep Phornprapha及其家族的資產為10億美元,是泰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暹羅汽車公司成立于1952年,在政府的倡議之下,開始進口和銷售日產汽車,以支持國內汽車工業的增長。接著,它開始組裝日產車型。除了持有日產汽車品牌在泰國的生產和銷售子公司的股份外,該集團還與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合資公司,包括電池制造商GS Yuasa,液壓設備制造商KYB和軸承制造商NSK。
目前,RêVER Automotive在泰國首都曼谷、北部清邁和南部普吉等主要城市的店鋪數量達到115家。該公司計劃充分利用比亞迪的資金,到2024年末將門店數量擴大到200家。此外,資金還將用于設置給純電動汽車充電的快速充電樁等。
經由RêVER Automotive負責,2023年,比亞迪在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0432輛,幾乎是同期比亞迪在巴西、以色列等市場的2倍,在澳大利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市場的3倍。
泰國市場銷量領先,比亞迪也加速在泰國的本土化進程,注資本土經銷商、開設本土工廠,扎根泰國的程度越來越深。
在泰國曼谷東南約220公里處坐落著古老的城市羅勇府(Rayong),其海岸線長約100公里,是泰國東南海岸的著名旅游度假地點,同時也是泰國的自由貿易區。多年以來,福特、豐田、本田、日產、寶馬等車企紛紛到羅勇建廠,羅勇隨之有了“東方底特律”的稱號。
比亞迪泰國工廠,就位于羅勇府WHA偉華工業園,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包含整車四大工藝和零部件工廠,年產能約15萬輛。據悉,該工廠的產品將主要面向東盟、澳大利亞等右舵車市場。
根據《財經》雜志報道,工廠共設置約8000個工作崗位,除了先期從中國各生產基地抽調部分骨干員工到泰國,大部分員工從當地招聘,中國員工與泰國員工比例約為1比5。
這是該公司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海外乘用車工廠,新工廠將生產小型掀背車“海豚”和SUV“ATTO3”等4款EV車型。新工廠還將作為向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出口EV的基地,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
重倉泰國背后,是比亞迪短時間內就占據了新能源車市場的主導地位。
2022年8月,比亞迪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2個月后,比亞迪首次面向泰國市場發布電動汽車ATTO 3。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發布3款純電動車ATTO 3、海豚、海豹L。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未來比亞迪將在泰國推出更多純電動車型,并引入插混車型。
2023年是比亞迪在泰國市場的第一個完整交付年,全年注冊上牌量達30650輛,成為泰國年度純電動車銷售冠軍,品牌市占率超過40%。其中,ATTO 3銷量達19214臺,單車型年度純電動車市占率超過25%,穩居銷量冠軍。
02、搶占泰國日系車份額
泰國汽車市場,一度是日系品牌的天下。但明顯,如今比亞迪在泰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殺瘋了”。
根據官方披露,今年1月~5月,比亞迪在泰國的上牌量達12895輛,對應的市場份額已增至40.5%,旗下3款車型ATTO 3、海豚、海豹均入圍了泰國最暢銷的純電車型TOP5。
也就是說,在泰國每賣出3臺純電動車中,就有一臺是比亞迪。
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汽車工業副主席素拉蓬指出,“(比亞迪)就像以前的豐田一樣。”
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品牌,正在搶占日系車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車在泰國的市場份額為11%,達到了2019年的5倍,而日本車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90%降至2023年的78%。
放眼整個汽車市場,日系車仍然是泰國市場的主流,這是因為日本品牌已經在泰國耕耘超過60年。
早在1960年,福特的全資子公司英國富特公司就和泰國汽車工業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英泰汽車公司,開始在該國進行汽車的組裝生產。1962年,日產和菲亞特等企業也在當地建立了合資公司。
在泰國政府的引導和鼓勵下,該國汽車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目前已經有包括豐田、鈴木、日產、三菱、本田、馬自達、奔馳、寶馬和沃爾沃等國際品牌在泰國建有工廠,其中整車零部件的國產化率超過了50%。其中,奔馳還將邁巴赫品牌的兩個海外工廠之一落戶在了泰國,新一代純電動旗艦轎車EQS還將在該國生產。
歐美之后,日產汽車品牌在泰國市場的深入程度,是中國汽車品牌望塵莫及的。不過,日本品牌在泰國燃油車市場上仍獨大,但在純電動汽車市場就像“小透明”,而比亞迪等中國品牌正是憑借電動車突圍。
泰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有龐大的增長空間。數據顯示,過去3年,泰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了近40倍,純電車滲透率從2021年年初不到1%增至如今的12%。
同時,泰國政府也大力扶持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按照泰國政府的計劃,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占其汽車總產量的30%。
