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曾令俊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上市城商行收到交易所的監管工作函,這極為少見。
貴陽銀行最新披露的公告顯示,該行回復了上交所對其2023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以下簡稱《監管工作函》)。事實上,上市銀行收到交易所下發監管工作函的頻率很低。
2022年,僅有南京銀行收到上交所下發的關于該行2022年半年報有關信息披露事項的監管工作函;2021年,浙商銀行、民生銀行分別因為2021年半年報和2020年年報有關信息披露事項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2023年,則沒有銀行收到過交易所下發監管工作函。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每家公司的年報,交易所都會有監管員仔細看,對年報有疑問的地方,監管員會先電話問詢要求公司書面回復更細節內容。回復還說不清楚的,或者存在重大問題的,交易所再發正式的問詢函并要求上市公司公告。再往后,問詢函暴露公司有問題的,才是監管工作函。”
去年不良率攀升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上交所在《監管工作函》對貴陽銀行2023年年報中披露有關經營業績、信貸資產、存款結構三個方面提出疑問。
經營業績方面,貴陽銀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50.96 億元,同比下降 3.50%,實現歸母凈利潤55.62億元,同比下降8.92%。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公司信用減值損失48.98億元,同比增長14.30%。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利率整體下行使得公司利息凈收入出現下滑,以及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有所增加。
上交所要求貴陽銀行補充:區分規模因素、利率因素,量化分析對利息凈收入變動的影響;區分行業、貸款分類,列示發放貸款及墊款金額、信用減值損失計提情況,量化分析本期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該行回復稱,2023年實現利息凈收入135.76億元,較上年減少2.56億元,下降1.85%。其中,各項資產負債平均余額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 8.35億元,平均收益率和平均成本率變動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10.91億元。
信貸資產方面,去年貴陽銀行不良率為1.59%,同比上升0.1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44.50%,同比下降16.36個百分點。公司次級類貸款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分別為94.71%和96.61%,較上年期末50.66%和90.14%的遷徙率水平均有顯著增長。
上交所要求貴陽銀行補充:結合分行業不良率情況、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公司不良率上升、撥備覆蓋率下降的原因,以及對公司風險抵補能力的影響;報告期內次級類、可疑類貸款明顯向下遷徙的原因及合理性;結合貸款風險分類方法,說明近三年相關政策和估計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符合監管規定。
該行回復稱,2023年末,不良率上升主要是部分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導致。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51.65億元,同比增加10.21億元,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余額18.70億元,同比增加11.10億元,主要是由于經濟增速放緩,批發和零售業行業景氣度仍在恢復過程中,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和現金流狀況受到影響。
該行表示,與規模相近中西部上市城商行對比,不良率水平與可比上市城商行平均值相差不大。針對目前不良率上升情況,該行已經足額計提了減值準備,嚴格控制貸款風險,不斷加強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整體風險可控。
吸收存款壓力較大
存款結構方面,2021-2023 年,貴陽銀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1.14億元、-45.35億元、-5.71億元,其中吸收存款和同業存放款項凈增加額均低于客戶貸款及墊款凈增加額,吸收存款壓力較大。同時,公司存款結構變動明顯,公司定活期存款比由2022年的1.69提升至2023年的1.84。
上交所要求貴陽銀行補充:結合宏觀經濟和同行業公司情況,說明存款趨勢變化的原因和合理性;就上述因素是否可能影響公司業績和經營充分提示風險。
該行回復稱,隨著宏觀經濟增速趨緩,市場有效需求不足,企業資金活化程度下降,本行對公存款增長較為乏力,對總存款增長的支撐性不足。
截至2023年末,該行存款余額4002.20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06%,吸收存款凈增加額低于發放貸款及墊款凈增加額,使得近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值。
該行進一步表示,定期存款相對于活期存款穩定性更強,有利于本行資產負債期限和流動性風險管理。隨著存款定期化趨勢加深,本行財務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凈息差和盈利能力可能承受一定壓力。
近年來,受資本市場波動和客戶投資風險偏好變化等因素影響,銀行客戶傾向于選擇更穩定、更安全的定期存款產品,活期存款占比有所下降,行業整體呈現出存款定期化趨勢。2023年A股17家上市城商行定期活期存款比加權平均值為1.91,較2022年上升0.25。
有城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說,如果定期存款占比高,會明顯增加存款綜合負債成本,對銀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較大的壓力,這方面做得比較優秀的是招行。“不過,由于適合的理財方式變少,越來越少居民愿意在銀行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在銀行中的占比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