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近日,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泰車聯網”)遞交港股IPO上市申請材料。該公司此前曾試圖沖刺A股IPO。
招股書顯示,2022年1月,博泰車聯網與國泰君安證券簽訂輔導協議,進行A股上市籌備事宜。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并無向中國證監會或任何證券交易所提交任何A股上市申請。考慮到港交所將為其獲取外資的國際平臺、吸引多樣化的海外投資者,該公司決定轉戰港股IPO。
不過,博泰車聯網并未終止輔導協議,公司將不會于此次港股IPO完成前或完成后六個月內,在中國任何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也指出,在港交所上市完成后,公司將繼續監察市場動向及監管條件,考慮及或會尋求在中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
獲小米、蘇寧、一汽集團等投資
界面新聞了解到,博泰車聯網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提供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解決方案的供貨商之一。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0年推出中國首個3G車聯網系統,成為最早進入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的企業之一;并于2013年推出中國首款由民營企業開發的車規級操作系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泰車聯網已通過22家汽車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對智能座艙供應商的資格審查,其中包括15家中國OEM、5家合資OEM和2家國際OEM。
據介紹,博泰車聯網旗下智能座艙及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已被中國前五大OEM中的三家和中國前五大高端新興新能源汽車品牌(按2023年的銷量計)中的四家所采用。博泰車聯網稱,公司戰略性地將中國領先的汽車OEM作為核心客戶,包括主要的中國OEM及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如阿維塔及嵐圖)及國際著名的OEM。
招股書顯示,博泰車聯網通過與高通合作,成為首批在中國提供采用高通8295芯片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并獲得知名客戶的定點。此外,公司與黑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推出了基于黑莓QNX平臺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目前已被阿維塔及其他OEM品牌的多款車型所采用。2022年,該公司與阿維塔簽訂了研發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現有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并開發新技術。
博泰車聯網稱,2021年-2023年,該公司累計售出約260萬套智能座艙,復合年增長率達到55.2%。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計為逾40個汽車品牌的200多款車型提供服務。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公司已交付約61萬套智能座艙單元,與2023年同期的約25萬套智能座艙單元相比增長140%。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五個月,公司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從七家OEM獲得17個定點,公司開始與三家新OEM合作為其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并為三家新的OEM提供智能網聯解決方案。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泰車聯網的注冊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解決方案供貨商中排名第一。按2023年軟硬一體化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收入計算,該公司為中國OEM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第二大獨立本土供貨商。2023年,公司成為首批在中國提供采用高通公司第四代驍龍8295芯片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3月31日,按搭載高通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定點數量計算,博泰車聯網在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貨商中排名第二。
招股書顯示,博泰車聯網大部分智能座艙產品都在自己的生產基地組裝。為支持客戶需求和業務增長。該公司有三個生產基地,其中廈門制造中心于2021年7月投入生產。柳州智能生產基地一期項目于2024年5月竣工,等待相關政府部門的驗收備案,目前正在試生產,一期項目預計于2024年8月開始量產。瑞安制造中心計劃建造SMT、模具制造和智能設備的設備制造生產線,一期項目計劃于2024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從股權結構來看,博泰車聯網創始人及董事會主席應宜倫直接持有32,295,581股股份(約占公司23.95%的投票權);雇員激勵平臺持有的15,350,000股股份(約占公司11.38%的投票權),而雇員激勵平臺由應宜倫(作為其各自普通合伙人)控制。

截至目前,博泰車聯網先后完成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40億元,投資方包括蘇寧控股旗下疌泉潤東、小米集團-W(01810.HK)旗下天津金米、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一汽投資、海爾集團持股的湖北宏泰與杭州富陽等企業,建信信托、平安資本、東方富海旗下瑞安富海等投資機構,以及上海國盛、安徽中安、長春長興、四川基金等地方政府機構。
該公司最近一次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募資凈額約10.47億元的D輪融資,投后估值約85.72億元。

博泰車聯網認為,其股東基礎極具戰略價值,可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據介紹,公司是東風集團的長期戰略供貨商,于2020年在南京共同創立東風創新設計中心,培育以研發協同為重點的戰略合作,推動東風智能汽車的發展。2020年,公司與一汽集團訂立合作協議,并共同成立天權智能實驗室,旨在通過域控制器、車規級操作系統、車聯網應用及車載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聯合創新,開發下一代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近三年累計凈虧超11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博泰車聯網實現收入分別為8.64億元、12.18億元及14.96億元;實現毛利分別為1.84億元、1.71億元及2.31億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為21.3%、14.1%及15.4%。

