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懂財經
曾經有段時間,廚電是家電股中最受投資人歡迎的標的。從2011年到2018年底,廚電龍頭老板電器漲幅超過12倍,比同期美的(4.8倍)、格力(7.9倍)的漲幅還要高。
在彼時的投資人眼中,廚電普及滯后于白電,在白電滲透率提升已然不大的情況下,廚電未來的成長性更優。
但如今看來,美的、格力依然很能打,廚電仿佛有點“老態龍鐘”了。今年家電股表現強勢,跑贏了上證指數6個百分點,美的、格力年內漲幅也都在20%以上。廚電卻拖了后腿,廚衛電器板塊跌超8%,龍頭老板電器也只是漲了5%。
股價表現差是因為業績確實乏善可陳。在今年內有家電下鄉政策刺激,外有海外家電補庫紅利的帶動下,一季度,幾乎所有細分家電龍頭的營收漲幅都在10%以上,但同期老板電器的營收只是同比增長了2.8%。
廚電出什么問題了?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廚電吃不到海外補庫紅利。今年歐美家電進入補庫周期,外銷成了今年大部分家電企業的增長動力。但廚電享受不到出海紅利,由于飲食習慣不同,國內廚電產品與海外需求存在差異,老板電器海外收入占比不到1%。
2、廚電受地產影響最大。今年廚電品類內銷增長液不及白電,部分廚電品類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原因是,廚電安裝和房屋裝修綁定更深,受地產周期影響也更大。
3、弱品牌的行業特性蓋上了天花板。美的、格力銷售費用率不到10%,廚電龍頭超過25%,說明廚電不能像美的、格力一樣靠品牌來撐起銷售。原因是廚電銷售相對依賴工程渠道且技術壁壘低,因此品牌認知度弱于其它家電品類。
01 家電向上,廚電向下
家電股雖然今年起起落落,但整體漲幅依然位居A股前列。年初至今,家電板塊跑贏了上證指數6個百分點,漲幅位居31個申萬行業的第五位。美的、格力年內漲幅也都在20%以上。
家電股今年的漲幅雖然強勢,但還是沒有帶動廚電板塊。年初至今,廚衛電器板塊跌超8%。龍頭老板電器也只是漲了5%,要比其他細分家電龍頭差不少。
廚電不被投資人待見的直接原因是和現在市場上的高股息的投資風格不符,廚電板塊的分紅一直被投資人詬病,就連龍頭老板電器的股息率也才只有2.27%,要比格力(6.2%)、美的(4.7%)差了不少。
如果只是股息率低倒也不至于和板塊漲幅差距這么大,畢竟如果只看股息率,石頭科技只有1.3%,那石頭科技股價表現應該墊底才對。但現實是石頭科技年內漲超33%,是各細分家電龍頭中股價表現最好的之一。
邏輯就是石頭科技還有極高的成長性可以提估值。今年一季度,石頭科技營收同比增長58.7%。就算分紅分的少,有好業績股價表現也不差。
這就戳到了廚電的另一個痛處,不止股息率比不上其它板塊,廚電公司的業績在家電股中墊底的。在今年內有家電下鄉政策刺激,外有海外家電補庫紅利的帶動下,今年一季度,幾乎所有細分家電龍頭的營收漲幅都在10%以上,但同期老板電器的營收只是同比增長了2.8%。
要高股息沒高股息,要成長沒成長,廚電板塊拖家電股的后腿也就“順理成章”了。但問題是為什么其他家電股都能增長,唯獨廚電漲不動了呢?
