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涌流商業
持續虧損的Tim Hortons咖啡中國公司,獲得了大股東又一筆5000萬美元的“續命錢”。
7月1日,Tim Hortons在中國的運營商TH International Limited宣布,已從創始股東笛卡爾資本Cartesian CapitalGroup和餐飲連鎖集團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RBI)處獲得了資金支持。
中國咖啡市場鏖戰正酣,Tims中國捉肩見肘的狀況暫時得以緩解。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Tims中國總資產20.39億元、總負債26.07億元。2022年和2023年,Tims中國凈虧損7.4億元、8.7億元;2024年一季度凈虧損1.428億元。
本次融資簽訂于6月28日,5000萬美元中的4000萬美元可轉債在交割時發行,余下資金將在未來7個月內提供,前提是滿足某些條件。
Tims中國未來將專注于咖啡店,14家賣炸雞和漢堡的Popeyes餐廳重歸餐飲連鎖集團RBI。2023年3月,Tims中國才獲得這一業務的特許經營權,如今RBI通過旗下公司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回。
以一季度數據估算,兩筆合計6500萬美元的資金,可以至少再為公司支撐3-4個季度,為公司將經營現金流由負轉正創造時間。
上一次融資發生在不久前(2024年3月),出資方也是大股東Cartesian Capital,規模為2000萬美元。
調整
2024年3月,RBI首席執行官Joshua Kobza曾到訪亞洲市場,參觀在旗下品牌漢堡王、Tims、Popeyes在中國業務,了解本地團隊如何發展品牌。
那之后的4月30日,Kobza對投資者總結此行:“很明顯從長遠來看,我們在亞太地區擁有巨大的機會。在中國等市場,我們仍有工作要做,以改善近期發展路徑。”
第一季度,RBI國際市場在增長,但法國、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市場的積極表現,被中國消費環境疲軟、西歐市場價格放緩、以及中東市場問題所拖累。
Tims進入中國市場時間晚,2018年才在中國開出第一家Tims咖啡;在大舉擴張過程中,又恰逢疫情和之后的價格混戰。
按照最初的計劃,Tims中國要在2023年底實現1000家店的目標,2026年底實現3000家。實際情況是,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門店數917家,僅比2023年年底增加5家;其中615家由公司所有、302家是加盟店。
在經歷了以自有門店為主、資本密集型階段后,2023年秋季之后,Tims中國開店方式調整為輕巧模式,以特許經營來發展。
2024年一季度Tims經歷了顯著變化:
一是降速,2023年第四季度新增門店149家(含加盟店109家),單季度拓店數量創上市以來新高;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關閉了15家自有門店,開設19家加盟店,凈新增僅有5家店。
二是受困于消費低迷和價格戰,Tims全系統同店銷售額增長由正轉負,2023年第四季度這一指標為2.6%,今年第一季度為-13.6%。自有門店稍好于加盟店,但同店銷售額也降低了雙位數-11.7%。
第一季度,公司總收入為3.468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3.1%。虧損仍是問題,一季度凈虧損為1.428億元,比2023年同期的虧損1.745億元稍有收窄。
降本
Tims中國首席執行官盧永臣在業績會上描述環境之難:“2024年第一季度是歷史上最弱的季度。”
他強調的一個亮點數據是:一季度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7.1%,系統銷售額指的是自有門店和加盟店合計銷售的商品總值,但這是在門店總數從648家增至917家情況下實現的。
Tims面臨著來自星巴克、瑞幸、庫迪等對手的激烈競爭,各家為獲得市場份額而大幅打折,導致全行業利潤下滑。
“優等生”星巴克中國都遭遇了一次不及格。4月30日,星巴克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度數據,其中,中國市場門店數從去年同期的6243家增長至7093家,而收入從7.638億美元下降至7.058億美元;同店銷售額下滑11%,原因是交易量下滑4%、平均客單價下滑8%。
星巴克中國以一己之力,把整個國際業務部的同店銷售額拉低了6%。星巴克國際業務除中國市場外,日本、亞太、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等的收入都在增長。
瑞幸情況類似,2024年第一季度整體經營虧損為6,510萬元,相當于營業利潤率為-1%,與去年同期15.3%的正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盈利能力的重大轉變主要歸因于產品的平均售價下降。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瑞幸全球門店數量達到18,590家,其中包括12,199家自營店和6,391家合作店。CEO郭謹一表態要踐行“穩健及可持續”的開店策略,在加密高線城市門店數量的同時,通過聯營模式加速拓展下沉市場。
瑞幸走進小鎮,由聯營模式和殷實的錢包支持:截至3月31日,公司財務儲備(包括現金及等價物等)約為24億元。這是中國咖啡市場的后來者Tims咖啡不具備的。
償債
此前,Tims中國的快速發展是以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為代價的。
2022年9月Tims中國IPO籌集資金后,公司的凈現金略有為正,但之后凈債務在2023年第四季度已增長超過1億美元。一季度末,公司總資產20.39億元,總負債26.07億元。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Tims中國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合計2.182億元。這與2023年年底的2.208億元相近,但在3月,股東Cartesian Capital曾提供了2000萬美元。
Tims中國首席財務官李東解釋,這一變化主要由于門店擴張中現金支出、償還銀行借款,抵消了部分股東提供的初級本票融資。
在獲得最近兩輪融資之前,公司的利息支出在大幅增加。2023年利息支出290萬美元,高于2022年的210萬美元。
公司門店層面EBITDA利潤率是關鍵,如果Tims中國現有門店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流、為新門店提供支持,公司壓力將大為降低。
另一個關鍵數字是特許經營收入,它在總收入中比重提升,將能幫助公司實現盈虧平衡。今年一季度,公司其他收入為3580萬元,比2023年同期2600萬元增長37.5%;增長主要歸因于加盟店數量從上年同期的97家增加到如今的302家。
業績會上,盧永臣重復強調,現在公司的重點是提高盈利能力、改善經營現金流,以期在2024年晚些時候實現企業EBITDA收支平衡;推動快速、有資本效率的增長。第一季度精簡表現不佳的門店,也是配合這一戰略舉措。
Tims中國首席財務官李東詳解了成本削減情況:“食品和包裝成本、租金和勞動力成本(占公司自有和經營商店收入的百分比)同比分別降低1.0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調整后的一般和行政費用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同比下降了4.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推動盈利和資本效率增長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將繼續優化門店經濟效益,推出差異化的定制生鮮食品,以增加客流量,增強供應鏈能力和效率。”
CEO盧永臣安撫投資者,公司轉向利用特許經營商開店的有效方式,很快就會產生運營現金流。除了與中石化易捷等戰略合作伙伴開設約500家加盟店,在向個體單位加盟商開放后,已經收到了3000份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