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博泰車聯網分別產生凈虧損3.72億元、4.52億元及2.84億元,近三年累計凈虧損約11.08億元;同時,報告期內,該公司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3.24億元、3.91億元及2.18億元。
該公司稱,由于處于中國快速增長的汽車智能市場擴展業務及運營的階段,公司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產生凈虧損。由于公司將繼續提升現有產品及服務、開發新產品、聘用合資格人才并尋求技術突破,公司預期將于不久將來繼續增加對經營活動的投資。
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博泰車聯網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79億元、2.77億元及2.35億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32.3%、22.8%及15.7%。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經建立一個由682名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占其員工總數的40.2%;目前的研發工作集中在智能座艙軟件及硬件方面的關鍵技術,以及云端服務解決方案。
“相信我們的研發投入已產生巨大的效益。”博泰車聯網指出,汽車行業的長規劃周期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發投資,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展望未來,雖然研發開支仍將是公司支持業務擴張的大部分運營成本,但其預計研發開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該公司認為,相信公司強大的客戶群、穩健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以及可靠的大規模生產能力為可持續的長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擬將此次港股IPO募資用于擴大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以及增強技術,進一步加強涵蓋軟件、硬件和云端服務的全棧內部能力;提高我們的制造、測試及驗證能力;擴大我們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以提高我們的品牌知名度;旨在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的戰略性收購;以及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2021年至2023年,博泰車聯網的年度總負債分別是11.68億元、14.7億元、19.82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錄得負債凈額1.06億元;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別錄得資產凈值8.17億元及5.99億元。

此外,博泰車聯網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別錄得經營現金流出凈額6.84億元、4.64億元及2.71億元。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以及2024年4月30日,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8801.8萬元、5.88億元、2.57億元及8.48億元。
博泰車聯網稱,相信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持續運營和戰略增長計劃。2024年3月,該公司與七家商業銀行簽署若干戰略合作協議,銀行同意在符合監管要求及該等銀行的慣例信貸政策的情況下向其提供總額為190億元的意向性貸款融資。
五大客戶中三名為其供貨商
值得一提的是,博泰車聯網近三成收益來自其最大客戶,且存在大客戶同時也是其供應商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各年來自五大客戶的總收入分別為7.47億元、10.19億元及9.66億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86.5%、83.6%及64.6%。同年,該公司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51億元、4.04億元及4.28億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29.1%、33.2%及28.6%。
博泰車聯網還披露,其供貨商主要包括SoC解決方案供貨商、智能座艙零部件供貨商和軟件提供商。該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各年向五大供貨商采購的總額分別為2.2億元、3.14億元及4.01億元,分別占公司采購總額的29.8%、32.1%及40.8%。同年,該公司向最大供貨商采購的金額分別為5430萬元、7990萬元及1.36億元,分別占采購總額的7.4%、8.2%及13.9%。
博泰車聯網坦言,公司的五大客戶中有三名亦為其供貨商,其中一名為2023年的五大供貨商之一。
據其招股書,客戶B是博泰車聯網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二大客戶,亦為該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供貨商。公司主要向客戶B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及智能網聯解決方案,而客戶B主要向其提供智能座艙使用的屏幕。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該公司向客戶B的銷售額分別為2.45億元、3.1億元及1.67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28.3%、25.5%及11.2%,而公司于2021年自客戶B的采購額為910萬元,占同年采購總額的1.2%。
客戶D是博泰車聯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四大客戶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五大客戶,于往績記錄期亦為公司的供貨商。該公司主要向客戶D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及智能網聯解決方案,而客戶D主要向我們提供物聯網(IoT)及軟件。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向客戶D的銷售額分別為9550萬元、8690萬元及1.02億元,占其總收入的11.1%、7.1%及6.8%,而該公司自客戶D的采購額分別為1430萬元、1480萬元及2630萬元,占公司采購總額的1.9%、1.5%及2.7%。
客戶F(供貨商B)是博泰車聯網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四大客戶,亦為該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二大供貨商。于2021年及2023年,該公司主要向客戶F(供貨商B)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而客戶F(供貨商B)于2021年向其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如主機硬件。于2021年及2023年,該公司向客戶F(供貨商B)的銷售額分別為2.9萬元及1.28億元, 其中2023年銷售額占其總收入的8.5%,而公司自客戶F(供貨商B)的采購額為4820萬元,占其2021年采購總額的6.5%。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汽車智能行業的領先企業在整個價值鏈中跨多個細分領域運營是常見的,價值鏈上下游企業作為供貨商和客戶進行交易是汽車智能行業的常態。
博泰車聯網稱,公司向重迭客戶及供貨商的銷售及采購條款磋商乃按個別項目基準進行,且采購并無相互關連或互為條件;“董事確認,我們向該等重迭客戶及供貨商作出的所有銷售及采購均經適當考慮并計及相關時間的現行買賣價格后訂立,并于日常業務過程中按正常商業條款及公平基準進行。”據其披露,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概無董事、彼等的緊密聯系人或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5%以上的任何股東于往績記錄期間于公司的任何重迭客戶及供貨商中擁有任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