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餐考君
歐洲杯足球賽的開幕又欣起了一股小龍蝦熱,很多燒烤店與商超的小龍蝦銷量不斷上漲。近期,南京一家麥德龍商超小龍蝦一周銷量更是增長了20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將“宵夜頂流”小龍蝦當作地方核心產業。為吸引游客,紛紛操辦起了龍蝦節,包括山東武城,江西永修、山東魚臺、安徽蚌埠,江蘇盱眙、湖北潛江、安徽合肥、江西瑞昌等。
在地方政府的助推之下,小龍蝦經濟發展也因此不斷攀高。根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小龍蝦產量超289萬噸,總產值4580億元,其中有養殖產量報告的省份24個。湖北是唯一一個超過100萬噸產量的省份,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且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
從縣域城市來看,產量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湖北監利、湖北洪湖、江蘇盱眙、湖北潛江、湖南南縣,小龍蝦產量均超過了10萬噸。
隨著小龍蝦經濟的崛起,很多小龍蝦原產地,比如湖北潛江、湖北監利、江蘇盱眙、湖南南縣,為了塑造區域品牌,紛紛豎起了“小龍蝦之鄉”的大旗,上演了一場“小龍蝦之鄉”的爭奪戰。
那么,究竟誰才是名副其實的小龍蝦之鄉呢?
“潛江龍蝦”已成為區域公用品牌
說起小龍蝦之鄉,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湖北潛江,還有潛江的油燜大蝦。
如果打開潛江市政府的官方網站,就會發現赫然寫著小龍蝦之鄉,如果走進潛江,也會發現很多“中國小龍蝦之鄉”的廣告牌子。
根據官方統計,從2021年到2023年,潛江小龍蝦養殖總產量分別為15.7萬噸、16.7萬噸、16.6萬噸,總產值分別為48億元、62億元、80億元。
相比于潛江小龍蝦的產量,其交易量更為突出。據統計,每年從潛江賣出的小龍蝦約40萬噸,占全國小龍蝦交易量的37%。據了解,其中售賣的很多小龍蝦,并非源于本地,而是來自監利與洪湖等地。
為了發展小龍蝦經濟,潛江舉政府之力推廣龍蝦品牌。5月份,第十五屆湖北潛江龍蝦節盛大舉行,潛江龍蝦美食周,萬人龍蝦宴,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
從200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潛江龍蝦節,讓潛江龍蝦美食享譽五湖四海,如今龍蝦節已舉辦到第15屆。潛江,也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小龍蝦美食地標城市”。
為了進行產業聚集,潛江打造了中國潛江生態龍蝦城、五七龍蝦城、中國蝦谷等市場。其中,中國潛江生態龍蝦城是以龍蝦為主題的吃喝玩樂購一站式綜合體??偼顿Y15億元,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
五七龍蝦城有商鋪100余間,其中有小李子、大劉、老爽、老三等油燜大蝦品牌。是集特色餐飲、文化展示、網紅打卡、電商孵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街區。
中國蝦谷是潛江小龍蝦交易中心,有660余家小龍蝦檔口,日銷售量在2000噸左右。據稱,今年“五一”前達到高峰,日銷售量高約2300噸。
目前,潛江小龍蝦產品出口到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2021年出口額達1.6億元,2022年為1.1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淡水小龍蝦出口基地,有“世界龍蝦看中國,中國龍蝦看潛江”之美譽。
潛江市小龍蝦經過2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集選育繁育、生態種養、加工出口、餐飲美食、精深加工、電子商務等于一體的全民產業鏈模式,總產值已超過750億元,僅僅是小龍蝦投喂品,市場份額也占到全國的30%。
