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田鶴琪
稀土行業上半年首份“巨虧”業績預告公布。
7月8日晚間,中國稀土(000831.SZ)發布公告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虧損2.31億-2.51億元,同比下降234.57%-246.2%,其上年同期盈利1.72億元(追溯調整后)。扣非后凈虧損2.42億-2.62億元,,同比下降458.67%-488.36%。
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2179-0.2368元。
針對業績虧損的原因,中國稀土認為主要受市場環境、行業供需周期等因素影響,稀土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其按會計準則要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額較大。
今年一季報顯示,中國稀土實現營收約3.02億元,同比減少81.94%;歸母凈利潤虧損2.8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364.98%。
當時中國稀土在公告中解釋稱,報告期內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公司調整了營銷策略及產品銷售結構,降低了產品的銷售規模和數量,銷量及收入同比下降。
今年5月,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被問及“公司如何看待今年稀土價格走勢以及稀土價格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時,中國稀土曾回應稱,“作為戰略小金屬,稀土產品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一直處于波動狀態。”
2023年,受稀土供需變化及全球經濟復蘇遲緩影響,稀土市場跌宕起伏,階段性面臨上游供應超預期、中游產能過剩、下游需求疲軟等問題,產品價格一路下跌。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產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稀土價格指數同比降低超30%,部分產品價格較年初降低超40%。
中國稀土還提及,從2024年4月開始稀土價格震蕩上行,鐠釹等輕稀土元素價格偏強運行反復沖高;鏑鋱等中重稀土價格堅挺偏強,價格持續上移。
“關于中長期市場走勢,我們對稀土發展充滿信心。伴隨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風電、節能電機、節能家電等行業快速發展,稀土需求穩步提升、長期向好。”中國稀土稱。
今年一季度,處于稀土上游的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多以慘淡收場。
其中,北方稀土(600111.SH)當季歸母凈利潤為5205.2萬元,同比下滑94.35%;盛和資源(600392.SH)由盈轉虧2.16億元,下滑幅度達到-378.59%。
廣晟有色(600259.SH)一季度實現營收17.53億元,同比下降71.73%;歸母凈利潤虧損3.04億元,同比降5470.56%。
今年第二季度,稀土行情有所好轉。國泰君安近期研報表示,2024年二季度開始,由于配額增速放緩,加之大幅跌價后廠商挺價意愿較強,供給邊際收緊,產業鏈持續去庫;后續需求端亦有7-8月新能源車、風電旺季采購催化,價格回暖有望延續。
近期,國務院發布《稀土管理條例》,這是中國首次以行政立法形式規范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7月1日,稀土永磁概念大漲。中信建投研報表示,《條例》落地利好上游稀土開采、冶煉分離企業,利好下游稀土應用如稀土永磁企業,利好以二次資源為原料的綜合利用企業。
中國稀土昨日還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實控人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8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500萬股,增持金額1.21億元,占公司總股本的0.47%。
中國稀土集團計劃自2024年7月8日起六個月內,增持中國稀土金額不低于2.4億元,不超過4.8億元(含2024年7月8日增持金額)。
截至7月9日午間收盤,中國稀土股價報每股24.06元,下跌1.27%,總市值255.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