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從1980年代開始,為阻止極右翼候選人在地方和全國選舉中獲勝,法國政黨多次組成“共和陣線”:不同陣營的主流政黨達成合作,動員支持者為阻擊極右翼候選人而投票。
202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中間派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與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馬琳娜·勒龐殺入第二輪對決。為阻止勒龐當選,中右翼政黨、綠黨等在第一輪投票中失利的政黨紛紛呼吁支持者為馬克龍投票。最終馬克龍以58.2%的得票率連任法國總統。
歷史似乎正在重演。國民聯盟在2024年6月30日的法國國民議會(下議院)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領先后,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和馬克龍所屬的中間派聯盟“在一起”再次建立“共和陣線”:為阻擊國民聯盟候選人,兩黨候選人中勝算不大的候選人主動退選。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將于7月7日舉行。本周以來,至少有224名候選人退出第二輪選舉投票,大量選區從三人對決變成了兩人對決。
“共和陣線”的此次阻擊行動能否成功、法國議會選舉會出現哪些結果?就上述問題,界面新聞專訪了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
極右翼獲絕對多數席位無望?
法國的國民議會共有577席,政黨想獲得絕對多數席位需要拿下半數以上席位,也就是289席。
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率達到50%的候選人直接獲勝。如果沒有候選人得票率在50%,則得票率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以及得票率在12.5%以上的候選人進入本周日的第二輪投票。
在已經結束的第一輪投票中,雖然國民聯盟取得領先,但該輪投票只確定了76個席位,大部分被國民聯盟和新人民陣線瓜分。在第二輪投票中,各政黨將對501個席位進行爭奪。因此第二輪投票才是真正決定勝負的投票。
第一輪投票后,法國內政部統計顯示第二輪投票中有306個選區為三人比拼,190個為兩人對決,5個為四名候選人。但隨著新人民陣線和“在一起”候選人主動退出,法國《世界報》統計,三人比拼的選區降至89個,兩人對決選區則升至409個。這些選區中有149個選區為國民聯盟與新人民陣線對決,134個為國民聯盟與“在一起”對決。
“共和陣線”再現后,多項民調和預測顯示在周日的第二輪投票后,國民聯盟將無法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哈里斯民意調查本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民聯盟最終將拿下190到220個席位,右翼政黨共和黨30到50席。即便共和黨與國民聯盟攜手,席位數也沒有達到289席的絕對多數。新人民陣線預計拿下159到183席,“在一起”僅拿下110席到135席,降為國民議會第三大政黨聯盟。
法國民調機構OpinionWay最新調查預測,國民聯盟將拿下205到230席,新人民陣線145席到175席,“在一起”130席到162席。法國伊福普民調機構預測國民聯盟將拿下170席到210席,益普索周五民調預測國民聯盟將拿下175席到205席。
法國總理加布里埃爾·阿塔爾表示,在各黨的協作下,法國能夠阻止極右翼政黨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丁純認為,新人民陣線和“在一起”讓沒有勝選希望的候選人退出,實現了對各黨競選資源的集中,也旨在將選票集中到更有希望的非極右翼候選人,形成了對國民聯盟的“圍剿”。
但他指出了這一策略的最大不確定性,即棄選候選人的支持者是否會按各黨領袖所愿,轉而支持非國民聯盟的候選人?支持者還可能徹底放棄投票,甚至轉而支持國民聯盟。選民最終的決定“難以預料”。
懸浮議會?
