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7月9日晚間,一心堂發布2024年半年報預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62億元~3.4億元,同比下降32.63%~48.04%。
一心堂解釋稱,2024年上半年,公司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以及競爭環境的加劇,老店同比銷售下滑,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
此前在今年6月2日,國家醫保局約談一心堂有關負責人。約談指出,醫保部門在基金監管工作中發現,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匹配、處方藥銷售不規范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一心堂在半年報中也提及此事,表示目前尚無定論。
7月10日開盤,一心堂股價跌超6%。
一心堂的主營業務為醫藥零售連鎖和醫藥分銷,其中醫藥零售連鎖是其核心業務,常年占其總營收的70%以上。
規模化是醫藥零售連鎖的關鍵,于是不斷擴張“跑馬圈地”成為藥店們的共同選擇。2019年至2023年,一心堂的門店數量從6266家激增至10255家。2019年之時,一心堂尚能以6266家門店數量位居連鎖藥店第一,到2023年卻已經被同行們甩在后面。
2019年,一心堂以6266家的門店數量位居第一,之后分別是5128家的老百姓、4752家的益豐藥房和4702家的大參林。2023年,大參林門店數量達到14074家,后來居上;老百姓和益豐藥房則以13574家和13250家緊隨其后。剛剛突破萬店大關的一心堂顯然已經落后。
而且,連鎖藥店們仍打算在擴張的道路上狂飆。老百姓大藥房表示2024年計劃開店3500家;益豐藥房表示計劃三年開設3900家門店,且不包含加盟店;健之佳表示,還未明確2024年的門店拓展計劃,但根據過往3年的實際情況,預計今年(2024年)門店拓展不低于2023年門店拓展家數(約1000~1100家);一心堂也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將重點發展西南、華南地區,同時兼顧華北地區的門店發展。
一心堂在這個擴張比賽中已然有點力不從心。前述一心堂解釋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二是老店同比銷售下滑,二者共同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
實際上,一心堂的業績增長在2023年就出現了轉折,2024年只是在延續下滑趨勢。2023年,一心堂實現營收173.8億元、凈利潤5.49元。這是一心堂2015年至今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其中凈利潤直接同比減少一半,下滑至2018年水平。
2023年報中,一心堂披露其共擁有直營連鎖門店10255家,覆蓋10個省份直轄市,云南省內門店數量占比52.63%,云南省以外區域門店數量占比47.37%,較年初增長4.12%。
這一年,一心堂雖然營收下滑,但是銷售費用卻有所增長,同比增長4%達到42.35億元;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都有所延長,分別為111.9天、33.89天。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一心堂的運營效率有所下降。
而且,一心堂的毛利率也有明顯下滑。2021年至2023年,一心堂的毛利率從36.95%降至32.99%。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一心堂的毛利率已降至30.36%。
在機構調研時,一心堂回應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較低的問題,解釋稱公司整體營收方面,直營零售業務毛利穩定,分銷、加盟、中藥工業等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零售方面,已開通統籌門店對統籌目錄品種價格有所調整,導致零售毛利率下降。
在同行紛紛擴張的壓力下,一心堂停不下來。曾有投資者在投資平臺詢問一心堂今年是否有計劃戰略性放緩門店擴張,鞏固新增門店。一心堂回應表示,今年門店拓展仍以自建+并購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一心堂擁有直營連鎖門店10746家。
頻繁擴張帶來的副作用之一是商譽高企,截至2023年年末,一心堂的商譽已經高達16.49億元;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商譽為17.99億元。
2023年,一心堂還進行了巨額的存貨跌價準備。截止2023年12月31日,一心堂存貨期末余額為39.11億元,存貨跌價準備5815.95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約為1.49%。一心堂表示,這是因為藥品零售行業促銷活動較多、促銷品種涉及面廣,可能涉及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品種較多。
另外,一心堂還曾陷入補稅風波。據2023年年報,一心堂實際補稅及稅收滯納金金額達到2.40億元。此前,一心堂公告,所在地各主管稅務局對其2020年至2022年的納稅情況開展稅收輔導工作,預計補繳稅費高達2.33億元,相關稅款涉及的滯納金達到0.7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