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7月2日,廣東榕泰(600589.SH)股價繼續下探,截至收盤報3.18元/股。自6月14日“摘星脫帽”以來,該股股價累計跌去21%。
這家因重整成功被從退市邊緣拉回的上市公司,能夠如投資者期盼般重獲新生嗎?
廣東榕泰在今年3月份交出的凈資產轉正、審計意見為標準無保留的2023年年報后,公司股票于6月14日成功“摘星脫帽”。
回顧之前,廣東榕泰股票被“戴帽”已有3年之久。2021年5月,公司因2020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股票被實施“ST”;之后2年,公司因2021年度內部控制繼續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公司被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占用資金3.28億元,以及2022年度負債逾期導致“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近三年凈利潤為負且近一年年報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ST”。
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則發生在2023年4月,原因為公司2022年末經審計的歸母凈資產為負值。
為何廣東榕泰“摘星脫帽”后,這半個月來股價不漲反跌?
原因或在于公司基本面。
界面新聞注意到,廣東榕泰主營業務凈利潤扣非后仍然虧損。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0.8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2.20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未彌補虧損達25.65億元,超過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
而這份扭虧的2023年年報還受到了監管的問詢。
廣東榕泰在3月18日晚披露了年報后,3月22日便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2023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問詢函》中,上交所共提出了包括關于重整收益及持續經營能力、訴訟及資產受限、業務及毛利率、前五名客戶和供應商、商譽減值等在內的6大問題。而直至6月5日,公司才對這些問題全部回復完畢。
廣東榕泰去年凈利潤能夠扭虧,主要得益于重整收益。年報顯示,2023年12月底,公司破產重整執行完畢,債務重組收益確認金額為2.98億元。根據相關公告,公司轉增7.74億股,其中0.65億股抵償債務,7.09億股由重整投資人受讓,重整投資人受讓轉增股份支付的現金為10.82億元,轉增股份所解決的債務金額為7.01億元。
對于上述情況,上交所要求廣東榕泰補充披露:本期確認債務重組收益的計算過程及依據;梳理主要債權人名稱、債權類型、金額、訴訟情況、解決方式及清償進展;公司對暫緩確認債權及尚待現金清償債權進行償付的具體安排;結合對前述債務的清償情況、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等,說明公司前期涉及的債務風險是否已徹底解決,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根據廣東榕泰的回復,截至年報披露日,在債權申報期內申報的債權被列為暫緩確認債權的,共20家,暫緩確認債權金額合計4.29億元;債權申報期滿后申報的債權,共96家,申報金額合計5061.0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廣東榕泰最新發布的股價波動風險提示公告,截至2024年6月8日,公司仍有受限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合計約3.17億元,主要系公司向金融機構借款抵押以及因負債逾期引發的訴訟導致公司部分資產被司法查封。
主營業務方面,廣東榕泰毛利率波動較大。公司主要采用租賃機房為客戶提供互聯網綜合服務,近三年IDC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7.1%、12.24%、3.58%。公司解釋稱,毛利率變動主要受機柜租賃服務、網絡傳輸及增值服務毛利率變動影響。但結合同行來看,公司毛利率變動明顯異常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廣東榕泰業績便大幅滑坡,年營收從17億元降至2023年的3.67億元;凈利潤2018年尚有1.54億元,此后2019年至2022年4年累計虧損32.17億元。2019年至2023年的5的時間,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累計虧損32.6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報被問詢后,廣東榕泰及時任董事長張微、時任董事會秘書周純予便因“2023年年度報告關于‘極具優勢’的表述不準確”,于6月17日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此時公司“摘帽”還不到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