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藝
6月28日,“服飾茅”比音勒芬(002832.SZ)2023年股東大會在公司總部召開。
為什么要蓋總部大廈,十年10倍的目標如何實現,收購而來的兩大國際品牌未來如何運營,今年的高分紅會否持續……比音勒芬董事長謝秉政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問題一:為何23億建總部基地?
自6月5日比音勒芬披露要23億元在廣州建總部基地以來,公司股價已累積下跌超過20%。其總市值從176億元跌至138億元,縮水38億元,跌去了不止一個總部基地的投資金額。
因此,建總部基地也是股東大會上投資者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輕資產模式的企業為何花大價錢去建總部大廈,對此,謝秉政回應稱,公司基于長期的發展,做百年企業,才要建總部基地。
“公司現在的辦公樓是2008年買的地,到2020年1月份才搬進來,花了十幾年把這個樓蓋起來。搬過來才4年,感覺到這棟樓不夠用了。服裝品牌越來越多,要配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未來各品牌不可能四處辦公,所以要提前去規劃。” 謝秉政表示,新的總部基地也不會一年兩年快速蓋好,他稱,雖然說公司賬上有錢,但公司會非常謹慎,不會融資蓋樓,會根據自身的發展和自己的實力來決定蓋樓的進程。“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一輩子不向銀行貸款”。
公告也顯示,建總部的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自籌資金。
比音勒芬并不差錢。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約34億元。公司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均為零。
同時,公司現金流充沛,去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96億元,今年一季度為5.44億元。
若分期至8至10年投入,平攤至每年投入2.30億元至2.88億元之間,對比音勒芬來說資金壓力并不算太大。
“公司不會亂花錢的,未來的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很多紅利期都過去了,這個時候亂花錢那就麻煩了。”謝秉政強調。
2023年比音勒芬大幅提高分紅率,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截至去年末,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潤依然高達33.15億元。
今年的高分紅會持續嗎?對此,謝秉政稱,分紅每年不是固定的。
問題二:十年10倍增長如何實現?
一年前,謝秉政發布集團未來十年戰略方案,表示“集團未來十年營收以10倍增長為目標,營收總規模超300億,并瞄準500億進軍”。
一年過去了,十年10倍目標的實現是否有難度?
“十年10倍的增長,說實在話難度是很大的。”謝秉政表示,時尚行業本來就是競爭很激烈的,尤其是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之下,壓力更大,“但我還是相信事在人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個時候就是洗牌的時候,你反而能夠走出來”。
謝秉政還稱,高端服裝的市場是很大的,奢侈品市場更大。任何時候都會有一部分高端人群,按照他們的收入,在服裝上的消費占比并不多。“我們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老客戶,跟了十幾年過來。”
“因此,經濟下行對公司業務會有影響,但影響不是特別大。”謝秉政表示,所以給自己定了一個300億元的發展目標,分配到幾個品牌,但是最終能不能實現,還是要靠公司全體員工的力量。
比音勒芬董秘陳陽還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近期又跑出一個新的品類——鞋類,鞋類最近的增速較快,營收占比在提升。

問題三:兩大國際品牌如何規劃?
2023年,比音勒芬從如意集團(002193.SZ)手中收購兩大高端男裝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的全球商標所有權。如今整合進展如何?
據謝秉政介紹,買下這兩個品牌后,其在國內的店鋪一家都不要,重新梳理品牌定位,風格定位,包括年齡段的定位都會發生改變。“前期梳理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后面犯錯的幾率會少一點。”
關于定位,謝秉政稱,首先,特別重奢的不會去做。
其次,會因地制宜,根據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的年齡段去定義,主要還是要針對年輕消費者來定位的。要擁抱年輕。
陳陽對界面新聞透露,今年下半年Kent&Curwen品牌新品將亮相,之后這個品牌將率先開店,第一批規劃十家左右,均位于國內。
謝秉政表示,收購兩個奢侈品牌的目的,是想把集團做大做強。“本土品牌會受一些國際購物中心的排斥,而且一個公司靠一個品牌打天下是打不下來的,單兵作戰很危險,所以必須要有一兩個國際化的奢侈品品牌加持,提高集團的競爭力,可以戰略上進行品牌的定位。”
謝秉政稱,以很久之前,便對這兩個品牌的印象深刻,這兩個品牌擁有一定的基礎受眾。“這兩個品牌別人做不起來,不代表我們也做不起來。”
謝秉政還透露,除了這兩個牌子,以后也有可能再去并購,或者是代理品牌。其目的在于加強集團服裝板塊的力量,形成集團化的競爭。品牌之間形成互補。“品牌多了,上下游的供應鏈系統都打通了,形成閉環。”
“我這輩子別的任何行業都不做,認認真真地做服裝,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謝秉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