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技(002540.SZ)2024年7月3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7月2日亞太科技接受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調研,董事會秘書:沈琳;亞太科技:王雨聲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機構詳情如下:
李博聞/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袁釘/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易轟/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調研主要內容:
一、請介紹一下公司的基本信息?
答:公司于2001年設立、于2011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1,068.94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537.09萬元。公司是全球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材料和汽車輕量化系統部件材料領域的重要供應商。設立至今,公司持續深耕汽車行業熱管理和輕量化市場;同時,基于在高端鋁合金材進口替代、鋁代銅、鋁代鋼方面多年的技術儲備和應用經驗的領先優勢,公司將充分把握在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熱管理等行業變革發展的歷史機遇,不斷開拓市場、推進應用創新和增量市場。
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如何布局?
答:2023年度,公司圍繞戰略目標,堅持高質量發展路徑,緊抓產業升級重構的時代機遇,持續深耕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輕量化系統市場,同時積極開發汽車零部件、工業熱管理、航空等新興領域業務。報告期,公司實現鋁擠壓材及零部件產品銷量26.66萬噸,同比增長10.51%,其中:底盤安全系統鋁材實現營業收入22.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84%;汽車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4.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79%。其中,海盛汽零作為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的主要經營平臺之一,報告期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新能源汽車車身系統、三電系統結構部件等產品供貨量持續提升,同時隨著產能利用率的持續提升、經營效率進一步提高。2023年度,海盛汽零實現營業收入32,224.55萬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凈利潤4149.08萬元、同比增加6,721.98萬元,進入盈利階段。同時,“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等募投項目按計劃積極推進中,該等項目的推進,為公司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穩步探索前行、持續發展創新、在各新興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縱深布局奠定堅實基礎。
三、公司的生產模式、采購模式和銷售定價原則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和“以銷定產、以產定采”的采購模式。從產品銷售定價方式上看,公司鋁擠壓材產品主要采用“鋁錠價格+加工費”的模式,其中鋁錠價格通常參考長江有色網、上海有色網A00鋁錠現貨一定期間平均價(如發貨日上月等),加工費則由雙方基于產品加工的技術工藝難度、耗費其他原輔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機器及模具成本、包裝檢測費、物流運輸費、合理利潤率以及訂單規模、歷史合作情況等因素協商確定。
四、公司如何應對鋁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問題?
答:公司鋁擠壓材產品主要采用“鋁錠價格+加工費”的模式,其中鋁錠價格通常參考長江有色網、上海有色網A00鋁錠現貨一定期間平均價(如發貨日上月等),該模式可適當轉移鋁價波動影響,同時公司會根據需要適時開展鋁期貨的套期業務,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的不確定影響,保障公司經營的平穩性。
五、在航空航天領域,公司目前產品主要包括哪些?
答:公司航空航天領域產品主要為飛機液壓、制動、密封、熱交換、艙門、座椅等系統用高強度鋁合金材。航空航天是公司近年積極部署和拓展的重要領域,通過航空質量管理體系規范建設、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參與、新型材料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持續進行,公司已獲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飛機整機客戶的認證并批量供貨,滿足該領域關鍵部件材料進口替代、持續升級需求。未來,公司將持續助力我國航空產業自主可控發展進程。
六、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如何考量?
答:公司將抓住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熱管理等高端鋁材應用行業的新發展帶來的機遇,立足國內市場,穩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并最終成為全球輕量化合金材料質量最優、市場份額最大的供應商。
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約60萬噸高性能鋁材產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設;持續構建更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夯實規范運作基石,助力公司長期高質量發展;充分聚焦市場,以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潛在需求為導向,堅持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和構建核心競爭力;以全球化思維,優化產能布局,靠近綠色能源地區,縮短客戶配套半徑,滿足長期可持續發展要求;優化組織結構、儲備人才梯隊,為公司快速發展提供保障;充分利用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為管理賦能,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持續推進ESG行動,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平臺優勢,促進公司在產業變革發展的潮流中繼續做大做強。
七、公司未來經營計劃如何?
答:2023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1,068.9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537.09萬元,較上年同比變動-16.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3,788.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47%。綜合考慮市場發展情況和公司市場開拓、實際產能、項目建設、研發進展及團隊管理等綜合因素,2024年度公司高性能鋁擠壓材產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將持續提升,預計產銷量同比增長10%~20%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20%左右;營業成本控制在營業收入的80%左右,期間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控制在5%左右,擬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在4%左右。(特別提示:上述經營計劃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八、公司未來產能如何布局?
答:近年來公司在繼續保持傳統燃油汽車領域優勢地位的基礎上,積極布局和大力推進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管理等新興領域的產能儲備與業務發展。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約60萬噸高性能鋁材產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設;報告期,公司圍繞發展戰略目標,積極推進4萬噸項目、6.5萬噸項目產能釋放、產能消化推進工作,進一步發揮規模效應優勢;按計劃推進“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種鋁型材制造項目”、“年產14000噸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調鋁管項目”、“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輕量化高性能鋁合金提質項目”等新建、在建項目進程;積極開展“年產10萬噸綠電高端鋁基材料項目”等以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踐行低碳綠色工廠、降低汽車供應鏈碳排放、降低公司整體運營成本為主旨的項目布局。該等項目的推進,為公司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穩步探索前行、持續發展創新、在各新興領域橫向加碼和縱深布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