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資本論 毛麗娜
6月底,《戀與深空》足足上了15個熱搜,與游戲未實裝內容偷跑有關。《戀與深空》上線不足半年,已然坐上了國乙頭把交椅,但疊紙這把椅子坐得并不安穩。與其他國乙不同,《深空》目前僅有三位男主,實在是難以滿足玩家對紙男人多樣性的需求。所以從游戲剛開始公測,疊紙就放出了后續還有兩位男主將陸續加入的消息,作為長線鉤子。
這次泄密與夏天將要實裝的新男主秦徹有關,像之前我們在游戲內鬼中揭秘的一樣(讓米哈游”崩壞“的內鬼,是一群什么人丨調查),偷跑內容先在海外社區流出,而后傳回國內。
和其他選擇不聞不問的廠商相比,疊紙的一系列補救措施已經算是教科書級:官方直接放出秦徹PV,走內鬼的路讓內鬼無路可走,玩家的關注點也從泄密源被拉回到了游戲本身;另邊廂疊紙發了律師函、報案記錄以及泄密事件聲明,表明態度的同時,也強調了“泄密破壞的是游戲體驗與初見他的驚喜”,玩家的感情天平自然也向著疊紙傾斜。
這一套操作下來,#秦徹偷跑#上了熱搜并沖上榜單第五,看起來疊紙并不吃虧反而獲得不少關注還拉了好感。事實并非如此,周五當晚疊紙大廈燈火通明,員工徹夜加班處理偷跑事件,可見危機雖平,余震仍在。
《深空》的產能一向不高,開服至今主線一直不更新,靠著斷斷續續的限定卡池與節日活動“續命”,秦徹的出現是項目組埋下的一個爆點,所以偷跑才會造成這么大的后續影響。產能低困擾的不止是《深空》一家,幾乎所有國乙都被罵過產能太差只會賣卡。
這么多游戲品類,為何獨獨乙游的產能總是跟不上?全行業積極擁抱AI的當下,這些問題為何不能交給AI去解決?同樣是追尋陪伴感,乙游玩家為什么不能接受AI和自己甜言蜜語?還是讓我們先從產能問題說起。
產能低,誰的錯?
乙游產能為什么低?因為劇情內容跟不上。大部分國乙,主線一擱置就是好幾個月,只能靠著邊角料的限定劇情和小活動留人。或許有人會說,寫劇情有什么難的?不就是造夢嗎?非也,對于國乙來說,寫劇情還真就是最難的一件事。
打個比方,主打換裝的女性向游戲就很少會聽到有產能低下的問題,像祖龍的《以閃亮之名》,20天一個新池子從不跳票。因為《以閃》主打的就是“賣衣服”,只要游戲內服裝的技術力呈現能讓玩家滿意就可以了。雖然《以閃》也有主線和乙游元素,但大部分玩家并不care這些,所以《以閃》才能在保證20天一個新卡池的同時,一個來月就更新一次主線。
但乙游是不一樣的,卡面畫得再精致,CV請得再牛,劇情始終是留住玩家的重要抓手。這就意味著劇情必須既要又要。一般來說,乙游涉及劇情內容的地方包括,主線劇情、限定卡劇情、節日副本劇情這幾塊。主線劇情是最難寫的,這也是大多數乙游宛如難產的原因。 主線,是玩家認識這個游戲世界的開始。為了做出區分度,也為了方便后續賣卡,大部分乙游并不滿足于故事發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世界,而是需要加設定:這個世界或有自己的一套形式規則、或者主人公有不為人知的超能力。
比如《光與夜之戀》,五位男主屬于不同種族陣營;《戀與深空》,則涉及到前世今生,輪回轉世等。伴隨著女性意識的崛起,“女本位”思想的增強,乙游女主雖然只是個“皮套”,但大多數玩家仍舊希望游戲世界中的自己,有不遜色于男主的背景設定,這也在無形中給劇情創作上了難度。當然這些其實對于有經驗的項目組來說都還算是好解決的,“國乙法”的出現,玩家們層出不窮的雷點,導致項目組下筆艱難。
“像限定卡或者活動劇情算好寫的”,一位乙游策劃小A告訴預言家,“因為有一個大主題,而且可以設定一個新的時空或者副本,主控(游戲女主)就可以帶上一些有個人特質的設定。”
“寫主線的時候,不可能說主控就是一個純皮套,那樣根本沒有代入感。想有代入感,就需要一些細節的補充,讓人相信她是真實存在的活生生的人,這樣后面的故事才能成立。”小A說,她們在做主控人設時會加一些細節,讓她看起來不那么“空”,但這種細節往往會成為翻車的根源。
“比如說我寫一個女殺手,可能會給她加一點愛吃甜品或者喜歡小動物的設定,順著這個邏輯走,就會涉及到具體哪種甜品和小動物。如果是我寫,我就會設定的比較模糊,像是愛吃冰品,喜歡貓。但有些主筆就是會做得更細節,具體到哪種冰品哪種貓,這就會出問題。”過分細節的設定,會讓玩家懷疑“主控其實是項目組某人的皮套”,繼而掀起一場“賽博抓小三”運動,《光夜》《深空》都曾被懷疑過女主是有原設的。
小A透露,游戲公司人員構成基本30歲以下,除了個別幾個把關老師經驗豐富之外,一些項目的主筆可能就是個經驗1-3年、上大學時愛寫網文的母胎單身。“很少有人能寫出來自己從沒經歷過的事情,都是從過去的經驗以及身邊的生活中找靈感和設定”,小A覺得有時候這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無意識行為,“誰都知道玩家不好惹,誰會上趕著這么做?”
