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自從去年蘋果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MR混合現實設備Vision Pro后,整個XR(擴展現實,AR、VR、MR的統稱)行業又重新火熱了起來。盡管Vision Pro的銷售情況顯然不太理想,但其更自然的交互、沉浸式的空間視頻,以及獨具巧思的虛實結合模式,在XR行業掀起了空間計算浪潮。
科技浪潮滾滾向前,有些公司能夠乘風破浪,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有些則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HTC,這個名字曾經在手機、VR領域如雷貫耳,如今卻似乎已不再那么響亮。
HTC,早已不是那個當年與英偉達、微軟、谷歌們平起平坐的巨頭,淪落為邊緣公司。智能手機業務在2017年被HTC打包出售給谷歌后,VR業務已成為HTC為數不多的翻身機會。
VR業務高開低走,HTC轉型并未成功
善于轉型是HTC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初期的代工巨頭,到巔峰期的智能手機品牌,再到全面切入VR領域,我們可以看到HTC主動求變的決心。早在2014年,HTC就把目光投向了VR領域,而之后的那段時間剛好是VR最火熱的起步階段。
當時Facebook花費3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買下了Oculus;三星推出了能和自家旗艦手機聯動的Gear VR;而索尼也推出了PS VR;谷歌Cardboard眼鏡也迎著熱潮大賣了一千萬臺。
加上手機業務的持續萎靡,HTC也開始正式押注VR,與V社(Steam母公司)聯合發布了第一代VR頭顯——HTC Vive。這款VR頭顯采用了Valve的空間定位技術——“燈塔”,通過傳感器把房間變成一個數字三維空間,在虛擬世界中允許用戶四處走動,并使用運動追蹤的手持控制器來操縱虛擬物體。在后續Vive版本中,HTC也使用了“燈塔”技術。
隨后數年,HTC基本保持每年一款的頻率發布新的VR產品,初期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成績。比如HTC Vive在2017年雙11購物節期間占據了京東VR銷量的第一名、HTC Vive在2020年拿下國內市場將近18%的市占率。
圖源:HTC
其中既有HTC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趕上了好時候,因為就在HTC Vive發布后的第二年,三星、谷歌、小米、華為、Pico……國內外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紛紛殺入這片藍海,VR領域的并購和投資此起彼伏,一股VR熱席卷全球。
后面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清楚,VR行業很快就經歷了新一輪的寒潮,VR設備普遍高昂的成本和售價,VR相關技術的不成熟,以及智能手機的持續擴張,都讓VR廠商面臨產品賣出不去的困境。
HTC自然也無法抵擋行業寒潮,加上競爭對手的不斷擠壓,有傳言稱“HTC將于2026年賣掉VR業務并退出VR市場”的消息。HTC方面很快也發表了嚴正聲明否認2026年退出VR市場的傳聞。聲明中,HTC還表示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以及AI人工智能技術將是未來科技的三大支柱。簡單來說,就是市場潛力這么大,HTC絕對不可能放棄。
近幾年HTC的VR業務發展緩慢,直到2023年年初的CES大展上,HTC才推出了旗下首款無線化一體式頭顯:HTC Vive XR Elite。要知道在過去兩三年,AR/VR市場已經發生了大量的變化。Meta的Quest 3、蘋果的Vision Pro、Xreal的AR眼鏡等競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或許正如HTC所言,VR、AR和AI三大技術會成為未來科技的支柱,但問題是HTC這個曾經的VR頭顯的先行者,一度甚至可以說是VR市場的領導者,真的能在新的空間計算浪潮里占據一席之地嗎?
區塊鏈、元宇宙、AR,HTC到底想做什么?
