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威(832491.BJ)2024年7月5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7月3日奧迪威接受開源證券等機構調研,董事長、總經理:張曙光;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梁美怡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機構詳情如下:
開源證券;鵬華基金;創金合信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國泰君安證券;國投證券;工銀國際;東方財富證券;第一創業證券;東海證券;浙商證券;中金公司;華林證券;中泰證券;海南善擇私募基金;翼虎投資;長安國際信托;鴻運私募基金(海南);華杉投資;海南貝盈私募基金;上海頂天投資;深圳市國暉投資;暉銳私募基金(三亞);盛篤投資;共青城鼎睿資產;上海頤歌資產;上海行知創投;上海留仁資產;深圳市尚誠資產;北京星允投資;深圳市明達資產;深圳中天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33家。
調研主要內容:
在本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分享了公司重要在研項目“無鉛壓電新材料技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就無鉛壓電新材料的行業發展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交流,同時,就投資者提出的新產品應用等問題進行答復與交流,主要問題及回復如下:
問題1:如何看待無鉛壓電新材料技術的前景與市場空間?
回復:無鉛壓電新材料技術是一個升級的技術,無鉛壓電陶瓷技術的誕生與發展將會拓寬傳感器的應用場景,而帶來市場需求的增量。未來,公司將持續布局從基礎材料到智能傳感器、執行器及其應用模組的全產業鏈,保持公司在傳感器專精特新的技術領先,同時隨著無鉛壓電新材料技術成功研制,公司將在原有的壓電陶瓷材料基礎上延伸更加廣闊的應用,包括涉及無鉛化的食品加工、醫藥加工、醫療及穿戴設備等,以填補國際范圍內的行業空白,助力公司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未來可持續發展。
問題2:如何看待無鉛壓電陶瓷技術產品應用的行業驅動因素?
回復:無鉛壓電陶瓷技術產品應用的行業驅動因素主要是由政策法規驅動的,原因是隨著全球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根據歐盟RoHS指令等法規要求“涉及電子電氣元件中具有特定功能的陶瓷中含有的鉛,如壓電鈦酸鉛鋯(PZT)陶瓷和提供具有正溫度系數(PTC)的陶瓷,本期的豁免有效期至2026年7月21日”,但新一期的豁免期和附帶要求尚不明確。如果歐盟RoHS指令等法規對特定功能陶瓷中含有的鉛不予豁免或者應用范圍收嚴,那么無鉛壓電新材料在各種特定應用場景的使用將被強制要求,該技術的應用有望成為市場剛性需求,而公司已儲備該項核心技術及相關的自有發明專利,可實現批量生產的工程化,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
問題3:在水下設備應用場景下,超聲波傳感器與光學類、電磁類的傳感器相比有什么特別優勢?
回復:根據固有的物理特征,電磁波在水里會被介質吸收;光波在水介質里因折射率的問題,測量距離和精準度受到制約,但超聲波在水介質下不會受影響,因此超聲波在水下相比電磁波和光波具有無可比擬的性能優勢。公司的超聲波水下測距傳感器就是利用聲納技術通過時間飛行法實現水下障礙物探測的功能,聲納技術是目前水下探測最成熟的有效技術手段,可助力水下機器人的智能化升級,為無人水下機器人提供精準定位和規劃路線。公司產品現已實現批量交付,后續公司將充分發揮技術與產能的優勢,逐步提升超聲波水下測距傳感器在水下智能設備應用市場的份額。
問題4:柔性傳感材料的具體研發方向有哪些?是否包含了電子皮膚?
回復:柔性傳感器是公司與相關科研團隊合作開發的項目,也是公司主要的產品發展方向之一,柔性傳感材料的研發方向主要是感知層與執行層,獲取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數字、信號采集與反饋,在觸控、壓感、壓力、溫度、材質識別等應用具有很好的性能表現,俗稱“電子皮膚”,公司正加快布局該柔性傳感技術在多場景、廣領域的應用。
問題5:奧迪威哪些產品線及產品會有一定的增量?
回復:奧迪威致力于為智能汽車、智能儀表、工業控制、智能家居、安防和消費電子領域提供智能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公司始終依托于市場需求,未來的產品戰略將聚焦在“強人工智能”方向,強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是否會帶來行業的市場增量,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公司一貫以技術驅動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即使是產能的擴充也是基于技術升級、產品升級來實現,非簡單的復制。
公司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渠道,主要面向工業企業,根據客戶的應用場景和產品功能需求,為客戶提供與其產品或系統相匹配的元器件或模組,實現終端機器設備或系統的核心功能。公司一方面通過擴大原有市場的份額,實現規模效應;另一方面改良現有產品的性能或質量,從而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提高產品盈利能力。同時,公司不斷研發新產品及陸續投放市場,豐富產品線,持續的產品和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源動力,從而取得訂單需求的增長。
問題6:超聲波鏡頭自清洗項目有什么新的進展?
回復:公司超聲波鏡頭清洗方案,采用超聲波鏡頭清潔(ULC,即UltrasonicLensCleaning)技術,利用超聲波產生的微小振動去除鏡頭蓋表面的水、污垢和其他污染物等。產品適用于車載電子鏡頭、監控鏡頭、手機攝像頭等各類小型鏡頭。其中,在車載電子鏡頭中應用,有效提高雨、霧等天氣的行車安全;可以快速自清除污染物,提高系統精度,降低整機維護成本;產品體積小,廣泛適用于各種攝像頭、鏡頭;可匹配智能化設計,與電子鏡頭融合組裝,實現智能系統更加安全的控制。目前市場上尚未大批量使用。公司正與知名的車載鏡頭自清洗系統解決商聯合攻關,緊密協同,目前已通過技術論證階段,正積極推進該項新技術的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