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科(002061)2024年7月8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7月4日浙江交科接受機構調研,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趙軍偉;市場經營部:楊劍文;董事會辦公室(戰略發展部):林楠芳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主要內容:
1、公司新簽訂單情況
2023年,公司全年新承接項目775個,中標合同額總計952.12億元,同比增長77.60%,訂單增速較快。軌道交通、港航、鐵路項目獲取實現突破,房建業務、照明業務持續發力,公司養護業務“進城下鄉”戰略有力推進,智慧化、一體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
2024年一季度,公司新承接項目202個,中標合同額總計204.28億元,同比實現小幅增長。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在建項目的合同總額為2,112.93億元,其中累計已確認收入總金額為786.27億元,剩余未完工總金額為1,326.66億元,訂單存量較為充足。
2、公司業務毛利率情況
2023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的平均毛利率為7.97%,同比上年下降0.12%,其中:建筑施工行業毛利率為7.83%,同比下降0.41%,主要系受行業特性影響,毛利率隨著項目中標情況有所波動,公司本期在建項目毛利率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公路養護行業毛利率9.40%,同比上升3.32%,主要系養護業務本年護欄工程占比上升,護欄工程毛利率較高。
3、公司城市建設業務發展情況
公司作為浙江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領域龍頭企業,已發展為設計、施工、養護、投融資一體化的綜合承包商。近年來,公司積極把握城市綜合體建設、片區開發、城市更新建設機遇,加強核心城市布局,積極拓展地下空間基礎設施、教育醫療、園林景觀等公共設施建設業務,致力于打造更加綜合、立體的城市建設板塊,積累了成熟的項目投資建設施工一體化管理經驗。2023年,成功中標臺州仙居、衢州開化城市有機更新等片區開發項目。2024年6月公司成功中標融滬科創產業園合作開發項目,項目總投資約68億元,合作期暫定為10年,其中建設期暫定為5年。
4、公司養護業務發展情況
公司養護板塊通過區域化經營深入地方市場,具有一定較強養護專業優勢和規模優勢,截至2023年末累計承養7,100多公里公路主線,承接浙江省內運營高速公路約80%的市場份額。下一步,公司將圍繞綜合交通養護服務需求,發揮與施工主業板塊和關聯產業板塊的協同效應,延伸投建養一體化業務;加快養護基地布點布局,鞏固浙江省內高速公路養護業務,拓展省外養護、國外養護,發展普通國省道、城市道路、農村公路養護等業務,持續提供高質量的養護服務;積極推廣綠色養護,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
5、公司未來業務發展規劃
“十四五”期間,公司業務多元化成效明顯,公路、橋梁、隧道、港航、軌道、設計、養護、建材加工、照明、檢測、供應鏈、鋼結構、預制構件等業務日漸豐富。
未來,公司將持續鞏固公路施工主業基本盤,持續加強港航、軌道、水利等業務的開拓,加快實現“大交通”發展;以交通基礎設施施工“鏈主”企業的目標定位,積極開拓關聯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增強綜合競爭力;加強科技創新協同聯動,持續加大科研經費投入,聚焦施工、養護等工程精準發力、攻關破題,強化自身科研平臺建設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數字變革成效,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加快數字平臺集成應用,進一步集聚企業內驅力,推動企業治理能力、項目管控能力再上新臺階。
6、公司利潤分配情況
結合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存量項目情況、建筑施工市場趨勢及公司經營預測情況,2023年度公司分配預案為: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3.25億元,占2023年度合并會計報表歸母凈利潤的24.11%,占母公司凈利潤的74.40%。為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公司擬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事宜。
7、國資對公司的考核情況
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對公司的考核一方面遵循國資考核體系,既關注營業收入、利潤、新簽訂單等主要業績指標,同時也關注公司戰略布局、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情況,并設置資產負債率等約束性指標。
8、市值管理規劃
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市值管理和實踐,建立多層次良性互動機制,引導公司價值合理回歸;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提升公司信息披露的針對性、有效性、一致性,優化披露內容,提高公司透明度;強化落實股東回報,堅持穩健的現金分紅政策,與股東共享發展紅利;進一步完善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機制,深刻理解ESG管理理念,立足國有企業實際,推動ESG專業治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高。
9、公司低空經濟布局情況及投資并購規劃
目前,公司業務以基建工程為主,主要包括道路、橋梁、隧道、軌道交通、港口碼頭、地下工程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設計、施工、養護及工程咨詢與管理,暫未涉足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相關項目。未來,公司擬圍繞基建主業,通過并購、收購與主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等方式,重點圍繞“補資質短板、補區域短板、補產業短板”的需求,一是健全產業鏈,繼續延伸施工主業上下游領域,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二是結合公司經營計劃,尋求薄弱業務地區合作與業績突破;三是聚焦行業內關鍵環節,在新基建、新技術等領域創造入局機會,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10、未來融資計劃
目前,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情況良好,資產負債率在合理水平,銀行授信額度充足。為更好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公司將根據戰略規劃、市場環境及實際需求變化實施合理的投融資計劃,從而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