2019年5月,HTC宣布關閉在中國大陸線上購物網站天貓和京東開設的官方銷售門店。至此,HTC基本上結束了在手機領域的發展,但HTC的其他業務還活著,我們還是能偶爾在新聞上看到HTC的相關新聞。
不過大多停留在蹭熱點的程度,比如2018年推出的區塊鏈智能手機EXODUS 1,該款手機號稱將區塊鏈技術移動化,并擴展和完善了區塊鏈生態系統,用戶只能以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加密貨幣進行交換出售。這波操作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帶來短暫流量后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HTC類似的操作還不少,前兩年的元宇宙風口相信大家都還有印象,HTC也積極跟進了元宇宙熱點。在MWC 2022上,HTC推出了Viverse,一個可以視為自家生態的整合以及擴大的元界生態系統,HTC官方稱這是一個可以容納各行各業的人連接到一起的虛擬世界。
為了營造更好的沉浸體驗氛圍,HTC還推出了便攜式5G移動專網解決方案Reign Core。利用Reign Core,能夠實現設備間快速部署,并且它擁有極低延遲的網絡體驗。
雖然HTC不是首個涉足元宇宙的企業,但后續的一系列動作也算得上誠意十足。只可惜,元宇宙終究是概念超過落地,當行業硬件跟不上想象,一切也只能算是泡沫。隨著元宇宙熱度的退潮,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HTC也重新回歸沉寂。
小雷翻查了HTC官網和2023年年報,發現VIVE系列產品仍是目前HTC的最重要的業務。2023年,HTC共銷售虛擬現實及5G、智慧型手機和智能裝置416,000臺。盡管銷量情況不算理想,但HTC在2023年依舊投入了61%的全球營收用于研發。
小雷特意去淘寶、京東、Amazon上查看了HTC產品的銷量情況。結果不出意料,HTC產品銷量一片慘淡,月內購買量最多的一款產品也才400人次,大部分產品銷量都不過百,不說和Quest 3、Vision Pro這樣的主流產品相比,就連國內某些吊牌產品的銷量也遠超HTC。
起大早,趕晚集,HTC在VR上還有希望嗎?
在2015年-2022年期間,HTC VR業務的發展勢頭相當迅猛,連續幾年,HTC都以超過市場占有率1/3的優勢保持在全球VR市場領先的地位,并且在2021年成功進入到全球VR領域前五巨頭的位置,在2022年HTC的VR相關產品出貨量已經超過了6500萬臺,算得上是當時VR領域中的龍頭企業。
擁有先發優勢的HTC并沒有把握住機會,主要原因還是硬件體驗難以支撐高定價。當競爭對手陸續推出各種平替產品,普通消費者迅速轉向其他品牌,畢竟HTC VIVE與其他平替產品的功能定位是高度相似的,如果體驗感沒有拉開差距,那么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優先選擇高性價比的同類產品。
那么HTC在VR上還有希望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審視VR市場的現狀。當前VR市場充滿著不確定性,一方面是VR市場在蘋果Vision Pro引發的MR熱潮之后,是否還會像以往那樣經歷周期性調整;另一方面是HTC Vive產品是否會被進一步邊緣化,個人認為實際情況可能是很不樂觀的。
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全球VR、AR市場仍處于下滑階段。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VR及AR裝置出貨量共745萬臺,同比下降18.2%。其中VR產品下滑最多,出貨量約667萬臺,主要是新款高端設備銷售不及預期,后續品牌也會將銷售重心轉向低價產品。AR產品表現持平,出貨量約78萬臺。融合了VR、AR技術的蘋果Vision Pro可暫時支撐部分需求,但礙于產品單價高,尚無法有效推動AR市場成長。
從產品角度來看,HTC Vive產品線基本都是高端定位,初代Vive定價800美元(國內6888元),最新款的Vive XR Elite定價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8021元),處于Quest系列和Vision Pro之間,與之前的Quest Pro相近。
Vision Pro高定價帶來的影響大家都很清楚,而Quest系列在性價比區間的影響力也很難被撼動。HTC Vive產品線定價就顯得有些不上不下,在這個價位上,頭顯廠商想要說服消費者購買,需要給出很強的驅動力。問題是HTC在硬件配置、芯片、算法、資金等方面都沒有優勢的情況下,要突出重圍確實太難了。
客觀地說,HTC Vive的市場號召力早已大不如前,用戶更信任的是Quets、PS VR、Vision Pro和Pico等新一代VR頭顯產品。HTC想要靠VR業務逆風翻盤,不太現實。
從業界首屈一指的安卓手機之王,到淪為眾人,再到“賣團隊、賣專利、賣工廠”,HTC只花了十年的時間,著實可惜。不過,科技行業總是充滿變數,HTC能從巔峰跌落谷底,保不準哪天也能重新煥發活力,一切靜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