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瀝金
大健康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繞不開的話題,幾乎所有品類都在努力強調功效性,沾點健康屬性,實現身價晉升。
飲料也是如此,無論是低卡0糖的茶飲料,還是今年以來持續火熱的養生水,都主打一個無負擔、健康、養生功效。
那不妨再進一步,從飲料濃縮到原漿,枸杞原漿、沙棘原漿從23年就持續火熱。
再來看看白樺樹汁,一定會有人問,白樺樹汁是什么?
白樺樹汁是什么,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在抖音賣爆了,近一年銷售額破億,同比增長近600%。
白樺樹汁這個品類的市場現狀如何?究竟是如何爆火的?單瓶均價高達20元以上,消費者究竟為什么買單?
四個月爆賣近億
白樺樹市場的發展可向前追溯,22年在抖音平臺月銷售額還不足100萬元,仍處于十分小眾、尚未破圈的階段。
23年起,月銷售額在100-200萬元區間內波動,嘉樺、忠芝品牌熱度逐漸積累,進一步推動白樺樹汁品類的破圈進程。
24年3-6月,白樺樹汁迎來了井噴式爆發,四個月銷售額達到9607.0萬元,同比增長834.8%。
白樺樹汁的爆發,背后也是品牌齊發力的結果,再來看看具體是哪些品牌在悶聲干大事。
林源春品牌24年1-6月抖音平臺銷售額為6757.6萬元,市場份額高達70.3%。白樺樹汁市場的爆發,背后也離不開林源春品牌的貢獻。
林源春品牌共有兩款單品,主要是產品規格的差異,核心賣點主要是100%白樺樹原汁、0脂肪、0卡,保證產品純度的同時也契合當下的健康訴求。
白樺樹市場的爆發是林源春一個品牌的結果嗎?并非如此。
雖然林源春品牌占據當下市場過半的市場份額,但忠芝、嘉樺品牌也都表現出較好的增長趨勢。同時,市場TOP10品牌中,6個品牌都是近一年內入局的新玩家。
總體來看,白樺樹汁品類的走熱,不妨從三方面來看:
一是市場潛力被更多品牌捕捉到,市場上玩家數量增加,市場活力提高;二是品牌發力,市場上跑出頭部品牌,帶動品類認知度;三是產品特性與消費者需求的匹配。
林源春品牌主要兩款單品 圖源:林源春抖音旗艦店
白樺樹汁究竟為什么火?
白樺樹汁為什么火?這個問題可以從需求和渠道兩個方面來看。
先說需求,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三點,白樺樹汁的產品特性與消費者需求的契合。
從品牌的宣傳及社媒平臺上大眾對白樺樹汁的討論內容來看,內含多種天然營養成分,養生、補充營養是大眾的主要認知。
喝水=喝營養這一賣點著實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既解決了不愛喝水的問題,也補充了多種營養物質,喝起來還沒有健康負擔,著實是把消費者心理拿捏了。
正如開頭所說,現在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健康功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美味好喝的優先級逐漸落后于0負擔和健康功效。
白樺樹汁在味道上類似于略甘甜、帶點樹木味道的礦泉水,消費者買的不是好喝,圖的就是健康。
再來看看渠道。
由于白樺樹汁產品的健康屬性是其核心賣點,在渠道選擇上則是以精準觸達目標群體為核心。
基于這一點的考慮,多數白樺樹汁品牌早期重心放在私域平臺上,遠方好物平臺便是很典型的例子,該平臺白樺樹汁產品銷量高達85.6萬件,私域的沉淀也為抖音近期的走熱奠定了基礎。
私域的長期口碑積累有效提升了受眾基數,私域的精準觸達也讓該品類的健康功效性得到了一定認可。
熱銷白樺樹汁產品 圖源:遠方好物小程序
白樺樹汁是下一個椰子水嗎?
白樺樹汁的出現,不禁讓人想到同為植物水的椰子水。
椰子水起于美國,約于2014年進入中國,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也就是近兩年才開始快速增長。
而白樺樹汁呢?早在2015年,歐美市場就已出現多個樺樹水、楓樹水的相關品牌,樹汁在海外市場已有一定規模。
當下的白樺樹汁,宛如20年以前的椰子水,仍處于大眾認知度低、消費習慣未養成的階段,但如今的人手一瓶的椰子水也可以說是白樺樹汁的未來。
植物水這個品類在歐美市場的發展相對更成熟,白樺樹汁品牌也可從海外市場窺到更多機會和方向。
再來看看當下的白樺樹汁市場,近四個月的爆發不僅讓產品曝光于大眾視野,也讓其功效性深入人心。
下一步該如何發展?不妨從這三點出發。
一是管理消費者預期。伴隨品類爆賣而來的,也有對產品的質疑,是否是“智商稅”的討論在社媒平臺上不絕于耳。由于產品單價較高,消費者會主觀認為產品應有一些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的預期會對產品口碑帶來一定反噬效果。
作為品牌,也需要明確產品并非保健品、明確產品功效,避免出現消費者期待過高帶來的負面反饋。
二是降低嘗試成本。目前市場上白樺樹汁產品主要為多瓶組合銷售的形式,產品均價約為160元。高價多瓶組合裝、不知道好不好喝、飲用效果未知,多因素都不利于新手群體嘗試該品類,不妨推出小瓶、單瓶嘗鮮裝,利于擴大品類受眾。
三是豐富產品選擇。當下各品牌產品同質化較嚴重,都主打100%白樺樹汁,僅在包裝形式上有所差異。后期也可豐富口味選擇,以多元化口味選擇來使白樺樹汁達到好喝+健康的雙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