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惠民意,真情暖人心。近年來,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以下簡稱“青島中行”)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聚焦重點領域,延伸服務觸角,凝聚各方合力,不斷增強金融消保工作的廣度和溫度,著力解決好金融消費者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擦亮“金融為民”底色,共譜消保“和諧曲”。
建起“惠民鏈”:消保體系更全面
消保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能否取得實效,機制建設是基礎。青島中行明確工作目標、清晰方法思路、科學解決問題,著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金融消保工作體系,將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嵌入產品服務各環節、全流程,以制度和機制建設提升消保工作質效。
強化事前預防。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審查機制,在設計開發、定價管理、協議制定等環節開展事前消保評估與審查,始終把消保意識理念貫穿其中。積極優化產品和服務流程,健全管理考核、溝通督導、宣傳教育等機制,長效推動建設消保有效機制,提高客戶滿意度。強化事中控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集中性+陣地化”相結合的宣傳方式,聚焦重點人群,開展普及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強化“三適當”原則等金融知識和政策法規普及活動,由點及面全面提升一站式金融知識宣傳效果。強化事后管理。將消保工作納入全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加大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決力度,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系統化、持續化、常態化。積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為民辦實事的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出更多貼民心、解民憂的服務舉措,著力形成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務體系。
上好“一堂課”:金融服務更貼心
“如何保護個人征信?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防范非法集資?”……在青島中行舉辦的“五進入”消保“小課堂”上,島城市民關心的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青島中行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系列活動,有效打通金融知識宣教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讓金融服務暖心更貼心。
深入農村接地氣。在平度南村農貿夜市,青島中行開設“消保小課堂”,通過總結身邊的案例,講解金融消費者八大權利等內容,并對村民現場提出的問題給予了一對一的解答。
服務社區零距離。在大鮑島文化街區,開辦“金融知識進社區”專題講座,詳細分析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和預防方法,普及反詐知識。
護航青春伴成長。在青島農業大學等駐青高校,結合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所強調的“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等內容,引導大學生群體增強誠信理念和契約精神,共同營造和諧健康的金融消費環境。
金融惠企助發展。中行消保志愿者走進島城企業,圍繞科學理財、保護個人信息、科學消費觀等內容與企業員工分享交流,持續延伸服務觸角。
融入商圈暖人心。在島城主要商圈,青島中行宣傳小組重點向商戶及消費者宣傳介紹假幣辨別、虛假三方收單等金融詐騙的常見手段、存在風險和預防措施,提高公眾識別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繪就“同心圓”:為民底色更生動
金融消保工作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人民群眾金融獲得感是關鍵。青島中行搭建線下場景、豐富線上渠道,把消費者關切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民生的“大責任”扛在肩上,堅持在高質量服務中辦好民生事、溫暖百姓心。
呵護銀齡,守護“錢袋子”。打造養老服務示范網點宣教陣地,融入網點周圍社區15分鐘生活圈,把金融和反詐防騙知識帶到市民身邊,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在手機銀行銀發專區開設《生活中的金融》《守護財富安全》系列課程,切實增強老年群體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用情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多措并舉,服務“新市民”。圍繞新市民創業群體,梳理常見的金融問題,幫助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筑牢反詐、反洗錢“防火墻”。創新宣傳形式,重點宣傳普惠金融、消費金融等相關產品和金融服務政策,為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更直接更精準的服務,紓解小微企業群體資金難題。
愛心助殘,金融“送溫暖”。聯合殘疾人聯合會開展愛心助殘公益活動,通過金融知識講解、趣味問答互動等方式,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在營業網點設置“中銀公益驛站”,配備輪椅、愛心座椅等服務設施,方便殘障人士享受更為便利的金融服務,傳播金融正能量。
優化金融服務,共創美好生活。下一步,青島中行將堅持用心用情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始終堅持把人民對金融的需要、群眾對金融的關切放在心上,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金融知識送進千家萬戶,進一步提升金融消費者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實際行動助企利民,為構建和諧金融消費環境貢獻中行力量。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