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姝祺
投資人已經對特斯拉第二季度表現不佳的全球銷量做好了準備,但這家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卻意外保持住了自己的領先地位,交付量高于機構預期。
北京時間7月2日晚間,特斯拉公布銷量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賣出44.4萬輛新車,較去年同期下降4.8%,這是特斯拉首次連續兩個季度出現銷量同比下滑。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下滑6.6%至83.77萬輛。
不過和一季度38.68萬輛銷量數據相比,特斯拉第二季度環比上漲了14.8%,止住了頹勢。并且,這一交付數據高于華爾街預期的43.8萬輛,也領先于主要競爭對手比亞迪。特斯拉仍位居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排名首位。
另一利好因素是,第二季度特斯拉的銷量比產量更高,這意味著采用直營模式的特斯拉消耗了足夠多的庫存車。數據顯示,二季度特斯拉生產了41.08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4%。
好于預期的表現提振了特斯拉的股價。截至周二收盤,特斯拉股價上漲10%至226.11美元,達到近六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在這個交易日之前,該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已累計下跌約16%。
很難具體解釋為何特斯拉全球銷量迎來了反彈。這家原本科技先鋒的汽車公司依然處于車型老化的周期,而新車型Cybertruck因為制造工藝和電池難題至今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的交付。
頻繁的降價也讓效果不斷削減。7月初,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再度更新了優惠政策,本月底前購買標準續航或長續航四輪驅動版的Model 3/Y車型的顧客,將可享受五年0利息分期付款方案。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沒有想出新的賣車手段,他更多是在成本端進行了激進收縮,包括幾輪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的裁員。按照馬斯克的說法,當前特斯拉正處于兩大主要增長浪潮之間,下一波增長要等到新一代車型問世才觸發。
特斯拉在1月份表示,預計今年的交付量增長將“明顯下降”,并在5月份發布的最新年度影響報告中放棄了到2030年每年交付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這與其50%的長期年增長目標發生了巨大變化。
中國是特斯拉面臨競爭對手最多的區域市場。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6月份售出7.1萬輛新車,同比下降24%,環比下降2.2%。相反,比亞迪、蔚來、零跑和極氪等汽車公司創下了歷史最佳成績。
一位前特斯拉銷售體系員工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指出,受益于品牌影響力和完善的售后體系,特斯拉中國整體銷量能夠維持基本的穩定,但由于門店數量增多和訂單要求變高,每一位特斯拉銷售賣車變得更難了。
作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引領者,特斯拉還是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走勢的風向標,其下滑的銷量表現讓分析師認為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處于疲軟狀態。
不過,在特斯拉二季度報告發布后,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分析師加勒特·納爾遜(Garrett Nelson)將特斯拉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250美元,稱”這大大緩解了人們對電動汽車需求疲軟的擔憂。”
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同樣給出“買入”評級,將目標價定為每股275美元。艾夫斯認為,特斯拉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在8月8日歷史性的Robotaxi Day到來之前,電動汽車需求故事將開始回歸這家顛覆性科技巨頭。”
也有投資機構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富國銀行分析師科林·蘭根 (Colin Langan)發布報告稱,該公司認為“需求下降和降價收益減少導致交付量增長下降”。他建議出售特斯拉股票。富國銀行預計,由于今年“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調、銷量可能下降”,特斯拉汽車毛利率(不包括環境稅收)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