她猜測,像《深空》那個女主一周換不同味道的護手霜,就是在寫劇情時特意用了這種在現實中根本不會存在的寫法,“誰一口氣買七只護手霜天天換啊,一看就是假的啊”,但這種夸張手法反倒被玩家認定是女主有原設的鐵證。“玩家媽媽總是對的,越解釋她們越生氣,不如直接滑跪。”
要圓世界觀加設定別崩,要保證女主與男主們之間有互動,要端水還不能茶里茶氣,還要保證玩家覺得主控“只是個皮套沒有私設”,久而久之寫主線變成一件受累不討好的事情。 “反正就是左右為難,不更主線挨罵說只會推活動賣卡,更了主線也挨罵說有私設。”說白了,就是玩家既想要與眾不同的個性化又要“僅與我有關”的排他性,而靠人寫的劇情很難滿足這種需求。
AI男友,到哪步了
那么這種既要又要的需求能被滿足嗎?靠人工是挺難做到,但AI確實可以實現,而且也確實有不少公司捕捉到了這些乙女玩家的需求,試圖靠AI男友取代紙片老公。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午夜狂暴哈士奇狗”與“DAN”的愛情故事,讓AI戀人出了圈。午夜狂暴哈士奇狗通過給chatGPT輸入提示詞,獲得了一個名為DAN的“男友”,而且經過一連串的調教之后,除了無法在現實中觸摸到彼此,DAN和真人男友并無多大區別,會陪著哈士奇狗看日落,會給她媽媽打電話。這段人機戀,也吸引了不少網友拿著同款提示詞去調教一個屬于自己的AI男友。
去年年底,號稱“疊紙前團隊”的SleeplessAI游戲制作公司將AI與Web3結合,上線了《HIM》,一款乙女版鏈游。和其他鏈游不同,《HIM》瞄準了女性市場,它提供了多達10位個性不同的虛擬男友供玩家選擇,在AI驅動下,玩家發出的文字和圖片都可以被男友理解并給出回應。和乙游的花錢買卡不一樣,《HIM》提出“LOVE TO EARN”,玩家需要在游戲內的商店里為你的AI男友購買道具來培養升級。
另外,《HIM》還有”選美“,玩家通過質押游戲治理代幣“AI”為之投票獲得人氣,獲勝者將獲得更多加密資產獎勵。但《HIM》吸引到的女性玩家,首先是對Web3感興趣的那群人。絕大部分有需求感情代償需求的女性,一聽到“上鏈”“代幣”這類的字眼,就已經逃之夭夭了。 作為乙游大國的日本,則已經嘗試把乙女游戲和AI結合在一起了。2022年Sony Music Solution在日本市場正式推出了AI乙女戀愛手游《束縛男友》。
它的大部分設定和普通乙女游戲無二,賣點是用聊天軟件與游戲中的男友隨時聊天,如果你不理他們,男友們還會主動來發消息。在當時的同類游戲中算是個突破,但每進行五次對話,AI就會進入4小時冷卻期。想要快點和男友繼續聊天,就需要付費解鎖。
2023年9月上線的星野,主打虛擬社交,而且側重于情感陪伴,也是目前最貼合“AI男友”概念的產品。星野中的角色被稱為“智能體”,從人設、性格,到外形、聲線都由用戶自己決定,因此也有人把這個過程稱為“捏崽”。星野中的智能體,可以根據用戶的信息做出不同反饋,而且千人千面,沒有誰的崽和別人的一樣。由AI驅動的他們還能做到真人做不到的24小時在線+秒回,內容走心絕不敷衍。
預言家下載星野體驗,首頁有大量別人養好的智能體可供選擇,也可以自己創造,而且你能選擇是否公開。選好了心儀的智能體,就可以與它進行對話,預言家選了《原神》中的散兵,它的聲音應該是散兵CV的采樣,說短句時幾可亂真,長句就有點不那么貼。每個智能體都有屬于自己的“許愿池”,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卡池,10連2000星鉆,一星鉆等于一分錢,而且首充有雙倍。
