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謝小丹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6月24日晚間農發種業公告,為鞏固公司小麥種業龍頭地位,進一步提升公司大豆和玉米種業的規模實力,公司根據戰略部署,擬收購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下稱“現代種業基金”)所持有的華成種業34.74%股權。本次交易的股權轉讓價款以評估結果為依據,交易價格為2433.34萬元。
此前,農發種業曾于2023年11月以現金1288.12萬元收購了安徽基金持有的華成種業18.39%股權,交易完成后實現并表,并與其他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成為華成種業的實際控制人。本次收購完成后,農發種業總計持股53.13%,將成為華成種業的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農發種業主要業務是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農藥的生產銷售,化肥貿易以及專有品種糧訂單業務。
目前,農發種業主要農作物種子產品涵蓋小麥、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分別由公司所屬的河南地神等9家種業子公司開展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生產和銷售。公司種業的核心產品是小麥、玉米和水稻種子。
而華成種業經營范圍包括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等農作物種子生產等。
華成種業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宿州市種子公司,2017年1月,國家現代種業基金和安徽現代農業創投基金分別以34%和18%的比例入股,總占比超過了50%。之后華成種業通過自主選育的小麥品種,行成了以小麥、玉米種業為主導,大豆種業為優勢、雜交稻種為新興產業、瓜果蔬菜種子為輔助產業的核心業務群。
值得注意的是,華成種業近兩年持續虧損,2022年及2023年,該公司分別虧損495.84萬元、544.54萬元。
而農發種業2023年也凈利潤下滑,本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61億元,同比增長28.82%,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下降44.79%。2024年一季度業績進一步下滑,公司主營收入8.47億元,同比下降30.38%;歸母凈利潤4545.9萬元,同比上升16.24%;扣非凈利潤1702.14萬元,同比下降45.06%。
但農發種業看中的正是華成種業在小麥種子業務上積累的產業基礎。
從目前種子行業格局來看,二者在小麥種子銷售上排名全國前列。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農作物種子企業排名,按銷售總額來看,2022年小麥商品種子銷售總額10強中,農發種業排名第三位,華成種業在排名第十。
此前,農發種業也在公告中表示,農發種業可以依托華成種業地處皖北的區域優勢和產業根基,與華成種業在科技攻關、基地拓展、渠道共享、產業延伸等方面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完善公司產業布局,增強公司在中部地區的集群優勢,鞏固公司小麥種業龍頭地位,提升大豆和玉米種業的規模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盈利能力。
當下,小麥種子市場正面臨著新的機遇。農發種業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近年來小麥生育期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抗逆性差、豐產性低、年際間田間表現差異大的品種被市場淘汰速度快,高產穩產、多抗、適宜訂單的新品種市場競爭力強。隨著土地流轉規模不斷增加,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選擇品種更加科學,品種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023年以來,農發種業也正加速向產量大省河南、安徽擴張。除并購華成種業外,2023年農發種業為滿足小麥種子業務快速發展需求,還在河南鄧州和鄭州、安徽臨泉設立了3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