為了發展龍蝦經濟,潛江還成立了湖北省潛江龍蝦職業學院,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一所龍蝦職業學院,培養專業化人才。
除了潛江自身,湖北省更是舉全省之力打造潛江小龍蝦品牌。2023年,湖北省出臺“蝦十條”,要求共打一張牌,監利、洪湖、公安、沙洋、潛江5個小龍蝦主產區簽訂協議,共同打造“潛江龍蝦”品牌,讓潛江小龍蝦沖刺千億產業。
如今,“潛江龍蝦”已經成為區域公用品牌,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還被納入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3年,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50.8億。
監利小龍蝦產量位居全國之首
當聽到別人說潛江是小龍蝦之鄉時,監利可能第一個表示不服,因為湖北是全國小龍蝦產量最大的省,監利則是全國小龍蝦產量最大的縣,有“中國小龍蝦第一縣”之稱,民間亦稱其為“小龍蝦之鄉”。
2023年,荊州小龍蝦產量高達52萬噸,相當于中國人每吃5只小龍蝦,就有1只產自荊州。據了解,海底撈每年賣出的一億只小龍蝦也來自荊州。
作為湖北荊州下轄的一個縣級市,2023年,監利小龍蝦產量17萬噸,連續12年居全國縣市區第一。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地的夜市餐桌上,每10只小龍蝦就有1只來自監利。而且,監利小龍蝦還遠銷俄羅斯、歐美市場。此前,監利縣縣長就曾為小龍蝦代言,并且喊出口號:“買只龍蝦到哪里,量大從優在監利”。
監利小龍蝦的產量位居全國之首,但是發力打造龍蝦產業經濟卻起步較晚。
2017年,監利才開始舉辦首屆小龍蝦節,如今舉辦到第五屆。去年監利龍蝦節,現場舉辦了千人龍蝦宴,其中一號蝦鋪現場烹制2080斤小龍蝦,免費送出3200多份,引起媒體的關注。
2019年,監利才建立中國蝦倉——監利小龍蝦交易中心,作為荊州地區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目前有57家商戶,高峰時期每天銷售500噸。
目前,湖北“監利龍蝦”入選了我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品牌價值達286億。不過總體來看,監利小龍蝦雖產量巨大,但似乎還停留在養殖、餐飲與批發為主,沒有形成產業鏈的優勢。
盱眙龍蝦向千億產業邁進
江蘇盱眙因為十三香小龍蝦而聲名鵲起,當別人稱它為“小龍蝦之鄉”時,盱眙更是稱自己為“中國小龍蝦之都”,硬是抬高了一個檔次。
無論是龍蝦養殖、龍蝦交易、龍蝦加工、龍蝦餐飲,還是龍蝦節慶、龍蝦文化,盱眙龍蝦的發展都較為成熟。
如果走進盱眙,盱眙龍蝦博物館、龍蝦大廈以及盱眙龍蝦創業學院,大大小小的龍蝦餐館,讓人目不暇接。
盱眙小龍蝦產量略低于潛江,卻也在逐漸提高,2020年為8萬噸,2021年為12萬噸,2022年達12.3萬噸,其交易量也超過了產量,2020年為12萬噸,2021年為15萬噸,2022年交易量為17萬噸。
近期,第二十四屆盱眙國際龍蝦節開幕。盱眙龍蝦節是全國影響力最大的龍蝦節,已經成功舉辦了23屆。早在2000年,盱眙試水舉辦“龍年龍蝦節”,短短兩天時間,吸引到來自上海、南京等周邊城市的三萬多名游客到盱眙嘗鮮,賣出近百噸十三香小龍蝦。
2001年,盱眙縣正式開辦首屆中國龍蝦節。從2022年開始,盱眙龍蝦節主動走出縣城,除了在盱眙舉辦之外,同時在上海和南京異地舉辦。此后進入到金華、寧波、北京、深圳等諸多城市。
2008年,第八屆盱眙龍蝦節舉辦之際,盱眙縣將中國龍蝦節升級為國際龍蝦節,除了在國內各地舉辦,還同時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等地舉辦,產生了國際影響力。
盱眙龍蝦的出海之路也是步步向前。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出口到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等國家。2022年8月,一批11噸重的熟制速凍小龍蝦被運往海外,再次實現盱眙龍蝦大規模出口。
