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謝小丹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國內原奶行業階段性過剩已開始影響新西蘭乳制品行業。
近日,恒天然大洋洲董事總經理René Dedoncker日前在當地一個早餐會上表示,本產奶季牛奶價格的下跌對于絕大多數供應商來說并不意外,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是中國國內牛奶供應的不斷增長,中國牛奶產量增長了80億升,這減少了中國的進口需求。
根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報告顯示,2024年1-5月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109.46萬噸,同比減少15%,進口額45.05億美元,同比下降24.6%,進口乳制品折合生鮮乳為674萬噸,同比減少16%。其中,大包粉進口33.3萬噸,同比-17.8%,進口額11.52億元,同比-26.9%,均價3458美元/噸,同比-11%。
從進口來源地來看,今年前5個月,83.6%的進口大包粉就來自新西蘭。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也對界面新聞介紹,新西蘭國內90%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其中一半就出口到中國。
除進口量減少外,進口價格也大幅降低。上述報告顯示,2024年1-5月中國共進口大包粉平均價格為3458美元/噸,同比下降11%。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每月進口大包粉的平均價格緩慢上漲,2024年1月大包粉進口平均價格為3217美元/噸,到了2024年5月,平均價格為上漲至3921美元/噸。
所謂的大包粉也就是全脂奶粉,是鮮奶噴粉制成的工業奶粉,主要用于乳品和食品企業進行再加工或生產使用。
此前,相比于國產大包粉,進口大包粉價格更為低廉,由于二者的價格差,國內部分乳企和食品企業放棄使用國內原奶,轉而使用更便宜的進口大包粉。但由于國內原奶階段性過剩,國內乳企不得不選擇噴粉儲存。
隨著進口大包粉價格上漲及國內生鮮乳價格持續下跌,二者的價差已慢慢縮小。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西蘭原料奶粉進口完稅價折人民幣每噸25544元,比國內原料奶粉價格每噸低3778元。到了4月,新西蘭原料奶粉進口完稅價折人民幣每噸26722元,比國內原料奶粉價格每噸低1304元。
于是國內生產企業也開始改用國產大包粉。
標普全球評級企業評級副董事章馥如對界面新聞表示,奶價低迷,大乳企可以調整國內、國外奶源的使用比例,而且更傾向使用自有奶源。但乳企轉向國內奶源也不會完全取代進口,畢竟大包粉價格還是比國產奶源低,而且兩者用途不完全相同。
實際上,由于原奶階段性過剩持續時間的拉長,國產大包粉庫存居高不下,與進口大包粉價格已出現逆轉。
宋亮對界面新聞表示,假如按照官方收奶價格計算,國產大包粉還是比新西蘭進口大包粉更貴。但按照實際市場價格來計算,國產大包粉已經比進口大包粉要便宜了。
“大包粉價格還跟生產日期有關,如果是去年這個時候噴的粉,這個粉就一定很便宜。”宋亮說。
章馥如也對界面新聞表示,國內企業轉向使用國產大包粉無法緩解國內原奶過剩的現狀。雖然進口減少但也不能完全消化國內過剩的原奶,原奶過剩主要原因還是國內消費需求疲軟,疊加供給量過多造成,有賴國內供需結構轉變解決。
于是為消化國內過剩庫存,乳企也開始轉向出口大包粉。
前述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報告顯示,2024年1-5月我國共計出口各類乳制品2.5萬噸,出口額1億美元,其中,出口干乳制品9678.89噸,同比增加13.7%,出口額0.82億美元,要的三大類產品包括,大包粉4600.9噸,占47.5%,嬰配粉2685.44噸,占27.7%,奶油類954.26噸,占9.9%。
“目前大包粉最遠都出口到了阿根廷。對于國際市場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攪動。本身國際大包粉的價格就很便宜,中國大包粉供應量的增長也進一步拉低了國際大包粉的期貨和現貨價格。對于新西蘭而言,中國市場需求量的減少也使得新西蘭國內生鮮乳價格持續下行,奶牛進一步淘汰。”宋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