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在經過5年的談判后,6月28日,印度政府債券被正式納入摩根大通的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這是印度首次躋身全球主要基準指數,外界期望印度債市將吸引大量外資涌入。不過,短期來看,市場可能高估了外資的投資熱情。
7月8日,彭博社援引印度清算公司數據稱,7月第一周(7月1日至5日),海外資金流入印度債市規模為359億盧比(約合4.3億美元),較上周的466億盧比下降了23%。
印度國債被納入GBI-EM是印度盧比國際化路上的最新進展。去年7月,印度央行將盧比國際化提上日程,并首次發布了盧比國際化路線圖,其中就包括印度政府債券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等目標。長期來看,印度政府希望盧比能夠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SDR是IMF為補充其成員國的官方儲備而創建的國際儲備資產。
在印度本土之外,盧比也是尼泊爾和不丹的法定貨幣。但在這些國家之外,盧比的接受度很有限,在國際貨幣交易中所占比例不到2%,和印度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地位不相稱。
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沖突為印度盧比國際化帶來了重大機遇。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遭遇西方制裁,被踢出國際結算系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對俄烏沖突持中立立場的印度利用這一機會,與俄羅斯建立了盧布-盧比貿易支付機制,用盧比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武器等商品。印度貿易部數據顯示,僅在2023年4月,印度進口的俄羅斯能源就同比增長近530%。
但一段時間后,俄羅斯人發現這一機制行不通。由于俄羅斯對印度的出口遠遠大于進口,并且盧比在國際市場上無法完全兌換,這導致俄羅斯積累了大量印度盧比而花不出去。去年5月,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直言,俄在印度銀行積累了數十億盧比但無法使用,需要將盧比轉換成其他貨幣。
在俄羅斯不奏效的事情,似乎在貿易結構更加互補的阿聯酋取得了突破。去年7月,印度與阿聯酋簽署協議,允許用盧比進行貿易結算,印度開始用盧比購買阿聯酋石油和黃金,而阿聯酋則用盧比購買印度寶石和珠寶。
印度政府希望將阿聯酋合作模式進一步推廣到其他石油貿易國家。此外,印度正在與泰國協商,推動盧比得到泰國政府的認可。泰國是印度人出國度假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今年4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央行)成立90周年的慶典上提出,印度儲備銀行要努力提高盧比在全球的接受度和易用度。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沒有國際貿易優勢支撐的印度盧比,其國際化之路將是一個長期愿景。
由于印度制造在全球的競爭力不足,再加上印度國內需求短缺、常常禁止出口,這導致印度商品在全球占比很低。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2023年,印度進出口金額約1.1萬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4位,在全球貿易中占比2.3%。
“一個國家的貨幣想要獲得全球認可,需要展示其民主制度和經濟政策的進步。雖然印度在這些方面處于有利地位,但盧比的國際化之路還很漫長。”尼赫魯大學副教授Brajesh Kumar Tiwari在近期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