盱眙將小龍蝦當作一個地域品牌來運作,還曾試圖整合龍蝦資源,組建公司尋求上市,并且成立了上市辦公室,尋求上市輔導機構,曾一度沖擊納斯達克。
如今盱眙龍蝦又開啟了二次創業。2023年,盱眙龍蝦在南京開設首家直營店,打通產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推廣盱眙龍蝦的品牌IP。盱眙縣表示,未來還將持續推進“千城萬店”工程,通過開設一批盱眙龍蝦旗艦店、直銷店、加盟店、品牌店,不斷擴大盱眙龍蝦的市場覆蓋面。
另一方面,盱眙龍蝦與阿里巴巴、諾亞方舟、叮咚買菜等頭部企業深度合作,運營全球龍蝦交易中心,以圖“買全國、賣全國”。
為了給小龍蝦的發展提供動力,盱眙一直在推動和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的合作,開展苗種的研發與試驗,目前已培育出個大肉肥的新品種“盱眙紅1號”,“盱眙紅2號”也在試驗之中。
此外,盱眙還從法律上來保障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比如在龍蝦節期間,對于微交通違法行為,以糾正為主、處罰為輔,全面展開“柔性”執法。為保障市民和游客的飲食安全,盱眙縣市場監管局開展小龍蝦市場專項檢查,切實維護盱眙龍蝦的良好口碑、品牌形象。
2023年,“盱眙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53億元。隨著二次創業的開啟,盱眙龍蝦也在向千億產業目標邁進。
南縣通過小龍蝦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南縣是湖南益陽市的一個縣城,當別人稱“小龍蝦之鄉”或者“小龍蝦之都”時,南縣則舉起了“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的旗幟。
因為將龍蝦與稻米結合,在水稻田套養小龍蝦,因此南縣以“南縣蝦稻米”與“南縣小龍蝦”并稱。
南縣小龍蝦年產量與盱眙相當,連續多年超過10萬噸。其中,2020年為10萬噸,2021年為11.1萬噸,2022年為11.27萬噸。預計到2025年,全縣小龍蝦產量達到15萬噸。
目前,南縣擁有國家級加工龍頭企業1家、養殖專業合作社100多家、小龍蝦衍生餐飲店過400家,研發了30多種以小龍蝦為主料的新菜品。據了解,目前南縣小龍蝦日均銷售量186萬斤。
作為南縣的龍頭企業,南縣順祥食品小龍蝦預制菜已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出口額超過3300萬元,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10%以上。
不過,在小龍蝦品牌打造上,南縣的行動似乎有些姍姍來遲。5月18日,第二屆湖南南縣小龍蝦節開幕,南縣稻蝦產業IP形象,滿載萬斤“南縣小龍蝦”的10輛物流車,從南縣駛向湖南省會長沙,宴請消費者。據了解,南縣龍蝦節在2023年才開始舉辦第一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縣在發展小龍蝦經濟時,又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通過小龍蝦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比如通過小龍蝦生產蝦青素、甲殼素、蝦蛋白粉等衍生產品。其中,貝貝昇生物科技等部分企業均以小龍蝦蝦殼為原材料,生產小龍蝦衍生健康產品。
“南縣小龍蝦”也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為124.5億元,次于監利龍蝦、潛江龍蝦、盱眙龍蝦。
除了潛江、監利、盱眙、南縣,湖北洪湖被稱為“中國小龍蝦第一名城”,江西永修被稱為“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安徽蚌埠也稱“小龍蝦之鄉”。
在餐考君看來,究竟誰稱“小龍蝦之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把小龍蝦的產業做強做大,獲得消費者與市場的認可。
編輯 · 陳塵 排版 · 鷓鴣
主編 · 涂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