在關稅上,泰國給予了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優惠補貼。2018年時,泰國開始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實施零關稅。2022年后,調整為針對不同價格的進口純電動汽車,關稅減征20%或40%。
在消費稅上,泰國人購買純電動車也有補貼。自2022年6月起,在泰國購買一臺純電車的消費稅,從8%降至2%。根據不同的車型,每輛純電車還有最高15萬泰銖(約合人民幣3萬元)的購車補貼。
比亞迪在泰國建設工廠,也獲得當地政府的進口關稅優惠。由此,比亞迪可以以89萬9900泰銖(約合人民幣17.9萬元)起的價格銷售從中國進口的ATTO3,這一價格比豐田的汽油車SUV “卡羅卡Cross”便宜10%左右。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品牌取得先機。2023年,中國品牌電動汽車銷量占據泰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80%,最受歡迎的3個電動汽車品牌都來自中國,分別是比亞迪、長城和歐拉。
對比而言,2023年在泰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中,日系品牌(包括日產在內)的市場份額僅占1%左右。
日本車企轉型新能源汽車的步伐略顯遲緩。豐田此前在泰國推出了主力純電車bZ4X,但Auto Life數據顯示,該車在今年3月僅售出2輛;日產的LEAF(聆風)在泰國單月銷量也僅是個位數。鈴木和斯巴魯已決定關閉泰國工廠,退出了生產競賽。
盡管豐田、本田等日系車仍占據大頭,中國品牌汽車逐漸嶄露頭角,并推動格局悄然改變。尤其是隨著“迪王”完善生產網絡,將緊緊追趕擁有極高市場份額的日本企業。
03、泰國以外,歐洲市場難攻
泰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巨大潛力,這是比亞迪扎根泰國的原因之一。但從比亞迪全球化進程來看,其在歐洲市場碰壁,也是其轉換重心的重大原因。
比亞迪自2021年起在歐洲銷售汽車,首站是挪威。Dataforce數據顯示,2023年,其在歐洲所售汽車不到1.6萬輛,均為純電動汽車,所占份額為1.1%。
比亞迪同樣在歐洲設廠,去年12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成為首個在歐盟地區建設乘用車工廠的中國汽車企業。該工廠預計總投資超過50億歐元,將在3年內建成并投入運營,主要生產在歐洲銷售的乘用車車型。
比亞迪歐洲首席執行官舒酉星此前接受歐洲《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指出,“匈牙利工廠初始年產能為15萬輛,后期或許翻倍到30萬輛?匈牙利工廠將在2026年前啟動量產,僅使用匈牙利制造的電池組生產電動汽車。”
“對整個歐洲,我們計劃開始生產之前,達到電動汽車市場的5%。”舒酉星提到。
憑借性價比優勢,去年年底,以銷量計,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作為“特斯拉殺手”,進入歐洲市場也以價格取勝。
受益于其對整個電動汽車電池系統的控制,比亞迪入門級車型海鷗售價為1.1萬美元,價格比競品低40%。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的調查,83%的歐洲消費者認為電動車價格過高。比亞迪的價格策略,正好迎合了這一市場需求。
然而比亞迪們的低價策略已經對歐洲本土汽車制造商造成了壓力,促使歐盟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征收關稅,以保護本土產業。
根據歐盟新聞公告,自7月5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實施臨時反補貼稅。其中,上汽集團的加征稅率為37.6%,吉利汽車為19.9%,比亞迪為17.4%,其他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中國純電動汽車制造商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其他未配合企業的稅率為37.6%。這一臨時關稅最長持續四個月,期間歐盟成員國將投票決定是否將其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顯然,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擴張策略,將越來越難。
泰國以外,比亞迪最叫座的海外市場是巴西,2024年一季度,比亞迪在巴西市場的銷量達到了15340輛,同比增長了41%,市場份額超過3%。
對比而言,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約1%的份額,顯得不值一提。而從嚴的關稅政策,已經快速到來。
從數據上看,比亞迪的出海成績不錯。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海外的新能源銷量達到20.34萬輛,相當于去年全年的84%。按照市場預計,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或達50萬輛左右。
在審視了比亞迪在泰國市場的深入布局和其在歐洲市場的挑戰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正在經歷關鍵的轉型期。在全球汽車行業的大棋盤上,比亞迪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歐洲市場的遇阻,無疑是對其全球擴張策略的一次考驗。
但正如在泰國市場所展現的適應性,比亞迪有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市場策略調整以及對新興市場的開拓,逐漸提高在海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