02 外無出海紅利,內受地產之困
出海是今年家電行業最大的業績增量。
根據華福證券數據,今年1-5月,家電品類的外銷表現要遠強于內銷。其中冰箱品類,1-5月內銷同比增長7%,外銷同比增長25.2%。洗衣機品類內銷同比增長3.7%,外銷同比增長23.2%。
家電外銷強勢是因為趕上了歐美國家的補庫紅利。
2022年歐美通脹導致進口謹慎,使家電庫存出現過量消耗,再加上美國成屋銷售回暖提振了家電銷售,現在美國家電零售商庫銷比已低于2020年前水平,因此歐美今年家電進口需求火爆。
但歐美的補庫紅利,廚電企業吃不到。國內各個細分家電龍頭海外收入占比大多在40%以上,但老板電器海外收入占比只有0.61%。
廚電吃不到海外的補庫紅利也不難理解,因為飲食習慣的差異,國內很多廚電產品是不符合海外需求的。
比如國人喜歡吃米粉、面食,食材也以烹飪為主,更有煙火氣。但歐美更側重蛋白質和肉類脂肪的攝取,制作方式也很簡單,都是烤制為主。
不同的飲食習慣也構成了不同的廚電產品,像蒸箱、飯煲這樣的產品在歐美廚房幾乎是不會看到,即使吸油煙機這種不用做飯的家電產品也因為歐美少烹飪,其滲透率也和國內有較大差距。
不僅吃不到海外的補庫紅利,廚電在國內也是受地產影響最嚴重的家電品類。
今年1-4月,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內銷同比分別增長16.10%、9.03%和4.63%,而油煙機、燃氣灶、、集成灶等廚電線下銷售規模分別同比增長3.4%、5.3%、-0.5%。(廚電線上增速更差)。
廚電內銷比不上其它家電品類的原因是受地產周期影響更大。
家電是一個與地產行業緊密聯系的市場,屬于地產的后周期市場,各家電品類所屬環節安裝越靠后對地產的依賴就相對較小一些。廚房電器等住房必需品高度依賴地產竣工情況,而空調、冰洗、電視等具有一定可選性質的產品就稍微好一些。由此,地產下行周期,廚電的增長困境大于其它家電品類。
既吃不到海外的補庫紅利,在國內還深受地產周期之困。廚電的成長自然也就跑輸其它家電品類了。
03 弱品牌的行業特性蓋上天花板
廚電板塊不只今年給家電拖了后腿。拉長周期看,廚電行業也遠遠跑輸了其它家電龍頭。近三年,老板電器腰斬,而格力只跌了7%,美的更是跑出了正收益。
如果說今年廚電拖后腿是吃不到海外紅利的拖累,那么過去三年,廚電龍頭都大幅跑輸白電龍頭則是因為自己不爭氣。
廚電,白電作為兩個成熟市場,行業龍頭市占率差別很大。美的、格力空調國內市占率長期在60%以上,廚電CR2的油煙機份額只在4成。
市占率差距大,是因為廚電的品牌認知度要遠低于白電。看一組數據美的、格力的銷售費用率常年在8%、9%左右,而老板電器的銷售費用率一直在25%以上。一定程度上說明,老板電器并不能像美的、格力一樣靠品牌來撐起銷售,還需要在銷售端進行大投入刺激銷售。
廚電品牌屬性弱是因為技術壁壘低且消費屬性弱。
廚電力的核心產品油煙機是的技術原理是空氣動力學為,作用原理就是:負壓,吸入,分離,排出。具體工作方式為:電機帶動風輪轉動產生負壓,油煙通過過濾網分離出油漬與煙漬,油漬附著在過濾網上流回油杯,煙漬則通過風輪和排煙管排出室外或公共煙道。
看這個原理過程,就能發行行業技術迭代有限。方太最具標志性的產品還是2013年推出的風魔方系列油煙機,本質上是在原有產品基礎上進行實用性迭代處理,在抽油煙機對比風量、風壓的時代,產品功能實現了“不跑煙”—通俗點說,就是降低了吸風口和臺面的距離。
技術壁壘低意味著龍頭企業無法靠技術實現品牌溢價。看到這投資人可能會說,空調的技術是比油煙機強,但有限,而且核心技術也是多年沒更新了,美的、格力不還是一樣形成了品牌溢價。
這里面的差別是美的、格力比老板有更強的消費屬性。一來,廚電有裝修屬性,安裝前置,相對更依賴消費者以外的工程渠道,老板電器有2成左右的收入是工程渠道貢獻。二來,白電可一戶多機配置,消費頻次比廚電大,這可以支撐白電構建專賣店體系,進一步漏出品牌,而廚電因為消費頻次低,目前對KA渠道依賴更大,品牌漏出更少。
技術壁壘低,消費屬性弱疊加起來就形成了廚電品牌認知度低的問題。這也制約了廚電公司最終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