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售公園 葉子
李佳琦和美ONE已經邁出了從高增長到瓶頸期的轉型第一步。
美腕優選旗艦店上線不到兩周,靠5款產品吸引近3000名粉絲。其中,一款李佳琦推薦的洗衣凝珠銷量最高,超2000件。
李佳琦和美ONE終于推出自有品牌了,但相比同行他們算是入局晚的。
三只羊網絡在2023年2月便推出了自營品牌“小楊臻選”;東方甄選在2022年迅速躥紅,并在當年實現了約15%的自營產品銷售收入占比;
而辛巴則在行業布局上更為超前,自2017年起便開始籌劃自營品牌,并在2018年推廣了衛生巾品牌棉密碼,至今總銷售額已達到驚人的30億元。
相比同行,無論品類還是銷量,美腕優選都仍在起步。
01 李佳琦圓夢品牌
618 大促真的播不動了,連李佳琦都表示困難。
直播業績證明了他親口吐露的那種“難”。相關數據顯示,618期間李佳琦直播間的美妝類目帶貨額超過26.75億元,與去年同期近50億元相比,下降了大約46%。
大主播多了就沒有真正的大主播了,人們似乎也不再需要618。往年表現最為亢奮的主播們疲態盡顯,幾乎都在考慮轉型。
董宇輝在訪談中提到自己睡眠不佳;羅永浩自4月1日后只直播了兩次;瘋狂小楊哥減少了直播次數,偶爾在徒弟直播間出現;辛巴在封號后考慮轉型AI領域…
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直播電商生態變得成熟,為拓寬商業化路徑,大主播和背后的MCN機構們都在加速轉身。
自有品牌因“去中間化”而能實現高毛利率,增加實際收入,被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淡出而不退出,換一種方式繼續發熱。發展自有品牌這也符合李佳琦一貫的商業野心。
早在2019年,李佳琦就曾對外透露自己的終極夢想:是做一個李佳琦的美妝品牌,享譽世界的新國貨品牌。
如今,隨著“美腕優選”的誕生,作為美ONE合伙人的李佳琦,無疑離自己的品牌夢更進了一步。
具體如何實現?答案是,深入參與供應鏈。按照李佳琦的理解:中國有非常強的供應鏈能力,很多大家熟悉的國際大牌,都來自中國工廠。
他們需要把這些隱藏在背后的優質商品,都集合到美腕優選天貓旗艦店,展示給消費者。
看下圖,美腕優選+工廠供應商信息,是“美腕優選”主要推廣方向。類似與一種聯名銷售模式,在產品標簽上標注美ONE和合作伙伴的品牌logo。
美ONE品類的拓展還在規劃中,從目前的貨源來看,硅膠涼席、洗衣凝珠背后廠商分別是帕娜拉工廠和加茜亞公司等。
02 MCN做自營店不是轉型唯一解
在頭部主播中,李佳琦算是較晚推出自有品牌的那一位。
為對抗行業增長的不可持續性,美ONE、謙尋、辛選、東方甄選、三只羊等機構已早早布局新的商業模式。
東方甄選專注于農產品領域,通過自營產品從生鮮零食擴展到更多品類,并建立了自有供應鏈和APP,積極探索文旅產業,2023財年自營產品營收超過26億元。
謙尋則通過與名人合作,如與謝霆鋒共創的“鋒味派”,以及孵化多個品牌,包括美妝個護、隱形眼鏡、鞋履等,展現了多元化的品牌戰略。
三只羊推出的“小楊臻選”以生活用品和食品生鮮為主,依托主播信任迅速積累銷量,其中垃圾袋單品銷量達到1200萬單。
辛選則通過旗下多個品牌覆蓋日化、美妝、食品等,特別是食品品牌“尖鋒食客”首播便實現了1.13億的銷售額。
這些直播電商機構雖然各有側重點,但都在利用主播的影響力和用戶信任,通過線上平臺和私域流量來拓寬商業路徑。
隨著直播帶貨市場的飽和,用戶的消費行為還是會在貨架電商,而不是各大直播間。為此,打造自營品牌幾乎成為各大頭部主播或MCN機構的標準動作。
當然,除了自有品牌,MCN的觸手也已經伸向了出海、短劇等領域。
"交個朋友"從2021年開始海外拓展,2022年增設了海外事業部和電商學苑;繼新加坡、馬來西亞后,小楊哥要進軍泰國市場了;泰國也是是“辛選國際出海計劃”第一站…
薇婭離開了直播間,但并沒有退出公眾視野,她只是以不同身份參與直播行業,包括作為導師、投資人和企業家。
例如,她和丈夫董海鋒成立的謙萌文化,在618期間宣布即將投拍三部短劇,分別是:《替身男友》、《我家來了男保姆》和《別跟弟弟談戀愛》。
03 用戶究竟為何買單?
美ONE是李佳琦背后的MCN機構。李佳琦在美ONE占據著絕對 C 位。
它們一直都在互相成就。李佳琦為美ONE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李佳琦的成功離不開美ONE資源、策劃和包裝。
自2014年成立以來,美ONE成功孵化并運營了多個自有IP,包括“李佳琦直播間”、“奈娃家族”、“李佳琦新品秀”、“李佳琦小課堂”等覆蓋全網1.7億用戶。
直播電商時代給了大主播們一個崛起的機會,直到近兩年超級主播負面新聞頻發,各大平臺開始采取“去頭部主播化”的策略。
事實上,在李佳琦的花西子眉筆事件之前,美ONE就已開始公開招聘新主播。等到“90后招商專員收取百萬選品好處費被判刑”事件爆發,主播依賴問題變得愈發急迫。
美ONE推出了新直播間“所有女生”,孵化了旺旺、慶子等新主播,都是應對動作。
當前的共識是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探索業務新增長點,降低企業風險。
為了提高流量變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過去的頭部MCN機構紛紛開啟了“副播團”,加速朝著“去頭部化”的方向邁進。
然而,這個轉變過程注定是困難和痛苦的。主播自己帶出來的助手主播觀眾量還行,但想要他們完全頂替大主播,這些助手主播還差得遠,沒幾個能真正火起來。
像美腕優選店銷量好的乳膠席和洗衣凝珠,一開始都是帶有李佳琦推薦字樣的產品。消費者還是沖著李佳琦這個IP來。
還有美ONE布局的咖啡首店小奈咖也一樣。奈娃家族咖啡店的特色優勢在于李佳琦本人的IP影響力。
如果無法確保李佳琦本人或萌寵們在場,粉絲可能也不會專程為一杯咖啡而買單,到頭來還是要警惕粉絲經濟脆斷的可能性。
未來要成功打造自有品牌,關鍵要素如粉絲、渠道、貨源、產品、價格和服務等,一個都不能少。
直播電商下半場,純拼低價不行,最終還是要回歸人貨場。
當越來越多的頭部主播和MCN機構,不再只擔任銷售者的角色,而是參與到上游研發和品牌建設,同時承擔生產者、經營者的角色。
這意味著,直播電商從銷售渠道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要求成熟的多職能平臺,必須具備從招商到選品、質檢的全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