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育產業生態圈 妙麗
編輯|李祿源
世界上最會吃的兩個人,名字都叫喬伊。一個是《老友記》里的喬伊·崔比亞尼,另一個是來自肯塔基的喬伊·切斯納特——前者在感恩節獨自吃完了一整只火雞,后者則在10分鐘內吃下76個熱狗,創造世界之最。
喬伊·切斯納特
切斯納特也是世界上飲食競賽多項紀錄的保持者。從2005年開始,切斯納特在每年的7月4日——美國的獨立日,準時在紐約康尼島上參加內森吃熱狗大賽(Nathan’s Famous)。
在「大胃王」的圈子里,內森吃熱狗大賽被看作是「吃貨的世界杯」。自1972年以來,這項比賽雷打不動在美國獨立日上演,比賽規則很簡單:誰能在限定時間內吃掉最多的熱狗,誰就獲勝。
電影《綠皮書》中,男主在一小時內猛吃26個熱狗贏下50美元,就是采用了這一規則
從2007年起,徹斯納特在17屆賽事中獲得了16次冠軍,這也讓切斯納特成為了吃貨屆的GOAT,甚至很多人將他比作飲食競賽里的邁克爾·喬丹。
然而在今年,他卻無法再次參加這項比賽,并且不是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
6月12日,大胃王聯盟(MLE)宣布,由于代言了競品熱狗品牌,喬伊·切斯納特將無法參加2024年的內森熱狗大賽。消息一出,美國媒體蜂擁而上,百萬美國人民傷心欲絕,獨立日又少了一項娛樂節目。
而當切斯納特代言的品牌被曝出是一家生產「素肉」的公司時,這件事瞬間多了一種自我矛盾的美感:一個吃掉最多熱狗的男人,開始代言素食品牌。如果他把自己吃的熱狗換成人造肉熱狗,是不是也為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微小的貢獻?
但繼續往下剖析,金錢的銅臭味則擴散開來。
切斯納特代言的品牌名叫Impossible Food,是一家2011年在加州成立的植物肉公司。他們在2016年推出了首款植物基漢堡——不可能漢堡,并與漢堡王等品牌達成合作,將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
今年3月,Impossible Food完成了自創立以來的最大一次品牌升級:從強調健康的綠色,變成了更讓人有食欲的紅色。同時,他們也推出了首款人造肉熱狗。
在這樣的節點下,他們選擇簽下「吃貨屆的喬丹」,也就不足為奇了。
Impossible Food
據悉,Impossible Food與切斯納特的合同價值200萬美元——與之相比,單屆內森吃熱狗大賽的冠軍獎金僅有10萬美元,切斯納特在之前16屆比賽里,撐破肚皮才裝進腰包的獎金總和,也比不上Impossible Food這一次合作的「饋贈」。
切斯納特本人表示,在接受這份合同時,他并不知道自己會被內森吃熱狗大賽除名,「我并未跟MLE或內森吃熱狗大賽簽下(獨家)合同,他們正在改變往年的規則,因為這涉及到我可以合作的其他品牌,這顯然是我被禁賽的原因。」
但對于這樣的發言,MLE主席理查德·謝伊并不買賬,他表示這相當于喬丹同時代言耐克和阿迪達斯:「試想一下,如果喬丹對耐克說‘我喜歡做耐克的代言人,但我也想為阿迪達斯拍廣告。’你覺得耐克會同意嗎?」
謝伊的這番發言,也道出了這次禁賽風波的真相——這是一次食品品牌之間的明爭暗斗。
切斯納特為了賺更多錢而去代言其他品牌,這沒有錯;Impossible Food為了品牌營銷簽下全世界最會吃熱狗的人,同樣合理;而內森吃熱狗大賽不想讓競品代言人作為選手參賽,也說得過去。
但最終,就像每一次賽事背后的商業糾紛一樣,受傷的永遠是那些熱忱的粉絲。
雖然國內仍有很多人對大胃王比賽充滿不解,但不能忽視的是,這卻是一部分人群每年最期待的娛樂活動,更是當地的一項傳統。而當這種傳統因為商業斗爭變得不再純粹,人們的失望、傷心、憤怒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社媒平臺上,許多美國觀眾向賽事發出了靈魂拷問:
「人造肉市場份額低得可憐,內森熱狗為什么會將一個人造肉品牌看成是競品?」
「內森吃熱狗大賽是不是覺得切斯納特贏得太多,想把它趕出去,好讓其他人奪冠?」
「這一連串的事情都是為了流量,太假了。」
無論幕后真相如何,流量確實是繞不開的因素。而就在內森熱狗大賽宣布切斯納特被禁賽的幾個小時內,Netflix迅速宣布了一項新的飲食競賽節目——《切斯納特VS.小林尊:未竟之戰》,將于9月2日播出。
小林尊是日本著名的大胃王,也曾獲得過6屆內森熱狗大賽的冠軍。2010年,他也因為「代言競品品牌」被內森吃熱狗大賽禁賽,此后便從這項賽事中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林尊在今年早些時候曾表示自己已退役。
2009年內森吃熱狗大賽,切絲納特在10分鐘內吃掉了68個熱狗,力壓小林尊(右)64個的成績最終奪冠
把這一切連起來看,不得不感慨Netflix在這件事上的官宣節點之妙和速度之快。
但在這背后,我們究竟該夸他們執行力強、會抓熱點,還是說這一串事情都散發著濃濃的炒作味道?相信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