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上海機電(600835.SH)53億元的關聯并購陷入尷尬。即便上海機電盡力為該關聯交易“正名”,但該交易仍在股東大會上被中小股東否決。
6月24日,上海機電在上海東怡大酒店召開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對《關于公司收購上海集優銘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進行審議。作為本次交易的關聯方,持有上海機電48.02%股權的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回避表決。
出席會議的321位股東和代理人持有上海機電表決權股份數量約1.2億股,占上海機電總表決權股份的11.69%。最終,在場中小股東投出5940.2萬股同意票、6014.33萬股反對票,以49.69%:50.31%的結果否決了該議案。
決議公告披露后,社交平臺上不少投資者對此感嘆稱“小散取得了勝利”。

6月25日,上海機電證券事務代表回應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暫不清楚該收購議案是否會繼續審議。
此前5月14日晚,上海機電披露,擬以53.18億元現金收購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上海集優銘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優”)100%股權,不設置業績承諾。
資料顯示,上海集優成立于2020年9月,上海機電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持有上海集優87.67%股權。主要從事工業基礎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葉片、軸承、工具、工業緊固件及汽車緊固件。
上海機電則主營電梯制造、冷凍空調設備制造、印刷包裝機械制造、液壓產品制造、人造板機械制造、工程機械制造及電機制造等領域。旗下有“上海三菱電梯”品牌,并圍繞其展開主業。
上海機電認為,收購上海集優能整合業務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實現戰略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深耕工業基礎件“專精特新”產業,提升經營業績和股東回報。
不過,該關聯交易因現金金額較大、不設置業績承諾,以及2023年凈利潤的下滑等多個問題遭到投資者質疑。發布收購公告的5月14日當晚,上交所火速發出問詢函。
隨后5月中旬,上海機電特地召開線上說明會對該交易各項“爭議”進行了解釋說明。在6月5日回復問詢函時,上海機電表示經與中小股東溝通后設置了業績補償,上海集優股東承諾2024年至2026年,上海集優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5億元、3.52億元、4.52億元。
但種種“努力”后該交易依舊未獲中小股東認可。界面新聞注意到,自5月14日公告該筆關聯交易以來,上海機電股價走出持續下跌曲線,5月15日至6月24日的28個交易日中,上海機電累計下跌17.64%。
6月25日早盤,該股一度漲超2%。