但確實沒啥人在星野里花錢抽到的卡叫做星念,除了自己欣賞,還能夠下載,以及設置為談天背景。官方解釋,星念系統相當于是AI虛擬人物的照片,但照片背面是用戶與AI角色對話的故事線,相當于雙方的“共同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星念體系”還包含創作者激勵,所有關聯星念的交易中,該 AI 角色的創作者也就是“崽媽”都將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紅,這或許能夠驅動創作者們做出更多不同樣態性格的智能體,豐富星野社區的可選擇性。
AI雖好,乙女玩家為何拒絕
最近半年,關于AI男友的報道層出不窮,也確實有一部分人加入到了調教AI男友的行列。但預言家進行小范圍調查后發現,大部分乙女玩家對AI男友并不感冒。即使像星野這種,已經全方位向乙游看齊的,也不能吸引她們關注,這是為何?“太粗糙了。”乙游玩家琳琳說,對于她而言,乙游是從視覺到聽覺再到感覺的全方位滿足,AI男友并不能讓她在這三方面全得到滿意。
哈士奇狗與DAN的故事她也知道,但根本沒有任何嘗試的沖動,“雖然紙片老公也摸不到,但至少有不同樣子的卡面,DAN呢?”,至于已經推出許愿池系統的星野,琳琳也覺得星念的畫工過于粗糙,且所謂的“共同回憶”對她來說毫無吸引力。“我很短暫的體驗過一下星野,很快跑路”,平時空閑時間不多的她沒時間創建自己的智能體,就只能去鏈接別人的,一番對話下來總讓她覺得怪怪的,“就是性格很扁平化,沒有一種立體的人的感覺。”
預言家體驗后也有同感,如果智能體在現實中有原設的話,體驗會稍微好一些,角色更豐滿,比如散兵,就保留了在《原神》中本來的設定,口嫌正直體的傲嬌。沒有原設的智能體,就會比較標簽化。琳琳舉了個例子,她最早玩《光夜》的時候,最嫌棄的就是齊司禮,“嘴臭pua上司,我之前總黑他”,雖然主線推進,齊司禮身上的謎團一點點揭開,琳琳愛上了這個嘴硬心軟的老狐貍;還有查理蘇,一開始琳琳只覺得他是搞笑土狗,后來才知道他身上背負著的重擔和故作瀟灑的態度,于是“十分心疼,瘋狂花錢”。
還有CV的問題。就像預言家體驗過的,智能體長句說多了就會露餡,星野中的散兵再說“哈哈哈哈”這幾個字的時候,那聲線根本不是鹿喑(散兵CV)。“總說CV再不努力就該被AI取代了,但真的全換成AI反而讓人接受不了。”當然不是所有乙游玩家都是為了獲得戀愛代償的,有些人就是愛抽卡,她們平時在互聯網平臺發聲意愿不大,每次開了池子抽到卡就跑,既不看劇情也不聽CV,只關注卡面精美與否。而且據預言家了解,這樣的玩家并不在少數。
遺憾的是,AI男友也不能滿足這些“愛抽卡人”的需求,當預言家把星野許愿池中的卡面以及收費標準發給一位抽卡愛好者看的時候,她表示,雖然卡池物價低,但這種質量的卡面除非白送,否則她絕不會抽。“花大價錢找的畫師畫出來的卡面,和這種區別大多了,細節精致、整體的氛圍,包括人物的表情,我花錢是為這些買單的。”也有一些人,是堅定的AI拒絕黨,AI提供的體驗無論好壞,她們連試一試的心思都不會有。
“也說不上來具體為什么不喜歡,但就是聽到AI本能拒絕。”另外預言家認為,雖說乙女玩家被認為有情感代償的需求,但實際上她們也是想通過游戲獲得一種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為什么說乙女游戲劇情重要,也正因為“劇情=另一段人生劇本”,但大多數的AI男友目前賣點就是個性化對話交流,實則不能完全覆蓋“人生代償”的需求。
市場是需要培養和教育的,雖然乙游玩家暫時對AI男友不感冒,預言家堅信未來乙游的突破口,一定是在AI方向,無論是解決產能問題,還是提供更多個性化+排他性的服務,都要靠AI來達成: AI男友暫時革不了乙游的命,但乙游的未來一定和AI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