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奇銳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比音勒芬的投資者開心不起來。
從6月5日至6月28日,比音勒芬股價持續下跌,收盤價從每股30.86元變為24.17元,總市值約為138億元,相較一年前的峰值縮水將近60億元。有投資者在東方財富股票社區中直言:“每天持續下跌,一點原因也不發布,這股沒人管了嗎?”
比音勒芬最新一份公告發布于6月6日,標題為《關于召開2023年度股東大會的通知》。根據財報,其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55%至12.68億元,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增長20.43%和21.87%。
即使受到疫情以及零售環境變動影響,比音勒芬的業績在過去幾年里仍保持穩定。2019年到2022年,銷售收入從18.26億元增長至28.85億元,凈利率從22.27%增長至25.22%。作為對比,雅戈爾時尚板塊和九牧王在過去5年里的歸母凈利率均未超過20%。
比音勒芬的特別之處在于中高端定位,并且這種定位并不靠在入駐SKP、IFS或恒隆廣場等一線城市的奢侈商場實現。作為銷售高爾夫球服飾起家的品牌,比音勒芬憑借該運動積累忠誠客戶,隨后通過口碑傳播來吸引那些一線之外的中高收入人群。
國際高端品牌在一線之外的市場里占有率不高,比音勒芬在為數不多的本土高端男裝品牌里很快突圍。中高端定位和持續增長的銷售額給了比音勒芬底氣,它在近年開始變得愈發高調,舉措落地也更為密集。
在2023年舉辦的20周年慶典活動上,比音勒芬董事長謝秉政表示,到2033年比音勒芬集團的銷售額將增長10倍,超過300億元,其中比音勒芬銷售額將超過150億元。整個集團的定位也將發生改變,致力于打造成為奢侈品集團。
與之相關的舉措之一是從山東如意手中收購高端男裝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的全球商標所有權。按照謝秉政的計劃,Cerruti 1881未來將對標Burberry和Zegna,而Kent&Curwen則會走上時尚潮流路線。
或許是為了擁有與國際奢侈品集團相匹配的形象,現金流充足的比音勒芬近期宣布以不超過23億元的金額在廣州番禺區建設時尚產業總部基地。整個項目將分三期進行開發,預計耗時8年至10年建設完成。
建設時間長且耗費資金多,讓比音勒芬在建設項目公布后便迅速遭遇到了市場的質疑。公告在6月5日披露,股價在6日下跌3.43%,為過去一個月最大跌幅。而隨后股價便下跌至今,從一個月內的最大跌幅變成了一年內的最大跌幅。
股價變動與一家公司的業績表現有關,但比音勒芬股價在下一份財報發布之前持續下跌,主要原因或仍在于市場對其長遠發展預期存疑,與近期銷售額表現關聯并不緊密。而斥巨資修建總部也不是最近比音勒芬受到質疑的單一事件。
受到質疑的是它整個向高端奢侈品集團轉型的計劃。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沉寂已久,比音勒芬重振其國際聲譽并以此拉動中國市場業績增長,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況且還無法確保百分之百成功。
即使是對比音勒芬自己而言,其中高端定位主要面向的并不是那些前往SKP、IFS或恒隆廣場的消費者,在此基礎上轉型升級同樣不易。更何況當下整個奢侈品行業遇冷,情況比2023年奢侈品集團轉型發布時更糟,這自然會讓投資者心態從觀望轉變為質疑。
而其它細節上的舉措也讓市場對比音勒芬產生質疑。投資23億元建設總部屬于大宗交易項目,比音勒芬卻沒有進行提前公告披露;在股東大會中面對投資者疑問,比音勒芬也沒能做到正面回答。甚至連股價多日下跌,它都沒有對市場疑慮進行回應。
當種種因素匯聚在一起,市場最終便免不了對比音勒芬的內部治理結構和決策可行性產生情緒,并最終通過股價下跌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