如果法國議會選舉結果如民調預測所示,則法國將出現懸浮議會。懸浮議會也被稱為無多數議會,指沒有一個政黨或者政黨聯盟獲得超半數席位。
出現懸浮議會后,政黨要想組建政府需要與其他政黨達成合作,組建聯合政府。另一種情況是組建少數黨政府,雖然政黨在議會中沒有獲得絕對多數席位,但決定自己組建政府。在少數黨政府執政時,政府要想在議會通過法案,必須得到其他政黨議員的支持,也就是需要依據具體情況與不同政黨建立合作。
此前國民聯盟總理候選人若爾當·巴爾代拉稱如果國民聯盟不能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則他將不會執政。但本周,勒龐改口稱就算國民聯盟無法獲得絕對多數,也將尋求與盟友合作,組建新政府。
丁純表示,國民聯盟能否成功組建政府取決于該黨最終的席位數以及其他政黨的情況。他指出,由于新人民陣線和“在一起”都不會與國民聯盟合作,國民聯盟要想找到盟友組建政府“并不容易”。
法國傳統右翼政黨共和黨的黨首埃里克·塔蒂此前要求共和黨與國民聯盟結盟,引發共和黨成員抗議,塔蒂一度被驅逐出黨。但法院裁決駁回了共和黨對塔蒂的驅逐,塔蒂目前依然是共和黨黨首,共和黨內部對于是否與國民聯盟結盟分歧嚴重。
丁純表示,如果國民聯盟成功組建政府,則意味著法國的總統和總理來自不同政治派別,形成“共治”,勢必會對法國政策的延續性產生阻礙。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勒龐主張取消低收入和中產階級的直接遺產稅、提高子女在個人所得稅中的減免份額、要求企業提高工資、降低能源增值稅等。在歐盟層面,主張退出歐洲電力市場、限制移民、削減促進移民流入的支出等。國民聯盟的政策有擴大政府赤字的風險。
丁純同時也指出,國民聯盟沒有執政經驗,“一旦執政會采取什么樣的主張、做出哪些調整,值得觀察”。
即便國民聯盟無法成功組建政府,其他政黨聯合組建新政府依然困難重重。
對于馬克龍的中間派“在一起”與左翼新人民陣線達成合作組建政府,丁純指出,這種組合存在多種阻礙因素。
一方面是在左翼政黨聯盟內部,極左翼“不屈的法蘭西”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的主張激進。梅朗雄主張對富人和大企業收重稅、偏向國家干預經濟、反對北約、不滿歐盟。除了梅朗雄,左翼聯盟各政黨之間的訴求也存在巨大差異;另一方面則是左翼整體對馬克龍政府的不滿,馬克龍的退休金改革遭到左翼集體反對。
丁純表示,如果最終左翼與馬克龍達成合作、新總理來自左翼政黨,則馬克龍在經濟上推行的偏右政策包括延遲退休,都會遭到沖擊甚至回退。他補充,左翼政黨中不乏批評歐盟的疑歐分子,可能對馬克龍推動歐盟戰略自主、支持歐洲一體化產生不利影響。
在丁純看來,無論是極右翼還是左翼上位,法國作為歐盟領導大國,總統得到的議會支持減弱,對歐盟的發展特別是馬克龍推動的歐洲戰略自主都是不利的。
1997年到2002年的法國正是處于左右共治狀態。法國時任總統是右翼人民運動聯盟的雅克·希拉克,總理是左翼聯盟的利昂內爾·若斯潘。兩人在外交和歐盟政策上分歧嚴重,對總統和總理的權限劃分展開拉鋸,若斯潘堅持與希拉克一同參加歐盟理事會峰會等國際峰會。
相比左右共治,“在一起”更傾向于組建少數黨政府。
法國總理阿塔爾希望“在一起”能盡可能多獲得席位,之后政府在推出新政時,將按照議題的具體情況與議會中的中間派合作通過法案。消息人士透露,馬克龍此前拒絕與梅朗雄合作組建政府。
但無論是少數黨政府還是聯合政府,只要“在一起”的議會席位縮水,法國今后推出新政都將更為困難。
馬克龍豪賭失敗?
法國原本應處于政治穩定期,總統大選和國民議會選舉都在2022年舉行,下一次議會選舉原本在2027年。
馬克龍宣布提前解散議會是在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之后,當時國民聯盟在法國拿下了31.7%的選票,大幅領先馬克龍所屬的執政黨。
馬克龍冒險提前議會選舉,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在一起”在國民議會中的席位,使其升至絕對多數以便于推行新政;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阻止極右翼政黨崛起,特別是防止極右翼政黨在2027年的總統大選中獲勝。
從本次議會選舉的預測結果來看,“在一起”的席位不僅不會上漲反而將大幅縮水,丟掉國民議會第一大政黨聯盟的位子。但丁純認為,現在還不能過早判斷馬克龍的豪賭失敗。
他指出,一方面左翼有可能與“在一起”聯合組建政府;另一方面,即便國民聯盟上位,由于該黨此前沒有執政經驗,推出的政策如果引發選民不滿,可能對國民聯盟的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未來總統選舉的結果也是判斷馬克龍豪賭成敗的標準”。
對于法國極右翼政黨的未來,丁純表示,法國社會突出的族群和移民問題一直為極右翼政黨提供政治資本,使其建立了基本盤。但極右翼勢力的消長也受到其自身可能的施政情況,以及歐洲和美國極右翼勢力消長的影響。因此本輪選舉后,“短期內極右翼勢力上升,但長期來看還有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