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pMarketing
前陣子,囿于同行競爭的lululemon突然有了新動作。品牌官宣擁有導演、喜劇演員雙重身份的賈玲成為品牌大使,讓不少熟悉lululemon的人感到驚奇。
lululemon官宣賈玲為品牌大使
從網友評論來看,lululemon與賈玲合作的舉動收到的消費者反饋褒貶不一。有人贊美品牌看到了女性力量,也有人抨擊新的品牌大使與品牌調性不符。
品牌官宣后所收評論節選
眾多討論聲的背后,是lululemon調整品牌印象的企圖為大眾所察。那么我們必須要問,這一措施能幫助品牌與同類型品牌形成差異化、在運動服裝同質化的圍城中突圍嗎?
為什么選擇賈玲?
先來看lululemon發布的官宣短片《遇見 賈玲》。
這則紀錄片式的短片的重點有兩點。
一是通過賈玲減重塑性后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的展現,以及lululemon門店大使的評價,突出賈玲在運動中的獲得感和其對運動的主動性,強調賈玲與運動品牌的適配性。
二是以品牌大使對運動的主動性突出運動的樂趣,由此引入到lululemon2024夏日樂挑戰活動中,強調品牌社區活動體驗豐富的同時,向受眾發起活動號召。
那么,lululemon為什么會選擇賈玲作為品牌大使和夏日樂挑戰的發起人呢?
從專業適配度上看,賈玲從肥胖體型脫胎換骨至肌肉感滿滿的狀態,必然經過了十分專業化的訓練過程。正如賈玲自己闡述的“四個月都是和健身教練一起(鍛煉)”,其運動經驗可謂是非常符合運動健身服裝的功能。
當然,不看好lululemon與賈玲合作的消費者也因為這一點而抵制,部分消費者認為賈玲的標簽是“減肥”,與品牌的“快樂”標簽無關。但其實東亞地區盛行的“白幼瘦”審美和健身擺拍之流,或許正是lululemon身為專業運動品牌試圖擺脫的環境。
相比之下,賈玲扎扎實實的運動歷程,正是lululemon想要強化的品牌調性——回歸運動本質,在運動中尋找快樂。
而在精神力量上,一年內減重100斤的毅力非常人可比,對健身人群而言是一種激勵。作為品牌,也會希望這種優秀的精神力量能夠鼓勵更多人投身于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獲客。
在個人形象上,從家喻戶曉、觀眾緣極好的喜劇演員,到憑借88億票房成為全球女性導演票房第二名,其事業上的騰飛,也將“成功”這個標簽打在身上,能夠為品牌帶來一次小小的升格。
綜合來看,賈玲成為lululemon新一任品牌大使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早在《熱辣滾燙》的宣發活動和視頻中,賈玲就蹭穿著lululemon全套裝備現身。在電影紀錄片《我只活一次》中,更是有不少穿著lululemon服裝鍛煉的鏡頭。此前,在奢侈品行業賈玲也成為了prada代言人。高端、專業,正是這些品牌與賈玲共同的形象標簽,也符合作為品牌受眾的中產人群。
賈玲身著lululemon宣傳電影
lululemon選擇賈玲,既看重其在運動上的專業度,又考慮了身份標簽帶來的品牌價值。當代言人、品牌大使這種軟性宣傳能夠為lululemon帶來良性的品牌聯想,品牌何樂而不為呢?
從明星合作看到lululemon的困境
今年3月,lululemon公布了2023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3全年凈營收同比增長19%至96億美元,相比2021財年一季度88.12%、2022財年一季度31.55%、2023財年一季度24.01%的凈營收增幅相比,明顯放緩。
對此,lululemon首席財務官Meghan Frank表示:“2023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業績表現,充分展現了我們全渠道運營模式、品牌差異化定位的實力和韌性……我們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對未來我們充滿期待。”
然而,回顧品牌近兩年的發展歷程,會發現目前的lululemon正陷于一場難以脫身的泥沼。
2022年市值趕超adidas成為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2023年市值穩定在600億以上,已然是行業領頭羊之一。在2023年業績公布后,lululemon的股價卻一度下跌,今年以來已跌去近40%。
產品線方面,lululemon也面臨著多方品牌帶來的挑戰。根據其發布的財報顯示,北美市場動力不足,中國市場儼然成為了新的希望。但今年迪卡儂等品牌推出了類似新款搶奪中國市場,大受名流歡迎的Alo Yoga也以更高的價格和相似的傳播思路搶奪北美市場,lululemon的狀態可謂腹背受敵。
迪卡儂款式類似lululemon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lululemon也在不斷走出瑜伽褲“舒適圈”,進軍戶外運動領域。目前其產品內除了瑜伽褲依然保持較高的價格,其余服飾價格與Nike等運動品牌并無太大差別。
與競爭品牌對比,從未請過代言人的迪卡儂以低價打入下沉市場,Alo Yoga則邀請韓國女團成員金智秀擔當代言人,意圖將名流之選和年輕化標簽打在身上,也印證著不同市場需求下品牌選擇不同代言人的邏輯。
而同樣以中產為目標人群的始祖鳥、薩羅蒙等品牌,則是分別邀請了國際超模劉雯、國內演員孫陽以代言人、品牌好友的身份展開合作,意圖在戶外運動領域鞏固高端形象。
lululemon的特色一直是社群營銷,此前啟用的盧靖姍、王紫璇等明星代言人雖也是運動經驗豐富的演員,但相比之下受眾更少。而lululemon本次邀請賈玲,也有受眾群體固化、亟待吸收新鮮血液的原因,品牌需要一個可以輻射到更多中國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的品牌大使。
爆火之路能復刻嗎?
綜上,賈玲或許無法幫助困境中的lululemon重新上岸,但對品牌形象的構建無疑是全新的。這次品牌大使的討論度也為其帶去了不小的熱度,以更加專業化的運動態度,增強與消費者的精神共鳴。
不過從代言人的選擇上來看,lululemon過去的口味似乎更加小眾和意想不到,那么其營銷和經營方式又有沒有其他品牌無法模仿和超越的呢?
第一,前文提到,lululemon早年憑借社群健身活動獨樹一幟。Chip Wlison在《lululemon方法:創始人親述》中表示,由于負擔不起大牌運動員的代言費,品牌決定不以明星代言人為噱頭,而是選擇各行各業的運動愛好者素人擔當品牌大使,拉近與大眾的距離。素人品牌大使加入門店,與客群一同運動,正是品牌的策略之一。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lululemon也不再單一依賴一線城市門店,而是加速深入二三線城市,還入局電商帶貨,提升小城市的購買力。
第二,lululemon過去在消費者選擇上聚焦于女性群體和瑜伽服裝,如今瑜伽服在中國市場被更多消費者認識,VFU、暴走的蘿莉等品牌也來瓜分蛋糕,給lululemon造成了很大壓力。
從2022年開始,lululemon加入運動男裝戰局,2023年男裝系列凈收入同比增長15%。但從這幾年品牌的動作來看,撕掉“瑜伽”和“女性”兩大標簽,也意味著特色不再突出。
社群可以復刻,產品可以模仿,對手眾多的現狀下lululemon若想翻身,還需要發掘新的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